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首发平台:公/众/号 奇妙啊星

台湾插画师 蓝圣杰 @Blue流 成为单亲父亲后便开始用插画记录着育儿成长的日常,既是新手奶爸的成长日记,也是陪伴着孩子童年的回忆。每一张,都非常治愈!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一手工作,一手带娃。有过带娃经历的人都知道,太不容易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给宝宝洗衣服、冲奶粉、换尿布、喂饭,这些都是由自己完成。非常的疲惫,但是每当想到孩子,又充满了力量。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随着孩子的成长,故事也越来越多。

其实插画不是重点,每张画里的故事才是最温暖的。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我們家是畫室。 兒子看我在畫圖也技癢想畫。 「把拔我要紙畫畫。」 「把拔我快畫完了。」 「把拔你看我畫的。」 我們像畫畫師徒,只是他畫他的,我負責讚美。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我邊畫他邊玩。 我畫出街道馬路鐵軌, 他學起火車跑的聲音, 讓一輛輛小車在上頭駛過; 指揮我畫地圖,要更彎的軌道,更多路口…… 或許遊戲的本質,就是創造。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陪兒子玩賽車,我忍不住指揮。明明是很簡單的反應動作, 偏偏小朋友就是做不到。忽然意識到自己變成他玩電玩的壓力了。可是他玩到身子都歪向一邊了, 彷彿用盡全身力氣在轉彎。於是,我也跟著歪著身子, 大喊兒子加油。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抱著他看卡通,我比他還緊張。 因為他常常看到大叫,忽然站起來撞到我下巴。 所以我緊盯螢幕,現在播到哪了,有沒有任何會讓他興奮的段落── 還好,主角正在閒話家常,英雄還沒上場。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給他一把雷射槍,按下去會發出「丟丟丟」的聲音。 他按下鍵,我假裝被射到,常常來個措手不及。 還要表演很多種死法給他看。 啊,雷射槍怎麼還有電?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碰」一聲,壓下彈珠,彈珠在瓶中滾動。 想拿到彈珠,仰頭喝,彈珠又塞住瓶口。 怎麼看彈珠汽水都像整小孩的玩意。 我幫兒子取出後,他玩沒兩下就膩了。 童年就像那摸不著的珠子,遠遠看,才珍惜。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他沒在管的直接跳上來,壓得我超級痛。 「厚,爸爸很痛欸。」 結果他更開心,還起身準備再一次。 他興沖沖的,受害者我卻在想,他現在還小隻,之後越長越大怎麼辦? 還是我以後會懷念「被跳」的日子? 我有這麼自虐嗎?。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他收沒兩下又開始玩,玩沒幾下──推火車駛過上一刻才被他拆下又重組的軌道──彷彿注意到我的目光,才又緩緩的開始收拾。 拆了再組,組了再拆,我在旁看了都快忍不住幫他。 因為小朋友的時間用不完,虛耗在收與玩之間,也不會覺得是虛耗。 等長大一點,才會覺得時間叫作青春。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他喜歡電車,我就用廢紙箱加廣告顏料幫他做一台。 完成後,他立刻坐進去,喊:「出發囉!爸爸快上車。」 只是我坐在地上剪紙箱剪了一個小時,早已腰痠背痛。 別人買玩具跟小孩同樂,我只能做玩具讓他獨樂樂。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他很愛看挖土機,每次路過我們總會停下來,常常一看就是半小時。 我好奇挖土機對他的魔力是什麼? 是不是因為重複挖起放下的動作,給人一種世界以很簡單方式在運作的感覺? 隨即又想到,小朋友的世界應該本來就很簡單吧,這是我自己的投射。 於是,我們又看了半小時的挖土機,各懷所思。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我習慣買花放花瓶,兒子看見了就說:「家附近有花啊,我去摘。」 只見他小小的身體在一片綠裡東忙西忙。 摘完回家,他把摘來的小花握得緊緊,花莖都爛掉了。 小花太短,只能「掛」在花瓶邊緣。 這詭異的花瓶卻也挺可愛的。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小孩是城市裡的活水,公園是裝著他們的容器。 遇到有蠟筆可以塗鴉的公園,小孩就成了公園的一部分。 畫著畫著,他把自己變成公園—— 沒有規則,讓人摸不著頭緒,同時充滿生氣。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陪小孩玩遊戲,更多時候是演技考驗。 「你在哪裡?爸爸找不到。」 還得裝作沒聽見他得意發出的竊笑。 結果他躲著躲著,因為太熱想吹電風扇,越露越外面。 「抓到你了。」 「齁爸爸作弊。」 明明是你自己跑出來的欸!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帶小孩上電影院,每分每秒都讓人無法鬆懈。 開演沒多久他就坐不住,開始前前後後變化姿勢。 明明是同樣的卡通,在家他可以看一個小時動也不動, 到了電影院卻如坐針氈。 我看了看手錶心想:他最多只能再忍耐二十分鐘吧。 果然,這部電影對我們來說只有半小時。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鮮奶都插隊 為了怕採買過程中需冷藏的鮮奶離開冰箱太久而變質,我總是結帳前才會把鮮奶放進推車,小朋友最喜歡的零食就被壓在底下,所以他總是站在結帳櫃檯旁,迫不及待地看著每樣商品刷過條碼,一直問:「我的餅乾勒?鮮奶都愛插隊」兒子阿,你先等等,爸爸先把生鮮和需要冷藏的鮮奶放進保冷袋就輪到你的啦。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購物籃商品琳琅滿目,還沒結帳,兒子便想拿起來。 「等一下嘛,還沒結帳。」我說。 忽然想小朋友是如何理解消費這件事的呢? 店員刷過商品「逼」一聲,付錢後,才變成自己的物品—— 這過程其實是種儀式性的交換。 還是其實小朋友根本不用煩惱錢?例如布丁就是要拿來吃的。 只聞他在旁嚷嚷「把拔布丁⋯⋯」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每次結帳他都站在旁邊喊「把拔把拔我也要。」 今天讓他結帳試試看,結果鈔票拿在手上,一動也不敢動。 我推他說,「先把鈔票給人家喔。」他才緩緩伸出手。 「記得要找錢喔。」他默默接過錢。 滿滿的零錢都快溢出了小小的手。 我看著手機上的電子支付想: 未來的小朋友是不是就沒辦法體會用錢交易的觸覺了呢。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經過五顏六色的販賣機, 兒子好奇的說:「把拔把拔你看這個。」「把拔把拔這是什麼口味?」 兒子跟我於是有了一個小儀式: 他選一個包裝看起來最酷的,我們一起試喝踩雷。 「把拔這個好難喝。」 「是你選的喔。」我回答。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小朋友都有選擇障礙嗎? 他左看右看,拿起又放下,我聲聲(無力的)喊:「快點快點。」 最後他說:「那爸爸幫我選。」 本來以為是一線曙光,我選好之後他又說:「我不要這個。」 原來只是假我之手執行他的選擇障礙。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扭蛋這事,有點亂花錢,一次就一個便當的錢,扭回家了也是亂丟,但還是會忍不住去扭。 他在店裡東張西望好久,終於找到想扭的玩具。 事前,已經跟他說不一定會扭到想要的,結果扭出來不如他意,他還是哭了。 之後再去扭一次,又沒扭到想要的,不過他自豪的跟我說: 「這次我沒有哭喔。」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蹲下跟兒子說話,一抬頭才發現他只看得到玩具盒底部。 瞬間感到驚訝又納悶: 究竟他以前是怎樣選玩具的? 還是其實以前都是我在選玩具? 於是跟兒子說:「你看不到,我抱你看。」 雖然兒子越來越大了,但還是無法看到所有玩具。 等到他能看到所有玩具的那一天到來, 他是否還需要玩具? 還需要爸爸抱起他?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你變好重,爸爸沒辦法一直抱你,要不要自己用走的?」 說完,兒子仍在街上大哭了起來。 利誘他「走回家看卡通好不好?」不成。 改用恐嚇「不走的話,你今晚要睡這裡嗎?」也沒用。 兒子忽然沒由來的說:「我長大了啊。」 是啊,變重是因為長大了。 是我計算路程時,沒把兒子長大變重,自己可能無法多抱他納入考量。 於是,我也停在路邊。 坐著,多等他一點時間。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出門牽著兒子的手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白嫩的小手看似被時間遺忘,不像身高,用看的就知道主人長大了。 某天逛街不小心在人海中鬆開他的手,趕緊再握住, 這時才驚覺,沒想到他已經這麼大了呀。 前方國中生迎面走來,不禁心想, 他們這個年紀不會牽父母的手了吧? 我手中的這隻手還能牽多久呢?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經過夾娃娃機,他一直瞧,我便讓他夾夾看。 結果時間到了,他還沒把夾子放下去,只好當作繳了十塊錢的學費。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繳了好幾個十塊學費, 我忍不住說:「爸爸幫你夾好不好?」 結果,我也夾空了。 他看著我,我也看著他。 「下次再來練習吧。」我只好草草的說。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兒子從鞦韆上摔倒了,哭得有點慘,旁邊還有很多小朋友在看。 我跟他說:「很痛就哭吧,覺得丟臉也沒關係。覺得難過想哭,不是丟臉的事。」 後來我跟他再次挑戰盪鞦韆。 這一次他盪得很高,有種在天上飛的感覺。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抱著兩顆籃球一大一小,來到公園。想像中充滿父子情的運動時光,其實是你丟我撿的遊戲—兒子怎麼投都投不進,有時連方向都丟錯。怕他感到挫折,便趕快去撿球,要他再接再厲,來回十幾次,他還沒累,我先累了。結果運動時光比較像熱身,我好像兒子的寵物狗。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兒子受傷時,總喊著要我「呼呼」。 「爸爸幫你呼呼,不痛了喔。」他才收起眼淚。 這種被人絕對信任的奇妙,只會發生在小孩對父母身上吧。 什麼都還不懂的他們,唯一懂的,就是有一個大人會在他們受傷時出現。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曾幾何時, 才發現我們周遭的東西都是「大人的高度」, 小孩搆不著,不代表他們用不到。 在洗手台加了墊高椅,現在兒子可以獨自刷牙了。 看他有點艱辛的拿牙膏、牙刷,刷完再放回, 臉上有一絲神氣。 是不是覺得距離大人更近一些了呢?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叫兒子刷牙要吐泡沫,他卻「嗚嚕嚕」的張口,任泡沫流下來。 我才意識到,原來吐泡沫這麼簡單的事,對小朋友來說也是要學習的。 很多時候我們都忘記自己也是這樣走過來的,只要求小孩跟我們一樣。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幫他刷牙,常常是忙了一天之後,有時會恍神拿錯牙膏。 「痾啊痾啊。」無法說話的他,張著口發出聲音,我才知道慘了。 他急忙吐掉,說:「厚,爸爸,很辣!」 為了防範未然,便把他的兒童牙膏跟我的分開放。 不過,有時我會忘記,隨手又把它們擺在一塊。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小朋友很喜歡穿大人的鞋子。 「把拔你看,我穿你的鞋。」出門前兒子對我喊,像是想證明什麼。 是抱持好玩的心,還是想趕快長大呢? 又或是對自己跟我越來越像的期待?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兒子說鞋子變緊了。 我伸出手指放到他的腳掌跟鞋之間。明明還有一根手指的縫隙啊。 但隨即想到,這時要以誰的手指為準才對? 兒子看我維持這姿勢發呆,覺得沒趣,一溜煙跑走,彷彿鞋子又合腳了。 留下我在原地,思索這問題。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當爸爸後,開始學煮菜,不過都是很簡單的料理,例如蛋包飯。 每當我快要煎失敗,兒子就會跑過來說「好香喔」, 一面眼巴巴的看著鍋子,一面帶著崇拜看我,真是不可承受之重。 是不是再怎麼手忙腳亂的父母,在小朋友眼裡都像英雄?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煮太多了,兒子心滿意足的說好吃好吃, 我則在內心估算自己要吃幾天份的炒飯。 忽然明瞭以前媽媽吃剩菜剩飯的苦心。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有陣子兒子會半夜哭鬧,是俗稱的「夜驚」, 在老爸老媽建議之下,便帶他去收驚。 收驚婆婆問了姓名,拿香在他身上繞過一圈, 結果他看起來百無聊賴,彷彿什麼事都沒發生。 或許這東西更多時候是給大人安心用的吧。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廟宇藻井繁複壯麗,底下人們各懷所思。 帶兒子拜拜,我行禮如儀,他事不關己。 一面拜神,一面擔心他拿香危險。 拜了半天,內心最多的祈禱是, 拜託兒子不要燙到人。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人們趕著上班,我趕著推他上學。 尖峰時刻,車輪常常不小心撞到別人的腳,或在擁擠的捷運車廂擋到人。 雖然路人大多笑笑說沒關係,但還是覺得很不好意思。 我想起以前自己上下班的時候,遇到推著小孩的爸爸或媽媽,是不是也有相同的耐心?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爸媽都有一種特異功能,在一堆小孩中一眼就能找到自己的小孩。 即使孩子們身著一樣的制服,剪差不多的髮型。 看動物頻道時,母獸在一群看起來一模一樣的小獸裡,叼起抓起自己的骨肉,大概也是一樣的道理吧。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當爸爸後的另一個副作用, 是只要聽到人叫「把拔~」就會回頭,彷彿耳朵立起來的警覺。 即使知道兒子不可能在這。 成為父母,不止是心靈的改變,連身體也會被訓練。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沒有羞恥心的年紀,才能公眾挖鼻孔, 而且挖得怡然自得。 兒子便是在這樣的年紀。 我遞上面紙,小聲跟他說要偷偷挖。 他則大聲反問為什麼要偷偷? 我一時語塞。 兒子繼續扮演窗邊獨特的風景。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首先是被安全帶綁著,轉身困難, 再來是方寸空間裡,怎麼動都會撞上東西。 雖然小孩的飛機餐會提早送來,但我還是手忙腳亂。 他悠哉的一口吃一口不吃,我只能深呼吸,告訴自己: 「還要坐很久的飛機,現在生氣,就輸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他愛看電車火車,愛屋及烏,也喜歡跟司機打招呼。 這天他對京急本線的司機先生說:「唷呼。」 司機先生也回一聲哈囉。 語言不存在,因為小孩有自己的語言。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我一手抱他,一手握著拉環,同時煩惱等等在哪一側下車。 他滿臉好奇的張望,不覺辛苦,像微服出巡。 旅行的想像原來是從搭上擠滿人的電車開始破滅, 或著成真。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在日本搭電車時,為了看列車駛過鐵路, 他總會拉著我穿過層層人群到最前的車廂。 一會兒,他便看得入迷,好像眼前鋪展的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東西。 又過了一會兒,我的手已開始發痠── 不夠高的他,踮起腳也看不到,我只好抱著他。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把拔這台車好特別。」兒子首先注意到這台別緻的古董車。 「哇,好漂亮的老車。」我回應。 「好漂亮的老車。」兒子重複我的話。 過了一會兒,他問我,「老車是給老人坐的嗎?」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喀嚓」一聲真的能捕捉瞬間嗎? 有了小孩後,我開始懷疑這件事。 帶他出去玩,走上長長的階梯; 我一隻手背推車,一隻手拿起(很重)的攝影機說, 「等一下,爸爸幫你拍張照。」 結果他約莫轉頭0.5秒,就回頭衝上階梯最高處。 我看著模糊的照片,心想小孩真的是風的孩子。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他看迴轉壽司入迷,問我這些怎麼來的, 還一直想伸手拿,我囑附:「選好再拿,下好離手。」 跟不上轉盤速度的他,盯了好久,一盤又一盤過去。 「好啦,爸爸幫你拿。」 「不要,我要自己拿。」 於是,又一盤一盤的過去了。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安靜的書店像驚弓之鳥,被我的呼喊嚇醒。 專注在書本上的日本人對我施以略略譴責的眼神。 因為他們不知道我喊的是我兒子的名字。 他正津津有味的讀著看不懂的繪本。 我像不速之客,在書店一邊找人一邊吵人。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我有懼高症,他沒有。 想起小時候,我也沒有懼高症,娛樂設施都坐第一排, 大學時坐摩天輪才突然發現自己懼高。 眼前是超高的摩天輪,還好他沒有喊著想搭。 我不禁想:對高度的恐懼,是不是來自長大後的畏縮?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據說錢湯在日本越來越少見,便趁這次旅行帶他去體驗。 路上他問我:「為什麼不在家洗澡?」 「因為……」結果我答不出來。 「反正就是因為很好玩。」 到門口,我看著日本風十足的招牌說。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欸欸,熱水很燙,不要碰。」 一面洗澡,一面看顧他,完全無法分神。 洗完身體,怕水的他不敢泡湯,我則因為覺得太燙,一下就出來。 我們的錢湯行大概只有三十分鐘。非常符合觀光客。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爸爸我要看平交道。」 我正想平交道有什麼好看,才意識台北市沒有平交道, 他是沒看過平交道的小孩。 柵欄落下,緊報聲響起,電車快速通過。 整個街道像是暫停了一拍。他也一樣。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在山手線等電車。 周遭都是當地上班族或學生。 他們的起點與終點都很清楚, 我們則是抱著想像與未知在出發與抵達。 旅行就是落地後緩慢的印證對當地的想像。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三催四請之下,他終於準備「就寢」──有種在服侍帝王的感覺。 我正準備滑起手機,結果他一轉身(還拿著玩具),說:「爸爸不是要睡覺?」 有種被抓包的心虛感。 「對對對,爸爸關個手機。」 順便宣導一下,在黑暗裡滑手機是不良示範。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他常常睡到滿身汗。 夜裡,我替他擦乾。 因此,他不知道自己總是睡得汗流浹背。 小時候都覺得爸爸媽媽好像不用睡覺, 現在才知道他們是在我睡時忙東忙西。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以前我很納悶他為何那麼怕水,試過許多方法讓他不要那麼害怕,都沒效。 直到有天我們一起泡澡,還帶了一堆玩具。 隔天沖完澡,他對我說:「我們還沒泡澡欸。」 我才理解到:「水」對他而言是全新的事物,會害怕陌生的東西很正常。 至於「玩」,那是他再熟悉不過的了。 「可是今天我們已經洗過澡了欸。」 「但是沒有玩到水。」 咦,怎麼好像又多了新的麻煩。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晚上九點,正是許多人忙著追劇滑手機上網聊天的時間。 至於我,則要開始幫兒子刷牙洗澡,洗衣服,洗便當盒,還要哄他睡覺。 有時在外忙了一整天,仍不可免這一系列步驟。 準備睡覺的是他,睡眼惺忪的卻是我。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當爸之後,我被迫向舊的自己告別,或者說,努力逼自己告別。 潔癖就是一例。 在外陪他上廁所,他需要我跟他待在同一個空間,我便得憋氣蹲在地板上。 久而久之,「新的我」也養成了觀察廁所的眼光: 最好趁在百貨公司時,問他要不要上廁所,因為最乾淨;在捷運站時,是第二選擇;公園嘛,能免則免。 「什麼,為什麼剛剛在百貨公司不想上,走到公園才想上?」 當然,以上對話只在我腦海中,我還是乖乖蹲著陪公子如廁。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怕水的他居然想去游泳池? 原來是跟著一群朋友起鬨,因為太興奮,完全忘記自己怕水。 他腳碰到水的一剎那,喊:「爸爸我好怕。」 「不會很可怕啦,你快點下來。」 聽著朋友的聲聲呼喊,他也只是巴著我不敢下水。 看起來真有點可憐。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夕陽無限好,興致一來,便騎單車載他到河濱。 他指著前方由黃變紅的太陽,變出各種童趣的形容, 我卻開始擔心忘了帶防蚊液,是不是該帶一件薄外套,等等晚餐要吃什麼…… 夕陽無限好,只是大人無心欣賞。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我開車,他坐在後座安全椅上,一直伸出雙手,說要吃棉花糖。 我正納悶,抬頭一看,原來是遠方的雲在跟他玩。 他大喊:「爸爸你看,有蝸牛!」 無盡的雲,像他漫無邊際的想像力。 其實兒子的高度,只看得到雲...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每個父母的手機裡應該都有上百張小孩的照片吧? 明明這張跟那張一模一樣,還有好多張根本拍糊了,卻捨不得刪除。 拿給旁人看,對方只說:「為什麼一樣的姿勢要拍四五張?」 大概只有為人父母知道每一張哪裡不同吧── 是當下空氣裡的感覺,讓人覺得:「啊好可愛!」所以忍不住按下拍照鍵的瞬間。



会画画的爸爸,太暖了

「這是我小時候欸。」 兒子看著兩年前的照片說。 我雖心想「你現在也是小時候。」 但還是對他說:「嗯,你現在有比較大一點。」 他津津有味的看著自己「小時候」,像個小大人。



看完真是,太治愈了!太好哭了!!

每一张都能能传递出父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啊



撰文不易,如果你觉得不错,请帮忙转发支持,感谢。


- END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平交道   爸爸   雷射   入迷   牙膏   花瓶   泡沫   鞋子   小朋友   想像   大人   小孩   父母   玩具   孩子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