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忽悠”无法做好文旅IP,那些害死景区的“奇妙创意”

靠“忽悠”无法做好文旅IP,那些害死景区的“奇妙创意”

文旅融合需要创意,但不能天马行空、任性而为。

随着城市超级IP炙手可热,不少城市在景区开发上都积极融入IP,这也对文旅项目的创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言必称创意的时代,“奇妙创意”俨然成了忽悠代名词,害死不少景区。

正如城市超级IP是对城市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任何创意脱离了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民俗风情、特色特产都是“做业务”,不过是一单生意。奇妙点子、奇妙业态、奇妙案例,这些带着高帽子的创意让景区晕头转向。

大创意,吹得大景区死得快!

脚踏实地,生长创意,才能打造景区IP的长久生命力!


奇妙点子

互联网时代,奇妙点子满天飞。

隔屏不见人,吹死牛不上税,大师的“金点子”营运而生。景区IP需要创意和想象,但拒绝不能变现的臆想。如果没有对景区的深入了解和对行业的驾熟就轻,灵光一闪的“点子”很可能就是异想天开,美好却不能实现。外行呓语,专家狂想,领导嗜好,金点子点坏景区。

◆外行呓语

外行呓语,想想美好。

理想和现实有差距,实操和理论更有差距。不深入景区,凭想象的点子很难实现。有句话叫“站着说话不腰疼”,就是指不懂景区运行规律的外行呓语者。言必称创意,身不能践行,总想找“神仙大师”化腐朽为神奇,结果是“景区本钱”出脱!

难以实施的点子是“幌子”,变着花样祸害景区!

◆专家狂想

思绪奔放,专家狂想。

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景区观览隔着一条河——工程技术与成本管控和现实有巨大差距。理论上说,所有能想到的都能实现,只是需要前置条件。远大设想需要符合社会需求,现实发展需要考量投产效益,没目标的狂想就是不着边际的乱想。始既乱,终必弃。

虚拟现实,狂想消费。大众旅游,景区为根。

◆领导嗜好

领导嗜好,景区风向。

能跟随市场节奏的决策者少,凭经历经验和个人喜好“出点子”的多。有景区从业者笑言“领导喜欢的市场都不买账”,话语过激却不无道理。

心动,念动,市场不动。决策有误,点子走偏。

创意源于生活,高于现实语境。

不切实际的“点子创意”折射出专业知识的匮乏和管理机制的僵化。外行凭感觉决策,专家随思绪遐想,领导凭喜好创意,大量“不靠谱点子”从各个角落蹦出。东一点西一点,指指点点不检点,景区成了“霉斑点”,有气无力苟延喘。

“金点子”不是创意好,是能“点石成金”!没有成效的点子,是“乱点鸳鸯谱”!

靠“忽悠”无法做好文旅IP,那些害死景区的“奇妙创意”


奇妙业态

“奇妙”业态,故弄玄虚。

新奇特异是景区的“固有属性”而不是创意要素,不能凭空“嫁接”。如果没有适生环境和成长土壤以及消费市场,“奇妙业态”就会变成莫名其妙笑话。在旅游界,穿越艺术满天飞,前沿科技邦邦响,世界产品比比是。只可惜,这些奇妙业态都活不长久!

好看不好吃,稀奇图一时。博眼球,搞噱头,景区亏钱在心头。

◆穿越艺术

穿越艺术,雾里看花。

看不真切的穿越艺术贩卖出去是美,留作自用是蠢。无论穿越到哪里,终究是要回到景区现实。基于游客需要和景区客观条件的穿越能产生效益,这个才是有意义的“穿越古今”。时空错乱,穿越无度,看似眼花缭乱的表演没游客买单,自己把玩的业态就是自欺欺人。

自在表演,带动市场。万千人设,意趣相投!

◆前沿科技

假道前沿科技,故作神秘糊弄。

没见过的东西总会让人敬畏,心生悬疑。景区玩高科技大创意,不但特别烧钱,关键是还没效益,大把的钱烧得不明不白。景区玩前沿,极易成为忽悠试验品或高额代价买单者。

未到前沿玩前沿,景区只是试验田。看似华丽,实则无益。

◆世界产品

世界产品,虚假浮夸。

旅游运作忌讳言必称世界级、国内一流。选择什么产品和服务,性价比高是第一考量因素。适合的才是好的,不能创造效益,世界产品成废品!

世界级产品不是自封的,是要活得久、能赚钱的,赚得多的!

奇妙业态,压垮景区。

玩得稀奇古怪,就是收益难看。可望不可即的“穿越艺术”,恢弘酷炫的“前沿科技”,以及出身名门的“世界产品”和“专业服务”,让景区不堪重负!

奇妙无奇效,景区当头炮。自身不匹配,越大越受累。


奇妙案例

奇妙案例,误导景区。

成功景区巅峰时刻的华彩靓丽,源于十年如一日的匠心独运。大师们津津乐道成功案例,大谈别人项目的精彩和构思奇巧,貌似可以原封不动的搬回去,就是想让别人为他们所谓的“传播智慧”买单。区域案例、标杆案例、经典案例,这些案例被大师们逐一解析,暗示那些准备“触旅”的决策者依样画葫芦,会有收获。案例不可靠,“奇妙”变“不妙”!

拥有自主的思想和灵魂,景区才能由“奇妙”变“绝妙”!

◆区域案例

区域案例,容易说事。

区域型景区,看着美好又能触摸得到,接地气容易让人信服。别人的客观条件和地理环境与正打造的景区差不多,甚至还没那美好,把它原封不动的照搬照抄复制过来不就省事了吗?显性的东西看得到,隐性的东西摸不着,拾人牙慧的“拿来主义”结果“水土不服”。区域案例具有特定环境的适生性,换个地方结果就不一样。

案例是好,土壤稀缺。物候天象,风土民俗,以及市场环境,离开了就是别样天。

◆标杆案例

标杆案例,行业楷模。

用标杆举例,无可辩驳。拈花湾成为现象级景区,从前端设计到产品打磨,从服务流程到宣传推广,哪一个环节都是可圈可点。研究拈花湾,梦想成为拈花湾,直到拈花湾陷入经营困境了,也没有哪一个景区模仿成“拈花湾第二”!标杆有危机,某方城仍在拿其吹嘘。

行业标杆,时代造就。世易时移,难以复制。

◆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千古传承。

当轻井泽风靡世界的时候,“旅游游学”瞄准了这块宝地。轻井泽产品、轻井泽模式、轻井泽理念,让那些想跨入或正在跨入旅游行业的“富豪大佬”和“重要决策人”眼前一亮——那就是想要的明天。经典继续,案例无望。学过的,看过的,有的忘了自己,成了四不像。

经典景区,风云际会。大运好运,宠儿必备

奇妙案例,别人故事。

好景区就是打磨“大自然艺术品”,需要巨大付出且思路与方法得当,蛮干瞎干都是白干。区域案例照搬,标杆案例照学,经典案例照划,与景区情况不搭,立得越高摔得越惨。

千好万好,景区自好。学人成功,不如用功。自己不努力,越学越害人。

靠“忽悠”无法做好文旅IP,那些害死景区的“奇妙创意”


结语

根基浅,无创意。脱离现实,难以落地。奇奇怪怪创意多,害死景区又瞎忙。

投机取巧的“奇妙创意”废掉景区。活神仙的“奇妙点子”,神秘人的“奇妙业态”,大师们的“奇妙案例”,无不暗示做景区IP有捷径。现实情况却是,好的景区IP是用脑力+体力辛辛苦苦干出来的。没有脚踏实地的工匠精神,想通过“惊天创意”让景区一夜巨变,痴人说梦。

注:本文图文来源于旅海泛舟(gh_2fdaa92ef826),如侵犯您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创意   景区   奇妙   标杆   呓语   外行   狂想   点子   现实   区域   案例   领导   艺术   经典   时尚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