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饰耀眼,银装素裹,看前辈们的金银首饰各有千秋

愿以此为窗,与您共赏天下珠宝。

见文好,我们是《珠宝玉之窗》!


古往今来,金银首饰总是被我们拿来比较,有人喜欢金饰的耀眼和贵气,有人喜欢银饰的素雅和冷艳。有时候朋友间讨论到兴起处总想辩出金饰和银饰到底谁更好一些,可惜最后常常是各说各话,没有谁能真的说服谁去承认这两者间谁更好一些。也许这个问题放在前辈们那里也一样得不出答案,前人的金饰和银饰也是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一件都有喜欢它的人赞叹它的美。


金饰耀眼,银装素裹,看前辈们的金银首饰各有千秋


通常说到博物馆里的首饰,我们第一反应常想到的便是金饰。簪子是金的,手镯是金的,钗子是金的,还有其他很多首饰都是金的。它们金光灿灿,一眼看去就觉得精美贵气,就像图中这金五事。


五事件儿是清时期颇流行的一类首饰,在之前的文章里也分享过。上面通常有挖耳勺等很实用的小吊坠,既精美又实用。看到这样的金饰我们常忍不住感叹,前人真的是很讲究,挖耳勺这样的小东西也要做得这么精致。


金饰耀眼,银装素裹,看前辈们的金银首饰各有千秋


还有这只金丝连珠玉镯,它的美我想不需我多说,如果有人做了同款戴出去估计看到的女孩子都要疯掉的。便是这样的金饰在博物馆里数不胜数,因此在不断地赞叹前人金饰的精美奢华之后,我们便渐渐以为以前的人也是喜欢金饰多于银饰的,我们便以为前人的银饰是很少的,甚至没多少人戴银饰。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博物馆里也有很多银饰,只是可能一直被我们忽略了而已。


金饰耀眼,银装素裹,看前辈们的金银首饰各有千秋


银锁大概是如今我们见最多的银饰之一,其实这也是前辈们传下来的。在山西博物馆里就藏着很多保存下来的银锁,而单就这银锁的种类就比我们知道的要丰富很多,以前的银锁还会分为项圈锁,宫锁,蝴蝶锁及百家锁。每一种锁不仅造型不一样,寓意也会有所不同。


上图便是其中之一的项圈锁,而我们给家里小朋友戴的长命锁便是这些银锁演变而来的,也许就是因为我们见太多习惯了,也就没那么惊艳。其实如果去博物馆里细心欣赏这些银锁,便会感受到它之所以传承到今天确实是有它的美的,有它不同于金饰的不可替代的美。


金饰耀眼,银装素裹,看前辈们的金银首饰各有千秋


除了银锁,博物馆里也有很多银钗,如图是唐时期的一对鎏金菊花纹银钗,于咸阳市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其中有残缺的一只长29.8厘米,最宽处7.5厘米,重30克,而另一只完好的长34.5厘米,最宽处7.5厘米,重30克。在唐代妇女流行云鬟高髻,讲究发髻的造型,头部装饰复杂华丽,出现用金银制作的各种花钗。


唐代的花钗,一般为一式两件,构图相同,图案相反,使用时,左右对称地插戴在发髻两旁。而据说花钗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在《新唐书·车服志》记载,命妇之服,一品花钗九树,二品花钗八树,三品花钗七树,四品花钗六树,五品花钗五树。妇人头上花钗的多少,成为其身份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不要以为以前银饰随意戴,其实也是和金饰一般讲究的。


金饰耀眼,银装素裹,看前辈们的金银首饰各有千秋


除了那些比较熟悉的首饰,以前的银饰也还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比如这件藏于内蒙古博物院的辽代鎏金双面人头银饰件,它于赤峰大营子村辽驸马赠卫国王墓出土,人头装在六面牡丹纹底座上,出土时和一个头盔挨着,所以猜测是墓主头盔上的装饰。仔细看人头上还有一个眼儿,大概是插雉羽一类的装饰品。


可能便是因为它的鎏金工艺,如果不仔细看的话,很多朋友会把它当成一件金饰一扫而过。其实博物馆里的很多鎏金银饰都会被大家误以为是金饰,可能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就误会以前的人都喜欢金饰,以为他们不喜欢银饰。身边的一位小姐姐便是这样的,她一直以为这些鎏金的银饰都是金饰,她说如果不是我特意提到也许她还会这样误以为下去很久很久。


金饰耀眼,银装素裹,看前辈们的金银首饰各有千秋


其实金饰也好,银饰也好,过去也好,现在也好,金饰有金饰的美,银饰有银饰的美,也许我们还会继续讨论它们到底谁更美,但不论过去多久,我想都会各自有人喜欢它们的美,喜欢金饰的耀眼贵气,喜欢银饰的银装素裹。就像我们常说金银首饰,没有谁会把这个词拆开来说,所以金和银这对cp是要永远相互陪伴的,你们说呢。


(作者|空辰下的兔子,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7

标签:金饰   乾县   咸阳市   金银   首饰   鎏金   都会   项圈   博物   发髻   各有千秋   前人   人头   耀眼   讲究   精美   喜欢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