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部电影,反映一段真实,《青少年哪吒》中,我们的飘泊浮沉感

当蔡明亮导演在街头遇到了没考上大学的重考生李康生,以他的故事为构架,拍出了这部片《青少年哪吒》,此后蔡明亮的多部电影中,都可以看见李康生的身影。

八零年代初,这部电影与徐小明的《少年吔,安啦!》,都表现出新人类与都市人群的飘泊浮沉感,是属于一代新人类的故事。

这群新人类如今大多也是社会的中间分子,电影中的小康是大学重考生,在台北车站南阳街附近上补习班,却把父亲给的补习费全部花掉,在街头游荡。

用一部电影,反映一段真实,《青少年哪吒》中,我们的飘泊浮沉感

他的游荡看起来没什么坏心眼,不是什么小混混,但是却是一种不知生命该走向何处的存在,在电子游乐场、电话交友间流连。

这样的现象,其实也是青少年普遍的心理现象,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找不到意义,一种意义的匮乏感,在校被升学读书与考试所压迫,在家被父母给约束与管控。

青少年正在成长与独立的阶段,但这个年纪的人,却无法为自己做出任何有效的决定。在大人和社会的眼中,青少年是无法替自己的人生做决定的,任何决定都容易被粘贴「不成熟」的标签。

用一部电影,反映一段真实,《青少年哪吒》中,我们的飘泊浮沉感

片头以小康钉死圆规上的蟑螂开始,钉死、无法逃离,被丢向窗外,却又黏在窗上赶不走。片中所有青少年主角的命运,正如同这只想逃离无法成功的蟑螂,任人摆布。

阿泽公寓那个总是在四楼开门,却又无人等待的电梯,形成一种无人知晓的诡异惯性,满腹疑问没有出口,只有日复一日的重复,无可解决。

用一部电影,反映一段真实,《青少年哪吒》中,我们的飘泊浮沉感

阿泽(陈昭荣饰)爱上了哥哥的女友阿桂(王渝文饰),阿泽和阿彬以偷窃电动玩具店的主板、撬开零钱筒维生,成日飚车、打电动,正表现了新时代新人类仿徨迷失不知生命该走向何方的特点

用一部电影,反映一段真实,《青少年哪吒》中,我们的飘泊浮沉感

阿桂在冰宫打工,冰宫也是现在小孩不知道的地方了,在电影里可以重温这个怀旧场景,西门町的场景、马路上未戴安全帽的骑士、笨重的大公交、西门町的电话交友(这到现在还有),反映出老台北的年轻人回忆。

与《河流》一样,蔡明亮导演善用水的隐喻。阿泽家不断从厨房水管冒出的水,在阿彬受重伤时,甚至蔓延到卧室。

用一部电影,反映一段真实,《青少年哪吒》中,我们的飘泊浮沉感

堵塞而不通的水管,如同他那混沌的岁月,不知该如何排遣情绪,不知如何面对人生中各种难解的问题,无论是生存,或是爱情。当他越选择用粗暴而直接的方式去解决时,越得不到效果,他在水管塞满抹布,水却还是溢出。

用一部电影,反映一段真实,《青少年哪吒》中,我们的飘泊浮沉感

他砸坏了小康父亲的后视镜,只因为被小康父亲按喇叭,冲动而血气方刚,片中呈现出其中一种青少年的特性,然而这样的行为也得到了报应,后来小康尾随阿泽,把他的车弄到近乎报废。

与《河流》相比,这部片的重点不放在家庭关系的疏离,更聚焦在父子之间的疏离,及青少年的心理、生活。小康父亲得知他把钱领出,整日闲晃不回家时,把他赶出家门,但最后父亲仍有把家门打开的画面,为这段父子关系留下了出路。

用一部电影,反映一段真实,《青少年哪吒》中,我们的飘泊浮沉感

在电影中,我们看见一个想对儿子好,却不了解儿子心思的父亲。也看见了一个想对父亲好,却不了解父亲担忧的儿子。这是社会的一个现实写照。

青少年心事、都市人群的浮沉与疏离,忧郁愤懑无处宣发,在偌大的城市中找不到栖身之所。小康、阿泽这两个主角彼此对照,呈现出一代都市的新样貌,而这个样貌至今仍存在着。

谢谢观赏,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哪吒   青少年   电影   台北   样貌   西门   蟑螂   水管   片中   小康   新人类   儿子   父亲   真实   社会   时尚   都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