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焦虑,现今社会对低文凭的偏见,高职扩招是否能改变这一现象

学历焦虑,现今社会对低文凭的偏见,高职扩招是否能改变这一现象

“海归的看不起国内读大学的,211的看不起二三本的,本科毕业的看不起大专学历的……”中国人的学历究竟高到了什么程度,才能让这样的鄙视链成为了舆论场上的主旋律?

学历就是一道门槛,决定你将来进入社会工作的通行证,不同的学历待遇就不一样,要说一点没有也是不可能的,有的人说如果你能力超群就会被看到,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都是设置了门槛,你连进去投简历的资格都没有,还谈什么后续。

所谓的“学历焦虑”,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本质却相当一致——那就是对自身学历价值的怀疑与不自信。这样的“学历焦虑”,是从许多年前开始一点一滴地日益加深的。如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已经遭到了十分严峻的挑战,而高学历人士的优越感,也渐渐消解在对学历价值的怀疑与不自信之中。

在中国,“读书取仕”的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对“读书人”似乎总是会高看一眼,在现代化的高等教育制度进入中国之后,大学生也一直被看作“天之骄子”,研究生更是堪称人中龙凤。年轻人们从小到大,一直都在被身边的人们灌输这样的观念,难免对学历有一定的“迷信”,自觉不自觉地产生飘飘然的感觉。

学历焦虑,现今社会对低文凭的偏见,高职扩招是否能改变这一现象

对于这样的焦虑情绪,我们倒也不必过分担心,原因很简单——学历的含金量下降,其实并非坏事。毕竟,自古以来,社会大众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就一直是“水涨船高”的。社会平均受教育程度的上升,自然会降低所谓的“高学历”的含金量,与此同时,高学历人士不再受到就业市场的追捧,其实也说明了就业市场正在回归理性。

但是,对那些深陷焦虑之中的年轻人们而言,我们却并不能如此轻描淡写地将这种焦虑轻轻避过。他们面对的压力是真实的,他们会产生幻灭感也并非是自己的过错。一方面,这些年轻人应当主动调节自己的心态,更客观、更理性地认识自己学历的意义和价值,建立起不卑不亢、凭实力说话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我们的社会也应及时改变那些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陈旧观念,让“唯学历论”退出时代舞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人们不会再为自己的高学历而充满优越感的时候,自然也就不会再有什么幻灭与焦虑,这才是消灭“学历焦虑”的治本之道。

学历焦虑,现今社会对低文凭的偏见,高职扩招是否能改变这一现象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逐渐放开,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圆自己的大学梦,并且学到相应的职业技能,立足于社会更稳定,晋升更有保障。不仅仅大专扩招,连研究生都开始扩招了,教育部势必要狠抓大学教育,有人说现在上个大学很容易,我想说对比起以前全靠高考上大学那会儿肯定要容易很多,但是即便这样,每年也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参加高考而落榜,连一般的大专院校也上不了而踏入社会。对于早早踏入社会的人来说,他们其实很后悔自己没有一个好一点的文凭,落后于别人,所以当一些利民的政策一出来时候,都想通过这次机会去获取高等教育的机会。社会的现实之处在于你除了硬着头皮上,毫无办法,加油吧,赶路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焦虑   毛将焉附   万般皆下品   皮之不存   学历   社会   含金量   优越感   偏见   文凭   现今   门槛   大专   理性   观念   程度   现象   价值   时尚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