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殖垃圾处理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1、养殖垃圾处理产业链简介

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下,在地方政府和农业生产主体的积极配合下,各地区通过积极示范推广养殖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加大重点领域技术研发创新,提升了养殖垃圾的利用水平,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规模化、标准化日趋完善,产业链不断延伸,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养殖处理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指养殖户(由于散户养殖粪污处理难度较大,目前主要指养殖场)饲养的牲畜产生的垃圾,主要指畜禽的粪污、尸体等;

中游主要指养殖垃圾处理设备、处理厂等,包括进行能源化、饲料化及肥料化处理等;

下游主要指养殖垃圾资源化处理后产品的应用领域,包括养殖业、种植业及生活用清洁能源等。

中国养殖垃圾处理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中国养殖垃圾主要以畜禽粪污为主

养殖垃圾是指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畜禽产生的排放物、以及处理病死畜禽尸体或者养殖饲料和饲养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回收禽畜养殖排放的垃圾,能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效果。利用方法主要包括退耕还林、厌氧消化产生沼气、生产有机肥料、再生饲料等。养殖废物总量巨大,包括多种类型,可概括为禽畜粪便及其他养殖垃圾。

中国养殖垃圾处理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3、中国养殖垃圾年产量巨大 2020年或超30亿吨

快速发展的畜牧业,在保证了不断增长的畜产品需求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养殖废弃物。不同禽畜产生的粪便量不同,前瞻根据禽畜养殖规模,结合禽畜饲养周期以及饲养量对全国养殖垃圾产量进行估计,2020年全国养殖垃圾产量约为31.4亿吨,给环境治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中国养殖垃圾处理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注: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上述对禽畜粪便产生量的估计统计范围未包含全部禽畜种类,实际禽畜粪便产生量大于上述估计值!

4、因地制宜,生态养殖实现畜禽粪肥资源利用

畜禽粪肥还田利用是解决养殖污染问题的治本之策,农村畜禽养殖应因地制宜地寻找适合该区域适合的养殖模式,再根据不同的养殖规模构建不同的循环模式。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是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

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生态循环养殖有利于养殖过程中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养殖垃圾处理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生态养殖模式通过把资源的循化利用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以“食物链”的形式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与能量的流动和转化,以保证系统内各个环节上生物群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正常进行。

通过这个网络,系统向环境中的污染排放明显减少,大大降低了饲料成本,并有效地提高了畜产品的营养品质与食用品质,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中国养殖垃圾处理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目前,我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3%。“十四五”期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生态养殖模式作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未来必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粪肥   畜产品   废弃物   因地制宜   养殖业   粪便   污染物   产业链   中国   垃圾处理   饲料   主要指   物质   生态   垃圾   模式   时尚   行业   资源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