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岗5个月,它创下中国载人火箭之最

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结束90天的太空“出差”,凯旋归来。

在离着陆地点不远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遥13运载火箭(简称“长二F遥13”) 像一位忠诚的卫士,结束了应急值班“站岗”。

集应急救援和发射任务于一身 作为中国航天史上首枚集应急救援和发射任务于一身的火箭,长二F遥13从“起立就位”到“交接换岗”,一直“站”了5个多月,再加上发射准备时间,它站立时长创中国载人火箭之最。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秦曈介绍,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大幕拉开,航天员太空活动时间相比以往任务大幅延长。为进一步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从长征二号F遥12运载火箭(简称“长二F遥12”)和长二F遥13起,火箭采取“发射一发、备份一发”及“滚动备份”的发射模式。

站岗5个月,它创下中国载人火箭之最

长征2号F遥12运载火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供图)

新发射模式赋予长二F遥13独特的使命,要执行应急救援任务,它必须先“起立就位”,才能在任务来临时第一时间发射。秦曈说:“今年,长二F遥13与长二F遥12同时进场,长二F遥13率先完成基础级的总装测试,并以竖立状态封存于技术区厂房内,同时整流罩(半罩)和逃逸塔也整装待命,封存于各自的厂房内。”

为了让“值班站岗”火箭更舒适,研制人员贴心地为它开展了温湿度分析,发射场对厂房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厂房具备了更好的温湿度调控功能,满足火箭火工品、电气设备等敏感器件的要求。

站在同一个厂房的不同工位,长二F遥13目睹了火箭兄弟长二F遥12总装测试、转运和发射的全过程。6月17日上午,长二F遥12发射成功、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分离的消息传来,长二F遥13知道,自己的使命开始了,它迅速切换到应急救援值班状态,开始“站岗”,准备随时挺身而出。

具备10天内发射能力 应急救援值班状态是紧张的,遥望太空的日子里,航天员们从空间站传回的每一条消息,都牵动着地面值班火箭的神经;值班火箭的每一个状态,也都关系着航天员们安全撤离的效率。

长二F遥13见证着研制人员的忙碌,像能感受到他们的期望一样,各项参数都保持着最优的状态。秦曈说,8月份研制团队进入发射场后,为箭上的火工品、箭体结构、电气产品以及封存的整流罩和逃逸塔等做了全面“体检”,结果显示火箭各系统参数正常、功能稳定。假如航天员在轨期间,空间设施出现故障,可能威胁航天员生命安全,长二F遥13将第一时间发射一艘新飞船上去,接航天员回家。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常武权介绍,如果真的发生意外,火箭基础级、整流罩(半罩)和逃逸塔能立即同步高效备战,经过紧急的状态恢复和必要检查后,火箭基础级由技术区转运到发射区,执行相应对接和状态检查。同时,整流罩、逃逸塔分别扣罩、组装,前往发射区与火箭基础级“会合”。必要的功能检查和测试后,火箭即进入发射状态,整个过程最短10天内即可完成。

正常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发射场的测发周期为30天左右,怎么将本就紧凑的周期再压缩?研制团队编制了应急流程、人员迅速集结方案,减少重复性测试项目……为了具备这种能力,研制团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倒排进度节点、探索新测发流程、全天候不间断操作,将具体任务精细到分钟。

探索新测发模式为后续火箭蹚路 具体任务精细到分钟、最快10天内执行发射任务,3位航天员虽已顺利“回家”,应急救援可靠性探索却并未停止。

作为第一枚面向新测发流程的火箭,长二F遥13在完成应急救援值班“站岗”任务后,即进入应急转正常的发射流程,等待祖国的命令,完成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发射任务。研制团队也将不断探索,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不断优化流程,为后续火箭应急救援蹚出一条路。

为航天员应急救援“站岗”、为后续新的发射任务蓄力、为后续应急救援箭蹚路,长二F遥13像他的研制团队一样,心中装着全局,不辞自身劳苦。相信不久后,这枚火箭披荆斩棘路上所有的苦乐沉淀,都将在点火的一刻蓄力而发,日夜坚守逐梦而上的它,也必将不畏考验、不负努力,奔向山高海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火箭   发射场   神舟   运载火箭   航天员   总装   温湿度   中国   太空   厂房   流程   团队   状态   模式   测试   基础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