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走了 还记得那首儿时的记忆《乡愁》吗?

12月14日,台湾著名诗人、《乡愁》作者余光中先生在台湾高雄辞世,享年90岁。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一首《乡愁》在全球华人世界引发强烈共鸣。

余光中走了 还记得那首儿时的记忆《乡愁》吗?

提起余光中,几乎每个人都会想到这几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和我说,他喜欢诗歌里的典故。”福建永春余光中文学馆馆长周梁泉说,由于《乡愁》光芒太过耀眼,很容易遮盖余光中的其他创作。“如果一见面只和余光中先生聊《乡愁》,他会急。”

余光中走了 还记得那首儿时的记忆《乡愁》吗?

其母校南京大学、南京五中师生闻此噩耗,无不感到突然和沉痛。余光中籍贯福建永春,母亲是江苏人,1928年重阳节生于南京。1947年毕业于南京五中前身——南京青年会中学,同年进入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南京五中闻讯后第一时间向余光中的家属发电邮,致哀慰问。

余光中走了 还记得那首儿时的记忆《乡愁》吗?

余光中先生走得有些遗憾。他曾说:“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今天,诗人溘然长逝于海岛,长江黄河若有知,应会为他歌一曲。

余光中走了 还记得那首儿时的记忆《乡愁》吗?

1985年余老师到中山大学担任文学院院长,定居高雄后,认识了一位摄影师王庆华先生,他正是余老师游记笔下的“高岛”,在刚来到南台湾的前十年,就是高岛带着他上山下海。有天半夜两点,高岛接到院长打来的电话,他紧张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余老师却只是一直叫他到窗户外头看看,搞了半天,原来当时金星木星火星刚好连成一线,是观星最棒的时候。外表看似严肃的余老师,没想到也有如此浪漫的一面。

余光中走了 还记得那首儿时的记忆《乡愁》吗?

话说余老师到高雄三民国小听学生朗诵选辑在国小课本里的《雨落在高雄港上》,孩子们看见作者本人,各个兴奋的举手发问,其中一个小朋友问余老师从小到大没有改变的兴趣是什么?余老师幽默的回答:“吃饭,睡觉啊!”

余光中走了 还记得那首儿时的记忆《乡愁》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乡愁   永春   南京大学   国小   海岛   中山大学   溘然长逝   黄河   长江   福建   南京   儿时   院长   诗歌   母亲   记忆   老师   时尚   余光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