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的锦屏水街 || 贾红松


灵动的锦屏水街 || 贾红松

   (照片来自于网络)

锦屏水街蜿蜒在锦屏山脚下,灵动于宜阳县城南侧。

  这条东西走向的蛮腰小街,与山为邻,与水相偎,坐拥满目苍翠和一渠清水,古风古韵,长虽不足三千米,却是感知新船城悠远历史、触摸古寿安厚重积淀的一扇窗。

  水街里的水从洛河来,沿小街舒缓而去,纡绕了半个县城,再入洛河,然后扭头往东,蕴纳古都洛阳的朝云暮雨后,一路奔流,最终涌进了浩浩汤汤的黄河。

  锦屏山揖拱着水街,山虽不高,但浑拔雄健,叠嶂巍然,高低逶迤,像翠屏一样矗立。朝晖夕阴里,偶尔有一丝灵动的烟风抑或浅云,从青葱的林木和奇诡的山石中宥出,在高高低低的峦岭峁梁间缠绵。

  走在小街上,我的脚步很轻很轻,脚下是被千年文化熏陶过的土地,生怕一不小心就惊扰了哪位先贤的行吟,或者一不留神就打断了哪位智者的思绪。毕竟,这片土地上驻留过太多震古烁今的人物。

  “拖蓝染翠玉嵯峨,纵有王维画不过,草砌岭头青作绶,花填凹处锦成窝。”成化年进士出身的赵英,曾授任昌谷知县,他的这首《咏锦屏山》,已是文采斐然。但在众多染笔昌谷风物的倜傥雅士里,赵英算不上“大咖”。在历史风烟里,作为曾经的昌谷首善之地,唐朝的李贺、杜牧、白居易、元稹,北宋的邵雍、司马光,赵英之后的廉吏王邦瑞,都在这里留下了一篇篇美文佳作。

  “锦屏奇观”出自女皇武则天之手,如今被放大镌刻在香山峰上,遒劲有力的字体,成了网红“打卡”的最好背景。夕阳峰、左狮峰、双壁峰、文笔峰、栖云峰、书带峰、香山峰、玉柱峰、老人峰、烟霞峰、奎壁峰、桃花峰依次罗列在水街南侧,十二座山峰姿态不同,各领风骚。古今辉映的锦屏山,是这座豫西小城耀眼的地理标志,而锦屏水街,成了品味这座小城的绝佳去处。

  一块块青石牌被镶嵌在水街的石雕栏里。石牌上刻有历代名人吟诵昌谷的诗,这些灵动的文字让冰冷的石头忽然有了温度和灵魂,那些高贵或者桀骜的灵魂,也仿佛复活了一般。

  亲近水街,一定要细细看一眼河渠里的青荇。青荇像流苏一样优柔,蕴满了诗意,在水里静静漫溯。河渠上的双壁桥、香山桥倒映在水波里,与水街上的青砖黛瓦、盈盈绿植、夭夭繁花一道,共同构成了一帧帧靓丽的画面。

  府前坊、香山坊、新开坊连通着三条幽静的小巷。立于坊口,张望着巷内,我竟然憧憬和希冀着一场蒙蒙细雨了,那样,在锦屏山脚的水街小巷里,我也许会像戴望舒一样,恰逢一位撑着油纸伞的姑娘。

  锦屏水街的前身是一条逼仄僻巷。连着宜洛煤矿和李沟煤矿的窄轨铁路,与僻巷仅仅隔着一道河渠,拉煤的小火车一天到晚轰隆隆地驶过,飞扬的煤灰和哐哐当当的撞击声,曾经是小巷居民的梦魇。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后,煤矿关了,小火车停了。城关镇修了南环路,建了山脚公园,开放了锦屏湖游园,现在,又多了一条别具魅力的小街。

  一座座描檐画栋的硬脊斗拱下,是一扇扇暗红色的木门。木门内的人家临水而居,山色可瞻,水声潺潺,轻启朱门,出可享受美景,入则心清神宁,住在这里,该是何等的幸福啊!

  这篇文章发表在2021年10月21日《洛阳日报》洛浦版上,作者:贾红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锦屏   翠玉   先贤   灵动   僻巷   香山   河渠   洛阳   小街   木门   山脚   小巷   县城   小城   煤矿   时尚   贾红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