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涨价、汇率、运费三重打击下,中国新出口订单连续下滑

日前,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5月PMI(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中的出口订单指数失守荣枯线,下降2.1个百分点至48.3%!上一次是在今年2月,主要受春节因素影响。

PMI做为先导指数,预示未来出口货量将大概率走弱。 新出口订单的下滑也推动了新订单整体连续第二个月下滑和5月PMI就业的回落。

主要压力:原材料汇率运费成本上涨

根据调研显示,有大型外贸工厂新订单还在上行,而小型外贸工厂则显著回落。

原材料成本,汇率,海运费是其背负的三座大山,抑制了企业接单。

从5月PMI数据来看,原材料购进价格继续环比上行5.9个点,达到了2011年以来的新高。购进价格上行幅度大于出厂价格,对应着利润空间的压缩,企业成本端压力继续上升。

所以当前的主要矛盾并不是需求不足。疫情之下东南亚告急,产业链重返中国,中国生产“替代效应”日趋明显,基于产业链的优势不缺订单。

但主要矛盾是大宗上涨和各种成本压力。包括汇率的持续升值,海运费的持续上升导致企业不赚钱,因此不敢接单,特别是中小企业。

新出口订单环比回落

五月新出口订单环比回落较大,主要原因在于美欧经济活动恢复、供需缺口有所收敛,叠加人民币升值扰动。

原材料涨价、汇率、运费三重打击下,中国新出口订单连续下滑

疫后中国出口的高增长,得益于防疫物资供给、海外供需缺口拉大、以及产能替代。但难以持续,原因是:

海外疫情逐渐缓解,从全球蔓延逐渐转向局部经济体传播。全球日新增确诊病例从最高90万例下降至当前的39万例,印度、拉丁美洲较为严重。

叠加发达国家疫苗大面积接种,美国、英国、德国完全接种人群分别占比40.7%、37.9%和17.1%,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有序恢复生产。

美国供需缺口逐渐收窄

美国供需缺口逐渐收窄,耐用品库存持续上升。受益于拜登1.9万亿美元刺激计划,需求加快恢复,美国商品消费创新高;

美国Markit制造业PMI为61.5%。供给端美国产能利用率、工业产出指数已恢复到疫情前80%水平。美国耐用消费品自2020年9月开始补库存,已恢复至2019年库存水平。

从具体商品看,中国出口增速较高的产品家具、汽车和家电,美国存货均持续攀升。

原材料涨价、汇率、运费三重打击下,中国新出口订单连续下滑

新兴经济体产能加快恢复

新兴经济体产能加快恢复,当前,韩国产能利用率恢复至疫情前水平,5月前20日韩国出口同比53.3%。

原材料涨价、汇率、运费三重打击下,中国新出口订单连续下滑

国家对小微企业加大扶持

对于小企业来说,出厂价格与购进价格差值持续扩大,而小型企业集中在下游、行业分散,成本传导能力差,对利润挤压最为明显。

此外,小型企业出口占比较高,本月新出口订单下滑对小型企业经营造成压力。而且,疫后小型企业恢复基础本就不牢固。

5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和发展:

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措施。加大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的普惠金融力度,引导扩大信用贷款、首贷、中长期贷款、无还本续贷业务规模,推广随借随还贷款。

研究将商业汇票承兑期限由1年缩短至6个月,减轻企业占款压力。

支持大型企业搭建重点行业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用市场化办法引导供应链上下游稳定原材料供应和产销配套协作,做好保供稳价。

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支持各地按规定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给予稳岗就业补贴。督促引导平台降低过高收费、抽成及新商户佣金和推介费比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汇率   原材料   订单   美国   疫情   供需   产能   产业链   缺口   中国   个体工商户   运费   经济体   成本   指数   压力   时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