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影后阮玲玉,香消玉殒岂止遇人不淑,两封遗书揭露真相

作者:婉好

一代影后阮玲玉,香消玉殒岂止遇人不淑,两封遗书揭露真相

忧伤童年

1910年4月26日,上海浦东亚细亚油栈的普通工人,祖籍广东的阮用荣与妻子何阿英结婚四年后,诞下一女,女孩粉雕玉琢,一双大大的丹凤眼扑闪扑闪,很是惹人喜爱,阮用荣视如命根。取乳名凤根,一家三口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夫妻俩对宝贝女儿疼爱有加。

阮用荣做苦力,收入微薄,省吃俭用,饥肠辘辘也舍不得花钱,宁愿饿着肚子也要满足女儿的小心愿。为了给女儿买她喜欢的小玩具喜欢吃的点心他不辞辛苦步行十几里买回,心里美滋滋的,父爱如山,每天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坐在自家门槛的女儿,远远望见他瘦长的身影出现便欢快地跑来迎接,奶声奶气亲热地叫着爸爸,整天的劳累都烟消云散。他感到幸福和满足。天有不测风云,阮用荣操劳成疾,身体每况愈下,一天深夜拖着沉重身体回家全身无力栽倒在屋前的积水里,手里紧握着小纸包。里面装着对彩珠小耳环。他想女儿戴着一定很漂亮一定会喜欢,当晚,阮用荣离世了,这样的美好日子戛然而止。小凤根每天却在等待父亲归来,但父亲永远都无法回来看她了,幼小的心灵被现实的无情地推残,失去父亲的悲伤笼罩着她,她变得沉默,内向,敏感,自卑。


一代影后阮玲玉,香消玉殒岂止遇人不淑,两封遗书揭露真相

小凤根与妈妈相依为命,迫于生计,妈妈只好去做女佣贴补家用。妈妈是有想法的女子希望女儿能读书。有文化有知识以后能过上好日子,不要再像她那样伺候别人。母亲省吃俭用把她送到私塾读书,学名叫“阮玉英”,后来想方设法拖自己的张姓东家让女儿进了崇德女校。

初遇


一代影后阮玲玉,香消玉殒岂止遇人不淑,两封遗书揭露真相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几岁的阮玉英如出水芙蓉般秀美可人,在崇德女校她少言寡语,但学习成绩优异,尤其喜爱表演悟性极高。

学校汇演,因为出色的表演她总能得到演女王的角色,但是那些不服气的女生总会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挖苦她是佣人的女儿,没有资格演女王。阮玉英非常难过,她只能默默承受所有的冷嘲热讽,每到周末有时间她就去妈妈那帮帮忙,闲来无事便在院子里望着天空发发呆,日子平静如水。日复一日。


一代影后阮玲玉,香消玉殒岂止遇人不淑,两封遗书揭露真相

那天,细雨如织,阮玉英准备返校,撑着油纸伞走在院子里,婀娜身姿轻盈体态总能让人驻足观望,她全然不觉徐徐前行,迎面走来一长袍男子,他戴着眼镜,斯文模样。眼前清新脱俗的女孩像磁铁般吸引了他,当阮玉英走出院子大门时,他还在怔怔望着她的背影若有所思。他是张家的四少爷张达民。张达民脑子里总浮现女孩的身影,小时候打过照面。长大了越发标致了。张达民朝思暮想,辗转反侧。他想到了何阿英。跑到何阿英干活的厨房套近乎,打听她的女儿的消息,他的用意何阿英心知肚明,想自己的女儿能被少爷看上,未尝不是件好事,心里也乐意凑合。张达民把阮玉英的喜好了如指掌。

碧空如洗的午后在昆山公园的那次邂逅,拉开了他们相识的序幕,后面那么多不期而遇,无数次巧合,让阮玉英觉得冥冥之中是苍天让他们相识相知,张达民恰如其分的投其所好,阮玉英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和慰藉。两个年轻人无话不谈,如胶似漆。当阮玉英知道张达民是张家的四少爷时,感到民第相差太远,她选择了退缩。她感到自卑。她没有胆量和勇气接受如此悬殊的爱。张母得知儿

一代影后阮玲玉,香消玉殒岂止遇人不淑,两封遗书揭露真相

子与自己佣人的女儿谈情说爱,极力反对。张母大发雷霆棒打鸳鸯,气急败坏把母女赶出了张家。

一代影后阮玲玉,香消玉殒岂止遇人不淑,两封遗书揭露真相


张达民顶着家庭的巨大压力,他知道只能依附家里才能过上体面的生活,不能与家里闹翻,他两头兼顾,一方面服从母亲与家里妥协,阳奉阴违地作些表面功夫,敷衍了事。一方面与阮玉英母女在外面租房居住。

这时阮玉英已结束学业赋闲在家,三个人的开销压在张达民的头上,他感到力不从心,他从小养尊处优,过着富贵荣华的生活,每天无所事事,寻花问柳,沉迷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现在开销骤减反而多了两人的用度,手头紧巴巴的。


一代影后阮玲玉,香消玉殒岂止遇人不淑,两封遗书揭露真相

好景不长,张达民有了怨言,对阮玉英母女态度急转直下。

他纨绔子弟的本性暴露无遗,游手好闲,夜不归宿花天酒地。张达民给家里人的生活费越来越少,阮玉英明显感到张达民简直变了个人陌生冷酷。伸手讨生活费的日子不好过,有时委屈得一个人偷偷抹泪。阮玉英思前想后她不能再依附别人生活她要出去工作。


一代影后阮玲玉,香消玉殒岂止遇人不淑,两封遗书揭露真相

恰逢其时,在一次家庭的聚会上,张达民的大哥张慧冲看到穿着旗袍风姿绰约的阮玉英,想起自己参股的电影公司正在招聘演员,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她让她去面试。张达民很开心,欣然陪着阮玉英去应聘。张达民觉得阮玉英这个名字太土,当演员应取个洋气的名字,八面玲珑,亭亭玉立。阮玲玉这个名字好听。阮玉英不置可否觉得现在还不是演员,到时在说搪塞过去。

导演卜万苍要阮玉英试戏,阮玉英演哭戏时,哭得梨花带雨楚楚可怜。演笑戏时,她梨涡浅笑,顾盼生烟。导演甚是满意。阮玉英顺利出演《挂名夫妻》的女主角,改艺名阮玲玉。


一代影后阮玲玉,香消玉殒岂止遇人不淑,两封遗书揭露真相

阮玲玉有了生活收入,先后迁居老靶子路和海宁路,主演了两部电影反响平平,张达民如前一样游手好闲,嗜赌如命,也不想去工作吃不了半点苦,手里的积蓄所剩无几,他只好向阮玲玉索要,他把阮玲玉当做摇钱树源源不断提供他吃喝玩乐的真金白银。阮玲玉好心劝慰他,像她演的电影的男主角一样能浪子回头,但次次都是失望。阮玲玉心灰意冷选择了逆来顺受。收养了母亲捡来的弃婴,取名小玉。

被黎民伟借走,在北平主演《故都春梦》,《野草闲花》,《自杀合同》,回到上海后出演《一剪梅》,《恋爱与义务》等,上映后反响强烈,迎来第一次事业高峰。

“一二八”事变,上海战局混乱,阮玲玉跟随黎民伟夫妻来到香港,在这里初识唐季珊,

一代影后阮玲玉,香消玉殒岂止遇人不淑,两封遗书揭露真相


香港,夜色迷离霓虹闪烁,联华老板娘林楚楚携阮玲玉共赴舞会,轻歌曼舞光影交错如梦似幻。阮玲玉曼妙身姿,优雅舞步成为舞池中一道靓丽风景,唐季珊悠然坐在二楼的包厢里俯视良久,他知道她叫阮玲玉,早闻其名,今天有幸一睹芳容。坐在唐季珊对面的女伴张织云,看他一直没有挪动视线,顺着他的视线往舞池望去,一阵心酸涌上心头。唐季珊借口联华老板娘来了下去照应下,便起身下楼。 看见唐季珊,林楚楚引着阮玲玉热情打招呼,并向阮玲玉介绍这是唐老板,联华的大股东。阮玲玉礼貌地颔首微笑。唐季珊绅士地伸出手握了握,清楚响亮叫了声阮玲玉小姐,久仰大名。这次照面没有过多交流。但彼此都有了印象。


一代影后阮玲玉,香消玉殒岂止遇人不淑,两封遗书揭露真相

四月回到上海,迁居余庆坊,主动请缨演《三个摩登女性》中的进步女性,投入到左翼电影风潮中,有口皆碑,事业再度迎来巅峰。张达民在福建务工,两人长居异地,阮玲玉清静了些,心里希望他别回来打扰这份静谧。

张达民得知阮玲玉搬家后,一直写信给她,阮玲玉很少开信箱,内容无非缺钱,要钱。她已对张达民失望之极,甚至有些厌恶,受进步思想的影响,阮玲玉不做逆来顺受。


一代影后阮玲玉,香消玉殒岂止遇人不淑,两封遗书揭露真相

唐季珊是茶商,身兼数职,因为有钱投资电影,与联华公司老板成为事业伙伴。 拍摄《城市之夜》唐季珊为摄制组提前订好房间,三天两头出现在片场,与片场人员打得火热。与阮玲玉交往次数自然多了,唐季珊情场老手,阅人无数,能把女人的心思琢磨透,总能投其所好,博取女人一笑俘获芳心。唐季珊谈吐不俗,生意经说得头头是道,一副商界精英的派头。阮玲玉对他有了几分好感。唐季珊费尽心思接近阮玲玉,嘘寒问暖。不久,唐季珊携上上等茶叶成为阮玲玉家里座上宾,阮玲玉明白他的用意,她已被一个男人伤得体无完肤。但她害怕重蹈覆辙。林楚楚也好言相劝。要她别走之前的弯路。

阮玲玉孤独无依,眼前这个男人的温柔体贴,信誓旦旦,无法抗拒。阮玲玉与唐季珊感情火速升温,出双入对,流连于上海的各大舞场,


一代影后阮玲玉,香消玉殒岂止遇人不淑,两封遗书揭露真相

小报记者大肆报道俩人的绯闻,阮玲玉在乎自己名誉,看到报纸气愤不已。唐季珊不愠不火顺水推舟道:那我们就住在一起吧。


1933年,阮玲玉与张达民在律师行答应每月一百元,二年为期付给张达民。阮玲玉只想与张达民一刀两断,答应了他的无理要求,办理分离手续。与唐季珊正式同居。唐季珊为阮玲玉在新闸路买了三层的小洋房,添置了高档家具。送给她成堆地首饰,感情慢慢淡去,唐季珊徙生诸多不满。阮玲玉太有主见,不能满足他的占有欲。阮玲玉电影一部接着一部拍,唐季珊严令阮玲玉每天要按时回家。自己却放任自流。

一代影后阮玲玉,香消玉殒岂止遇人不淑,两封遗书揭露真相


张织云被唐季珊抛弃后,心如刀割,得知唐季珊与阮玲玉好上了,写了劝诫信给阮玲玉,提醒她唐季珊不是良人,让阮玲玉三思,您以后就是现在的她云云。阮玲玉看了信,心情跌入冰窖。她感到恐慌和无助。看到唐季珊冷若冰霜的脸,害怕如她所说。张达民每月来领他那一百元津贴,阮玲玉看他无赖嘴脸,心情沉重,唐季珊觉得无赖是改不了本性。对阮玲玉给张达民钱颇有微词,两人渐行渐远,唐季珊对阮玲玉往日的关怀体贴,荡然无存。好几次,阮玲玉夜晚回家,唐季珊任凭她在门外声嘶力竭地恳求也不为所动,就是不开门,唐季珊的冷酷无情让阮玲玉伤心不已。

《神女》的惟妙惟肖出色表演迎来她电影事业的第二个高峰。


一代影后阮玲玉,香消玉殒岂止遇人不淑,两封遗书揭露真相


唐季珊经常单独出去,阮玲玉想知道他究竟去了哪里?几次欲言又止。这天晚上,阮玲玉看他独自出去,尾随其后,只见到走进舞厅,打情骂俏,始终相随的是她熟知的舞女梁赛珍。阮玲玉泪如雨下。想起了张织云的信,字字锥心。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张达民穷困潦倒,以当初阮玲玉把家挪了分共同财产为由索要四千元,一副贪得无厌的丑恶嘴脸,阮玲玉恼羞成怒。不久张达民状告唐季珊窃取财物,侵占衣饰,共值三千余元。唐季珊痛恨张达民损害了自己的名誉。状告张达民虚构事实,妨害名誉。两个男人间的连环诉讼让阮玲玉焦头烂额。


一代影后阮玲玉,香消玉殒岂止遇人不淑,两封遗书揭露真相

张达民已到了穷途末路,不承认与阮玲玉的分离契约以莫须有的罪名状告阮玲玉与唐季珊,并串通小报记者,正逢《新女性》风靡上海滩。阮玲玉接到了传票。

阮玲玉明白张达民无耻用心,她觉得前途渺茫,害怕闹得满城风雨,自己名誉扫地。

小报记者伺机行动,无中生有,造谣生事编造黑幕新闻。

1935年3月7日晚,阮玲玉与唐季珊参加联华同事的聚会回到家,唐季珊重重地扇了阮玲玉一记耳光,阮玲玉脸颊火辣辣的,捂着脸泪雨滂沱。走进厨房熬了一碗粥,她把安眠药放在粥里用勺子搅动,写完两封遗书,放下笔一口一口把粥送到嘴里。


一代影后阮玲玉,香消玉殒岂止遇人不淑,两封遗书揭露真相

唐季珊发现时把阮玲玉送到离家很远的医院错过了抢救时间。


1935年3月8日,一代影星阮玲玉的死讯传遍大街小巷。

唐季珊要挟阮玲玉母亲威逼她别乱讲话。找梁赛珍伪造了两封遗书,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矛头指向社会舆论和张达民。揭示阮玲玉之死只因人言可畏。

梁赛珍受不了良心的煎熬。联络了《思明商学报》的记者,提供两封真遗书,告之来龙去脉还原了真相。


一代影后阮玲玉,香消玉殒岂止遇人不淑,两封遗书揭露真相

一代影星阮玲玉事业辉煌之时香消玉殒。不仅仅遇人不淑,不分清红皂白的社会舆论推波助澜把柔弱女子逼上绝路。碧海青天孤影,黄土红颜薄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遗书   联华   香消玉殒   遇人不淑   小报   影后   少爷   母女   上海   名誉   真相   家里   母亲   女儿   日子   记者   事业   妈妈   时尚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