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公子之首—袁克文

袁克文、张伯驹、张学良、溥侗被民国当时的上层人士称为“民国四公子”,袁克文以其一生不凡的经历被推为四公子之首。

袁克文,字豹岑,号寒云,昆曲名家,素有民国时期“天津青帮帮主”之称,是大名鼎鼎的民国总统袁世凯的次子。自幼熟读四书五经,精通书法绘画,喜好诗词歌赋,还极喜收藏书画、古玩等。其聚书之速、藏书之精,令当年各藏书家望尘莫及,即使如傅增湘等前辈大藏书家,也只能自叹不如。数年后,他竟一跃成为北方藏书名家。
民国四公子之首—袁克文

青年袁克文

袁克文从小就聪慧异常,偶读诗书,便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他继承了母亲容貌出众的基因,长大后有玉树临风之貌,且又多才多艺,深得父母的宠爱。他自称“六岁识字,七岁读经史,十岁习文章,十有五学诗赋,十有八荫生授法部员外郎”。他生为一代名士,却生性风流,一生妻妾成群,徘徊风月场所,花钱如流水。1918年,袁克文到上海玩耍,曾在数天花去60万大洋。

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触怒其父,逃往上海,加入青帮,成为青帮大字辈的大佬,并在上海、天津等地开香堂广收门徒,号称"南有黄金荣、杜月笙,北有津北帮主袁寒云”。

成就艺术,七分天赋三分勤奋。袁克文生于权臣官宦之家,其文化氛围为其艺术的成长造就了难得的条件,而他天生聪颖,勤奋好学,艺术天赋很高,从小就打下了良好的诗词书画艺术基础,18岁时书法已臻成熟,享誉京、津、沪。袁克文主张书法要从篆书练起,他的存世篆书中有一幅落款为“丁盉侃如仁兄属”的书法,注明“芮伯壶”文,并有鸡形文字。书如画意,留白亦十分巧妙,求根溯源的意味很浓,颇有学者的风范。他的篆法取法于钟鼎文字,楷法从颜体入手,不但真、草、隶、篆四种字体均能书写,而且出手不俗,深得书法真谛。宁丑不媚,宁拙不巧是其书法的原则,也是他处世风格的体现。
民国四公子之首—袁克文

1931年袁克文病逝于天津,一生放荡不羁的他,家人却没钱为他的办丧事,只在他的笔筒里找到二十元钱,最后还是青帮内德徒子徒孙凑钱为他办的丧事。出殡那天,送葬队伍多达四千余人。另外还有千余妓女自发组成的送葬队伍,每人胸前配有袁克文头像的徽章,这群特别的队伍甚至抢了当时一同来祭拜的徐世昌、于右任等名流的风头,轰动整个民国。清末民初著名学者、书法家、楹联家,也是袁克文的老师方地山为其撰写碑文:才华横溢君薄命,一世英明是鬼雄。可惜,可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民国   公子   青帮   篆书   丧事   帮主   天津   上海   藏书   天赋   勤奋   书法   名家   队伍   艺术   时尚   袁克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