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人历史面面观(二)

小编:刘美颖

商代

商代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也是我国为人类文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时代。商代晚期即盘庚迁殷之后被誉为是我国玉器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潮期,以位于今河南安阳的殷墟出土的玉器为主要代表。

玉人历史面面观(二)

商代腰佩宽柄形器玉人侧面

此玉人是妇好墓所出土的文物中的精品,整个人像雕琢精致,打磨光亮。玉人为和田玉料,呈黄褐色,可见土沁。整体呈跪坐状,双手平放于膝上。头梳辫发,帽形发饰。相较于同墓出土的其他玉人,这个玉人身体上和衣服上的纹饰复杂多样,雕刻精细,可以感受到这个玉人应该是一个位高权重的奴隶主贵族。

玉人历史面面观(二)

商代腰佩宽柄形器玉人背面

最为重要的是,这件玉人腰间佩有一独一无二的宽柄器。有学者认为这是妇好所使用的武器,代表其将军的身份;也有学者将其与同时出土的一些类似器物做对比,认为这件特殊的玉人反映了妇好身负羽尾,神力倍增的形象,寄托了人们对她能有神力保护商人的美好希望。

玉人历史面面观(二)

玉阴阳人

此为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另一件精品。玉人为淡灰色,裸体,作站立状。两面饰纹略异,一面为男性像(上图右边),另一面为女性像(上图左边)。这种双性同体的形象在古今中外的许多文献、传说中都曾经被发现过,表达着人们对阴阳和合、天人合一理念的认同。此枚玉阴阳人底部有一榫,原先可能是插嵌于某种器物上作手柄用。另外,这件玉器多采用浅浮雕技艺,不难看出,商后期的玉雕工匠已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

玉人历史面面观(二)

商代玉人,现藏于山西博物院

西周

西周时期的玉人多为立形,眼睛仍为典型的臣字眼,小嘴,鼻子凸出,眉毛略微有点粗,耳部有穿孔,有的玉人身上常刻有数道阴刻线,用来表示玉人身上的衣服、领子、腰带及裙子等部位的轮廓。此外,匠人们的琢刻技术也逐渐改变了简单古拙的遗风。

玉人历史面面观(二)

西周玉人

出土于晋侯墓地63号墓,墓主人为晋穆侯次夫人,现藏于山西博物院。此玉人为一立式玉人,头发为碧玉雕刻,人体为黄褐色圆雕,阔鼻平嘴,耳下有坠饰。玉人身体上有三角形阴刻等纹饰,用以表现衣服花纹。玉人胸前刻有一组对称的圆圈纹,束腰,双臂下垂。

玉人历史面面观(二)

西周玉人

此枚玉人也为一立式玉人,现收藏于山西博物院。玉人整体以斜切刀法刻成的阴线勾勒了轮廓,面部浓眉大眼,宽鼻扁嘴,衣领较高,束腰,下呈梯形,左右脚跟相连,脚尖向外上翘。玉人的发式较为少见,后脑可见直发,发饰为双龙纹,左右两边的龙头下部分别抵着双肩,中间镂空,上端卷起形成穿孔。

玉人历史面面观(二)

西周玉人,现藏于山西博物院

参考文献:

1、白峰,玉器概论,地质出版社,2000。

2、何旭佳,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商代腰佩宽柄形器玉人研究,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

3、杨红梅,殷墟妇好墓阴阳人文化蕴含初探,殷都学刊,2011。

4、山西博物院藏品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安阳   阴阳人   殷墟   黄褐色   束腰   商代   纹饰   器物   西周   博物院   山西   神力   玉器   人身   衣服   时尚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