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些农村女人教自己的孩子从小讲普通话,不讲本地方言,你觉得这种现象好不好?为什么呢?

我觉得最好乡音和普通刮都会比较好,因为上学上班以后肯定是说普通话,在家里面和父母说乡音比较好,不要忘记乡音




农村女人教自己的孩子从小讲普话,这种现象很好。可是,在讲普通话的当中,不讲本地方言的现象不好。这是为什么呢?

咱先谈农村女人教自己孩子从小讲普通话的好处:

因为孩子从小讲普通话,刚上学期间,孩子能很快听懂老师讲的普通话。孩子长大以后,每到一个地方,孩子能用普通话与外界交流。并且,国家倡导各地区与北京音为标准、进行学习普通话。

农村女人教孩子讲普通话的现象,虽然是件好事;但是,连讲话都是南腔北调的农村女人,就不要去逞能了,毕竟普通话是门口语艺术。传授孩子学习普通话,要靠相关专业人士来完成,不是谁想教孩子讲普通话就能教的。

我当地就有这样的一位农村女人,她去浙江和广东,一共打了十多年的工。在外面与人交流,扯起“贵普”话,别人才能免强听得懂她要表达的意思。于是,她认知了讲普通话的重要性;同时,也认为自己讲的普通话,人们能听得懂。

这个农村女人回到家里,就对着公婆带大的孩子讲起了普通话。这一讲不要紧,差不多把自己的孩子吓愣了,孩子认为不是自己的妈妈了;且公婆也瞪大了眼珠子、狐疑的盯着儿媳妇。

当然,这并不是孩子和公婆听不懂普通话,他们在家也经常看电视听过普通话。可这位农村女人讲的普通话,不像电视里的人讲的普通话。于是,才出现了孩子误认为不是自己的妈妈、以及公婆对儿媳瞪大眼珠子的情景。

缘于此,如果农村女人懂汉语拼音,就可以教自己的孩子讲普通话;倘若连汉语拼音都弄不伸展,最好不要去“驴学马叫”。到头来,农村女人不但教不了孩子讲普通话,而且,还会造成孩子今后学习普通话的障碍。

无论怎么样,农村女人的出发点是好的,毕竟每个地方都有方言,人们只讲方言而不讲普通话,孩子今后在与人的交往中,就无法去与对方交流。

另外,农村女人只教孩子讲普通话,不讲本地话,这种现象不可取。

缘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地话就是当地的象征。就比如,我国的56个民族,其中的55个少数民族,一旦要求他们讲普通话,不讲少数民族语言,这行吗?长此以往,少数民族就会忘掉自己的根了。

本地话也是如此!在这当中,普通话一定要讲,但不能不讲本地话。如果连本地话都忘了,自己今后还敢说是这里的本地人吗?何况农村出远门的人,到时候还得回来,回到家里,见了父老乡亲就扯起了普通话,有谁会买你的账?

我当地有户人家,儿子去北方当了几年的兵,复员回来,人没有变,而乡音却改了。遇着乡亲,张口就是普通话,乡亲想与他交流,都觉得很别扭。面对尴尬场面,乡亲不是低头颔首;就是匆匆而去,根本没有人与他交流。

按理说,这户人家的儿子在北方学习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本该是件妙不可言的事。可他回到家乡,就清一色的普通话,父老乡亲就不认可了。不但不认可,甚至有些老人在暗中还议论这户人家的儿子,说这家儿子才当了几年的兵,连本地话都不会讲了,是不是忘本了?

就为讲普通话的事,这户人家的儿子,30岁的人了,在本地还娶不到老婆。后来,村子里有位“高人”指点,让他在出远门的时候才讲普通话;在家里,一定要讲本地话。这户人家的儿子,听了“高人”的指点,才娶上了老婆。

因此,国人学习讲普通话的同时,不要忘了本地话。并且,讲话要分场合,该讲普通话的时候,就要讲普通话;该讲本地话的时候,还得讲本地话。普通话和本地话的结合,才能相得溢彰!




这国家教育局规定的,不是农村女人自己要教普通话的,现在考老师你,讲不了普通话你就别想任职,因为你教出来的学生不一定去哪工作,如果你说方言话人家听不懂,无法勾通,全国的小学开始就让学普通话了,现在的孩子都是说的普通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乡音   方言   现象   农村   孩子   父老乡亲   汉语拼音   眼珠子   公婆   乡亲   少数民族   高人   普通话   好不好   儿子   女人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