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衰老,是从逐渐沦为孩子随时调遣的小保姆开始的

说好了的,几个好姐妹要一同出去赏花,衣服、鞋子等都已经准备齐全,老邢却突然变了卦,说什么儿子家有事,去不成了。一问,竟然是孙子今天不想去幼儿园了,要她去给看一天。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那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呀,咱们几个好不容易约了一次,你和儿子媳妇好好商量一下,把孩子送走得了,别误了我们难得的一次相聚。老邢说,那是不可以的,在儿子和媳妇眼里,我的事没有大事,他们的事都比天还大。

大家听了集体沉默,也许是每个人都想到了自己曾经有过的经历。

记得六月份的一天,我正在班上工作,接到了女儿的电话:“妈你赶快过来一趟,我今天加班,四点半时去接孩子。”

我说:“一会儿我们要开会呢,去不了。”

“和领导请个假呗,你那老大岁数差不多就行了,还坐什么班?“

“不能随便请假呀,影响多不好。”

“行了,行了,别说了,我这忙着呢,四点半啊,别忘了。”

语气中满满的不容质疑、没得商量。想想也是,自己年龄大了,孩子正在奔事业的时候,还是自己请假,去帮助孩子吧。

由此,我不禁想起了我的老父亲。

老父亲也是在五六十岁的时候,正当壮年时期。我们这些孩子都长大了,几个大的哥哥姐姐也都成家立业了。特别清晰的印象是,那时正在学校当教师的姐姐家里盖房子,父亲的工作那叫一个忙,一会儿被呼唤着去和泥,一会儿被派去买零件,再一会儿又被叫去找人,整个一个人忙得脚不离地。到了晚上,大家都收工回家,他还要去空荡荡的房子场地去看护,一个人拿着一块塑料布,上面铺上一层破被褥,天当被地当床地一夜一夜地在那里睡觉。

我老母亲同样没有片刻休闲时间。

那个时候,大家都管我妈叫园长。三个姐姐、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家,总共八个孩子,都是我妈一手带大的。那时我妈上街,身后十分壮观,怀里抱着、手里牵着,身后还有跟着的;不但如此,哪个闺女儿子从外面回来,见面第一句话可能会是这样:“饿死我了,有什么吃的吗?”

我妈闻声下地:“哎呀,今天没有剩饭剩菜呀,我给你烙两个大饼子吧。”

那边催促到:“快点,快点,太饿了。”

那个时候,我的父母身体尚好,大概就是我这样的年纪,一切以儿女为中心,尽一切可能满足儿女的一切要求;那个时候,在儿女们的心中,自己的一切都很重要,父母的一切都排在后面,如果说父母重要的话,他们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对儿女的全方位服务。

那个时候,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每天只想到的是自己忙,想到的是自己在社会上、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常常忽略了父母个人的感受和身体承受能力。

现在,我也到了当年父母的年龄,也遇到了当年父母的境遇。

这个时候,我才开始不断反思,做儿女的,总是那么自私,其实许多事情明明可以自己去做,自己做了也并不是没有时间,为什么一定要去麻烦我们的父母呢?而做父母的,有些事情明明可以拒绝,也没有义务去毫无怨言地全方位奉献,可是,我们的父母为什么还是乐此不疲地听从儿女的调遣呢?

原来,在儿女的心目中,父母已经老了,他们只能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了,他们理所当然地成了家庭的保姆、社会的勤杂工。

做父母的,也在无形中承认了自己的衰老,他们心甘情愿地肩负起了帮忙的工作。

社会认知就是这么残酷,一切都在悄悄进行,角色在悄悄转换,潜移默化中,一代人正在崛起,一代人正在退出社会舞台。

于是,一代一代的父母,不断地成为儿女们随意调遣的“小保姆”。这样的角色有点残酷,说出来有点难以接受,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这说明我们做父母的还算年轻,还很有用。到了无人使唤、无人愿意问津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衰老和悲哀。

所以,我在这里想大声呼吁一下,天下做父母的,适当有一些拒绝,不要太宠溺你的孩子了,他们的事你永远也做不完;天下做儿女的,适当体谅、怜悯一些,不要太过分驱使你的父母了,他们正在一天天老去,属于他们的好时光会越来越少,为了不让自己后悔,为了父母多些健康的日子陪伴你,你们能自己做的事情还是尽量自己去做吧。

此刻,正在读这篇文字的同龄人,你们是不是和我有一样的经历和感受

人的衰老,是从逐渐沦为孩子随时调遣的小保姆开始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衰老   孩子   会儿   媳妇   儿女   重要性   身后   残酷   当年   儿子   姐姐   父母   事情   社会   时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