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毕业后咱们一起做网红


走,毕业后咱们一起做网红

走,毕业后咱们一起做网红


B站是什么?

它可以是一家企业、一种平台、一个社区、一次代表新生代的尝试,不同的人群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同样是大学生群体,北邮的同学或许倾向于视B站为通关前必须越过的反派,而距离北邮20余公里之外的中传学子,却更有可能将B站看成未来的合作对象。

走,毕业后咱们一起做网红

(B站回应北邮校招歧视)


走,毕业后咱们一起做网红

(MCN公司到中传开启校招)

开启校招的MCN机构不止青藤文化一家,他们布局的高校也不止中国传媒大学一个。这些主攻B站的MCN机构瞄准年轻群体,招徕应届毕业生进驻,因为“年轻人才最懂年轻人”。

某知名MCN一线员工舞鹤认为:“大学生风华正茂,可塑性强,年龄优势和由此带来的红利,这些都是颜值向机构优先考虑的。”

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应该不少,但能把这句口号喊给整个互联网世界听的人一定不多。在Papi酱经年累月的Slogan冲刷下,2021年的“网红”概念历经推移,越来越有着洗去偏见,成为职业生涯规划常规选择的趋势。攻关校招的MCN公司发力素人孵化计划,为求职毕业生带来的是阳关道,还是独木桥?


网红真的个个都红吗?


在观众眼里的网红,生活光鲜,打扮亮丽,每天不是去探店就是秀美图。日日都有新体验的外在表现,很容易让面临求职困境的年轻人心动。但智商税研究中心对话数位正在从事或曾经从事KOL职业的人之后却发现,情况并不如此。

B站UP主薇薇告诉智商税研究中心:“原来期待用一年连续的更新可以拥有至少一万粉丝,三年以内可以达到十万。目前的状况是,经过一年的努力之后粉丝只有一千,职业生涯已经志不在此了,更新的话就随缘吧。”

薇薇签约的公司也曾名噪一时,退潮后却踪迹渐消。

据公司前员工介绍,MCN机构质量参差,野蛮生长,广撒网多捞鱼的结果是孵化成功率近乎没有把握,公司的KOL培养项目也基本停滞。薇薇说,她不清楚具体情况如何,“没解约,也没提供援助,就自生自灭吧。”

卡思数据《2020抖音KOL生态研究》的报告显示,2019年增粉最快的Top30账号无一进入2020年的Top30涨粉榜单,去年能够重复登上快速增粉榜单的账号少于35%,超8成账号“红”不过3个月。红人生命周期的缩短,意味着孵化成功率的降低和盈利可能性的下调,这些压力摞在MCN机构头上,也分摊给KOL个人。

走,毕业后咱们一起做网红

(卡思数据)

青藤文化曾表明,素人账号在B站孵化成熟的成功率大约为5%。为了培养这个账号,公司需要投放10万的流量成本,这还不包括才艺培训、拍摄器械、剪辑制作、协助人员等支出。为此,素人账号需要在3个月内达到10万粉丝。

孵化成功还只是长征第一步,流量转化是红人们需要面临的下一道关卡,在这过程中他们进行的工作大多仍是单调重复——因数据困扰,为变现烦忧。

与MCN机构合作是风险活,舞鹤提到:“自己能做起来的毕竟是少数,想要成为网红的话还需要选择良心机构签约,社会是个大染缸,成为红人后需要面对的太多。”

已签约成为KOL两年的Rose说:“如果可以,最好不要在没有基础的时候让KOL占据生活的全部。网络世界的烦恼太多,只有不够在乎,才能放得下。”


风光后的一地鸡毛


“如今颜值当道,再想通过外表去获得流量是很难的一件事。身边那些通过夸张途径吸引大众视线的KOL依然存在,但都无法长久。”Rose告诉智商税研究中心。

卡思数据《2020抖音KOL生态研究》报告指出,颜值、音乐、情感、美妆、舞蹈类在Top500账号占比下滑,拥挤的赛道和观众对创新的要求都是原因之一。《B站UP主价值研究报告》也显示,年轻人对专业内容和剪辑精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走,毕业后咱们一起做网红

(B站UP主价值研究报告)

单个垂类的突围变得困难,意味着复合型人才和综合性竞争力的重要度在提升,与公司和平台的生态磨合也非易事,这对应届毕业生来说并不容易达到。

成为UP主的两年里,薇薇印象最深的是曾经以为需要全靠实力挣来的流量和数据,其实都可以靠“钞能力”解决。Rose则表示,认真努力拍的旅游视频一直不温不火,去年疫情严重时刚好在国外留学,拍了一些关于国外疫情的视频。在那个视频里,因为留学生身份被人骂,获得了几十万点击率,让人哭笑不得。

KOL这一行的不可控因素太多,IMS(天下秀)旗下IMSOCIAL红人加速器厂牌负责人认为:“也许会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是简单的复制粘贴。看起来似乎门槛不高,但进来了就知道,也许只是走到了井底。”

舞鹤告诉智商税研究中心,红人想红确实难度不小,家大业大的公司也不一定能全身而退,“涨粉、接单赚钱后想要单飞,和MCN闹分家的案例也不少。”

走,毕业后咱们一起做网红

(MCN公司风险)

年轻人们带着美好梦想踏入KOL这条河流,满怀期待的他们,却有很多会在冲动尝试后选择退出。四川电影学院的繁繁表示,艺术类院校的同学们通常比较愿意尝试成为KOL,她自己也短暂签约过MCN公司,但后来不好做就没做了。“同学里也出过几个抖音网红,现在差不多都不干了,有的偶尔做做直播吧,可能还是不想放弃挣钱的路子。”繁繁说。


差异优于一切


高颜值、高学历、高收入都只是形容网红这个职业的单一指标,观其全貌,差异化才是打通市场的灵丹妙药。

在智商税研究中心与KOL接触的过程中,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KOL”。

IMSOCIAL红人加速器厂牌负责人指出:“我们选择红人的时候,最看重的是红人的综合能力,特别是他所能产出具有明显特色的优质内容的能力。优质内容的产出,是每一个自媒体人最内核和本质的东西。”

应届毕业生的职业选择是自由没错,但这份自由不是无边无际,而需要基于对自我的评估,对未来的考量。

舞鹤提示:“机构多了,给人的选择自然也多。但新建立的机构不完善的地方很多,学生加入前也需要有鉴别能力,一时头昏脑热的也不少,加入机构并不都会火。我相信大多数签约后的都会是最底层小主播、小达人。金字塔型的结构,在很多领域也都适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都会   厂牌   红人   成功率   智商   研究中心   账号   流量   粉丝   生态   能力   机构   年轻   数据   时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