淮海战役,敌14军军长阵亡,陈赓寻尸体、埋葬立碑,令众敌动容

淮海战役,敌14军军长阵亡,陈赓寻尸体、埋葬立碑,令众敌动容

淮海战役,敌14军军长阵亡,陈赓寻尸体、埋葬立碑,令众敌动容

战场之上刀剑无眼,上了战场就生死不论了。那若是自己打了胜仗,敌人也倒下了,该如何处理他的尸体?鞭尸者有之,无视者有之,那立碑的呢?当然也是有的,比如,我们的陈赓将军。

陈赓将军怼过蒋介石,和国民党众多将领均交过手,也为其立过碑。为何如此矛盾?当然是,立场虽有不同,但是并不妨碍英雄惺惺相惜。

一句话让老蒋哑然

蒋介石和陈赓将军的渊源颇深。前者十分赏识后者,后者救过前者性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两人也曾惺惺相惜,引为知己。但志同道合才会细水长流,志向不一,终归会走向殊途。甚至是在败走台湾之后,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蒋介石非常后悔没有杀了陈赓。

淮海战役,敌14军军长阵亡,陈赓寻尸体、埋葬立碑,令众敌动容

时间回到1933年的春天,陈赓将军和蒋介石已形同陌路。彼时,国民党势力还是相当强横的。因为叛徒告密,陈赓将军在上海被捕。因着和蒋介石这一层特殊的关系,陈赓将军被押往南昌城。

阔别多时,蒋陈二人再见。

在南昌科技仪器馆内,蒋介石召见了陈赓。这个地点,不难看出蒋介石其实对于陈赓将军出走一事,怨念颇深。以前,二人同进同出,繁华共赏。现如今,陈赓将军成为了阶下囚。虽然不说一字,但是已胜过千言。你陈赓不是自诩不凡么?不是共党更好么?可是,看看你现在落得个什么下场!

淮海战役,敌14军军长阵亡,陈赓寻尸体、埋葬立碑,令众敌动容

陈赓将军当然知道蒋介石的心态。谁也没有先说话。良久,蒋介石对陈赓说:"陈赓,你瘦了。"仅仅五个字,火药味儿是一点也没有散去。蒋介石在暗示陈赓将军,离我之后,凄风苦雨,四处奔波,并没有得到什么,理想信念什么的能不能实现另说,反正日子肯定是过得艰难了。

陈赓将军对曰:"瘦吾貌而肥天下。"屈原先生讲:"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个回击是相当的漂亮了。家、国、天下孰优孰劣一下子高下立显。瘦是瘦了,但是为中华之前途奔波游走,苦又何妨?瘦又何妨?陈赓将军是有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大情怀的人。自己一个瘦而天下人"肥",这样又何尝不可?

淮海战役,敌14军军长阵亡,陈赓寻尸体、埋葬立碑,令众敌动容

显然,第一个回合的交锋,蒋介石落了下风。蒋介石转攻为守,但是陈赓将军岂能如愿。陈赓将军意识到这是很好的一次回击,便对蒋介石说:"校长也瘦了。"

蒋介石未曾料想到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心下大安。回到:"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难安哪!"这个回答正中陈赓将军的下怀,蒋介石入瞉了。将军回道:"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很显然,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讲便会有不同的效果。身为臣子的陈赓将军瘦,是心怀天下。身为领袖的蒋介石瘦,反而是显露出自己的力不从心和虚张声势。当然"蒋氏哑然"。同时,陈赓将军特意提一嘴"一党"一词也是意味深刻了。陈赓将军无时无刻不再和蒋介石划清界限。这同样让蒋介石苦闷不已。

淮海战役,敌14军军长阵亡,陈赓寻尸体、埋葬立碑,令众敌动容

为国军熊绶春立碑

三年解放战争,双方合计大约伤亡50万人,阵亡10万人。解放军阵亡大约4.7万人,伤亡24.4万人,国军阵亡5-7万人左右,伤亡26万人左右,这还是一个粗略的统计,还不算百姓的伤亡情况,同时,这个能够统计的也仅仅只有三大战役的人数,还不算其他的小型战役。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不论如何,内战虽说是内耗,但是也是生死决战,有些仇怨早已结下,不是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

那么,是怎样的情况让陈赓将军为之敛骨立碑?

1948年,淮海战役进行到第二阶段,国民党第十二兵团第十四军参谋长梁岱被俘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和陈赓将军碰上了。陈赓将军随口问道:"你是哪个部队的?"答是第十四军。陈赓将军一听是第十四军,急忙追问道:"你们军长呢?"回答是已经阵亡了。陈赓将军心下一阵叹息,心中一痛。追问道:"尸体在哪里?"梁岱回答:"在村里。"陈赓将军立刻留下熊绶春的近卫,前去寻找熊绶春军长的尸体。找到的时候熊军长,脸上全是炮灰,甚是狼狈,眼睛也是大大的睁着。陈赓将军上前使之闭上了双眼。让人挖坑,把他埋了起来,给熊军长立了一个碑,在上面写了几个大字:"第十四军军长熊绶春之墓"。等战斗结束,家人找上来也好辨认,以慰在天之灵。

淮海战役,敌14军军长阵亡,陈赓寻尸体、埋葬立碑,令众敌动容

千古同窗之谊

陈赓将军和熊绶春军长有何渊源,为何陈赓将军会有此行为?

原来早年间,陈、熊二人都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陈赓将军比熊绶春军长高两届,算起来陈将军是熊军长的学长。当我们走进社会,经历世事变迁,便会格外珍惜当年读书之时那份"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平常。

不仅如此,当年,陈赓将军被擒,熊绶春军长也是竭力劝说,四处奔走,最终陈赓将军才得以出逃,实现志向。这份恩情虽然陈赓将军嘴上不说,但是也是一直记在心上。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淮海战役,攻打黄维兵团的就是彼时特别有名的陈赓将军。在这之前,陈赓将军曾亲自写信给熊绶春军长写信,进行劝说,希望可以保住熊军长的性命,但是,世事若能如人意那便好了,熊军长终究是迫于当时的情势而未听陈赓将军的话。那么,到了这种时刻,陈赓将军唯一能做也只剩下为之敛尸收骨了。

虽然两人立场相反,各为其主。但是,均是磊落之人。熊军长也算是马革裹尸还了。只是当时年少,书生意气,而今阴阳相隔,确实让人唏嘘不已。甚是悲痛。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陈赓将军从来不回避自己的经历,从来也坦坦荡荡和黄浦旧人,昔日同窗好友相聚。这份真情厚谊也让新中国武将史册更加耀眼夺目。

人生从来就不简单,不是几个字或者几句话就能说清的。好和坏,是与非,历史自当有公论。一切留给后人评说罢了。陈赓将军只求问心无愧而已,只求坦坦荡荡而已。

求仁得仁,终究算是这一点顺了陈赓将军的心愿。陈赓将军,真英雄是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淮海战役   军长   共党   黄埔军校   尸体   南昌   哑然   国军   惺惺相惜   同窗   伤亡   蒋介石   国民党   将军   时尚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