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本来想写病毒相关的,不过现在大家已经被科普的差不多了。最好的防护就是少出门别乱跑,没事在家躺着刷刷有意思的文章,比如下面这篇: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喜欢穿牛仔裤、机车夹克……几乎把复古文化的半壁江山穿在了身上,而且梳着大油头,崇拜飞车党,猫王头像缠腰前。但他们可不是什么复古爱好者,而是50年代活跃在德国、瑞士的一群亚文化群体,叫做Halbstarke。


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Halbstarke源于德语,意为“Half-Strong”,很明显是个贬义词。表示虚弱、病态、不受欢迎,媒体甚至描述为“虱子缠身”。但他们可不是真的弱不禁风,而是有点类似美国的“垮掉的一代”,是抵抗的象征。而他们的装扮也自然在时尚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成为后来的设计师们汲取灵感的来源之一。


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在深入讲述Halbstarke的服装前,先来了解一下历史背景。


1950年代被普遍认为是美国的“黄金时代”,新消费品快速发展,战后婴儿潮的爆发,人们进入了一段欢乐、充满活力的时期,而且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1960年代后期。


但这一时期的欧洲情况却相反,正处于枯燥的重建和物资紧缩时期。也正因为生活和精神的匮乏,欧洲年轻人们如饥似渴般地热切拥护从美国传来的消费品,其中,牛仔和摇滚乐是最受欢迎的,当然也少不了Greaser油脂文化。


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这里再介绍下Greaser油脂文化,简单说就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工人阶级家庭叛逆的青少年发展起来的亚文化。油脂这个名字主要源自他们独特的发型。油脂嘛,就是很油。因为这些年轻人喜欢往自己的头发上抹发胶、发泥、发蜡,甚至是面霜、橄榄油、凡士林,再往后梳成大背头,定型能力稳定。听起来挺绅士的是吧,不过他们可是穿皮夹克的一群人。


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想深入了解的可以看一下1978年的电影《Grease油脂》,背景就是美国的50年代,男主角Danny的造型就是经典的Greaser:永远敞开的皮夹克内搭一件T恤,下身为蓝色或黑色牛仔裤,裤脚折起1至4英寸,穿上双时髦的靴子或匡威运动鞋,再梳上油油的飞机头。现在看,依然是酷男孩不可错过的装扮。


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当时,尽管每个西欧国家都多多少少受美国影响吸收了油脂文化,但德国、瑞士的Halbstarke尤其推崇和热爱美国传过来的时尚和文化,可谓达到了狂热程度。


和很多亚文化群体一样,这群Halbstarke主要由战后时期贫穷的内城区年轻人组成,也就是工人阶级,主要是男性和工人。他们厌倦了墨守成规、枯燥的社会,性格反叛,不走寻常路,被传统的瑞士社会排斥。但他们不干什么特别的坏事,也不是什么反战革命家,只是利用服装表达思想上的叛逆,以吸引别人的注意。


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比如,Halbstarke会戴上重重的金属锁链当作颈链。将传统牛仔裤拉链,用金属丝和绳子焊接起来,再配上大马蹄。


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把印有猫王、James Dean、Gene Vincent、Lone Range等美国偶像头像的皮带或子弹腰带缠在腰间,看上去有点西部牛仔的味道。再套上件皮夹克,就更加狂野了。


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Halbstarke的皮夹克也不是简单的。由于崇拜美国无拘无束的摇滚文化、以及亡命主义的飞车党,所以他们会在穿着上模仿这些群体的象征元素。比如海盗日内瓦、喷气机、美洲虎巴塞尔,或狮子巴塞尔,这些代表美国帮派的徽章,是他们夹克上常见的装饰,不过这些正统徽章很难入手。所以有些人会把有亲密联系的团伙名称绣在夹克上。


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用贴花和流苏DIY夹克和牛仔裤,以制造出明显、夸张的摇滚风格。这些基本就是当年Halbstarke的时装风格。


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除了在服装上下功夫,Halbstarke也是有一些反叛行为的。说他们一点坏事也不干是不可能的。他们喜欢在摇滚演出和电影放映时制造骚乱,就像英国伦敦的Teddy boys,在电影《Rock Around the Clock(1956年)》上映当天,在剧场引发了大规模的暴动,引起大量新闻报道和警方关注一样,Halbstarke也会通过这些方式寻求公众注意,表达自己的态度。


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总之,除了同时期的英国的Teddy boys、美国的垮掉一代,德国、瑞士的Halbstarke看起来也不是好惹的。


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但是,Halbstarke并不像其他亚文化群体那样出名,起初也并没有引起更广泛的关注,直到一个叫Karlheinz Weinberger的中年仓库职员出现。


Weinberger是个业余的摄影师,在当时传统、严肃、不开放的社会制度下,公开了自己同性恋的身份,因而被大众所嫌弃,一直被当成变态游离在社会边缘,过着格格不入的生活。也正因为和Halbstarke的处境如出一辙,Weinberger很快便融入了Halbstarke群体,成为其中一员。


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他结交了家乡苏黎世的一些年轻人,并在50年代至60年代的十年时间里,用镜头捕捉记录下了Halbstarke成员们的生活点滴,包括郊游、开Party、打架日常,这些Halbstarke成员率性真实的一面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了Weinberger的镜头下。


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然而,Weinberger记录下的这段历史,在当时并没有引起注意。就像普通家庭照一样,被Weinberger默默收藏着。直到本世纪初才被人发现,这些彩色照片被运往伦敦和纽约的展览中展出,并出版成书《叛逆青年(Rebel Youth)》。Halbstarke被更广阔的世界所知晓,人们也才开始理解和欣赏Halbstarke文化。《叛逆青年》也被称为收集了那个时代最好影像的写真集。


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Halbstarke另类的时装风格,也被后来的设计师们不断吸收、变革演绎,传达着当年他们对社会环境、政治、艺术发展的独特理解和表现。


我常说穿衣服不只是简单的好看,一个类型、一个支线、一个元素甚至是一个配饰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深刻含义。衣服是性格和个性的表达,只有真正懂得的人,才能穿出自己的气质。


现在就是,想等疫情过了,马上穿上皮夹克牛仔裤出门撒野。


穿牛仔裤和皮夹克,没人敢和这群瑞士青年比狂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皮夹克   瑞士   美洲虎   猫王   工人阶级   美国   夹克   油脂   狂野   叛逆   牛仔裤   群体   时期   年代   青年   亚文化   文化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