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对老年人,为何有那么多误解?

根据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人。

在中国,60周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则显示,到2049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将占总人口的31%,老龄化程度仅次于欧洲。这预示着,从现在开始到未来的20至30年间,中国将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占比不断提升的老年人口,是这个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人都会变老,但不一定人人都喜欢并享受这个过程,更别说能安享晚年。大多数人对老人的固有印象就是“不中用了”。老人的积极性降低没有青年人活跃、身体机能下降体力不济、感官快乐衰退以及濒临死亡,老人的种种生理和心理迹象都让人们觉得老年是属于无望悲哀的生命时段。关爱老人,孝敬老人是美德,但人们却很容易把老人当做失去能动性的病人看待,只觉得用心照护好老人的生活起居就已经足够,并没有给老人足够的尊重。这种种误解其实都是对老人很大的伤害。据说,老年人最大的痛苦是:觉得年轻人讨厌自己、看不起自己、嘲笑自己。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关照老年人的内心的需求并发现老年人的价值和潜力,让老人健康颐养天年。

相比年轻人,老年的睿智是种自然的优势。人上了年纪之后,方能做到见多识广,阅历较多。所以如果没有老人群体,国家就不可能发展。

拨云见日,解开误会,如此我们就能更坦然接受和积极面对老年这个人生阶段,并享受变老的魅力过程。同样,在面对人口老龄化加快的进程中,也更有自信面对养老这一社会性难题,懂得真正做好孝老爱老。

老年人需要的是体面丰富的生活,他们需要年轻人的协助,帮助他们发挥身心的能动性,能够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基础上,实现老有所为、积极进取。

照护老人是一件耗费精力的事情。在子女生活压力大,没有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没选择一家好的养老社区或养老院是当下养老比较妥善的解决途径。

我国的养老行业还有很大的提升和完善空间,养老机构质量参差不齐,大多数的养老院现在也只是解决了老人吃住照护的基础问题。关注到老人心理需求的其实很少,帮助他们实现老年生活价值的就更少了。

幸运的是,我最近发现了一家深入到老人真正需求的养老社区。天津的贺余年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贺余年养老社区)就是这样一家新兴养老机构。它是一家专注为失能、失智及有照护需求的人群提供高品质医养服务的公司。其拥有国际养老服务标准,具备丰富经验的管理团队,有效地将养老生活、长期护理和康复医疗深度融合,创新地将运营服务管理与智能化技术相融合,成为可输出管理的、规模化连锁运营的科技型医养管理公司。

经过了解,改家养老社区不光满足了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它还关注老年人茶余饭后的娱乐生活。据亲属反应,在贺余年生活的老人们每天都有固定的活动时间,除了饮食规律健康外,这里最大化地满足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老人们反应说:“这是不光有护士照顾我,还有朋友们可以聊聊天。”

虽然失能失智的老人较多,但不得不承认,这里的老人无一不热爱生活、热爱光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老年人   老有所为   养老院   能动性   余年   中国   误解   老年   精力   很大   老人   年轻人   事情   需求   社会   时尚   健康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