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爱人民,大家爱李白,可见人民并不靠谱

说起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就不能不提唐诗。唐朝诗坛群星灿烂,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李白和杜甫。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二者风格不同,可不可以比较高下呢,既然都是诗人,还是可以分析比较的。

在分析李白杜甫之前,还是要看一看唐朝诗人的诗歌圈子。虽然,唐朝时没有作家协会,也没有诗歌协会这样的团体,但诗人还是有各种关系和联系,形成诗歌圈子,然后互粉,还是没问题的。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李白很早就诗名满天下,而杜甫呢,虽然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也是著名诗人,但对于杜甫在诗坛上提升名气实在没有产生什么影响,虽然杜甫也算是早慧儿童,“七岁即思壮,开口咏凤凰”,虽然杜甫在24岁时就写了《望岳》这样的著名诗篇,很抱歉,当时的人们并不欣赏杜甫的诗歌,杜甫一直默默无闻,虽然,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那又怎么样?还是“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叩富儿门 ,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在这种情况下,杜甫就对李白很仰慕名,可以说,杜甫就是李白的铁粉。

杜甫爱人民,大家爱李白,可见人民并不靠谱

《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冬日有怀李白》: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做梦都想李白,《梦李白》: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在杜甫的心目中,李白是如此的才华横溢,是如此的天下无敌,《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赠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即使是李白后来参与了永王叛乱,要被判死刑的时候,杜甫还是义无反顾地站出来替李白辩护,《不见》: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杜甫是李白是铁粉,是如此的追慕李白,前前后后写过几十诗来思李白怀李白,对李白予以最高的赞赏。

可是,李白对杜甫的情感态度又如何呢?李白也回应过杜甫,但情感呢,就比较淡。李白写给杜甫的诗,总共只有五首,《沙丘城下寄杜甫》: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沙丘城下寄杜甫》: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戏赠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其中一首,到底是写给杜甫还是给范某,说不清楚。而且,这四首诗,还有三首是在写酒,也没有一句对杜甫赞美的话。《戏赠杜甫》还在开杜甫的玩笑。李白对杜甫这个铁粉,实在是有些对不住了。

李白最仰慕的人呢,是孟浩然。李白在28岁那年,游历江夏,也就是现在的武汉市,结识了孟浩然,就对孟浩然的诗才大为折服,李白《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你看,李白夸孟浩然到了“高山仰止”的地步。李白还写过《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那是写得情真意切啊。顺带连黄鹤楼都名气增添不少。

视频加载中...

可是,孟浩然呢,对李白的热情,也是表现得比较冷淡。孟浩然最爱王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孟浩然希望王维能够引荐自己,让自己有机会当官。别看孟浩然写山水田园诗,一副淡泊归隐的作派,其实,孟浩然内心非常热切地想当官,想当官怎么办呢,科举考试又考不上,那就只有求人推荐,希望有人赏识自己的才华了。这个赏识的人,如果是皇帝,那就最好不过了。而王维,就有这本事,能够把孟浩然介绍给皇帝。

王维还真把孟浩然引荐给了唐玄宗,只是孟浩然在玄宗面前念了一首诗,其中“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把玄宗给惹恼火了。领导心,海底针,孟浩然没有猜准,白白错失了一个大好机会。

虽然,王维没有帮到孟浩然的忙,这也不能怪王维,只能怪孟浩然自己运气不好。因此,孟浩然对王维好,是王维的铁粉。而李白嘛,君子之交淡如水,纯真归纯真,但在现实利益面前,还是要让路的。淡泊的孟浩然,却是如此的现实。

回到主题,来比较李白与杜甫。

前面说过,杜甫猛烈的追慕李白,但李白的反应有些冷淡,也不是说李白无情无义,实在是李白与杜甫的性情差异太大。李白的诗清新飘逸,杜甫的诗厚重沉郁。李白为诗仙,李白的诗,确产有一股仙气,而杜甫为诗圣,杜甫的诗能映民间疾苦。

李白与杜甫,语言风格就不一样。人们常拿相似内容题材的李白《渡荆门送别》和杜甫《旅夜书怀》来比较:

李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这语言风格有明显差别。后来清朝的洪亮吉评论说,李白写诗,像不沾纸,就是飘逸了;而杜甫写诗,像力透纸背,那就是厚重。

再比较李白与杜甫的才学。这个才学两字,要分开来说,才更多指天赋,也就是常说的天才,学指学养,也就是读了多少书,读了什么书。

要说写诗的天分,显然李白比杜甫更高,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评价说:少陵诗法如孙吴,太白诗法如李广。李白就是天才型的诗人,诗风潇洒,不那么讲究法度。杜甫的诗,法度森严,节制规整,但论才气显然不如李白。

要比较李白与杜甫的学问读书,当然两人都读了不少书,都有学问,但杜甫的学问要比李白更好。李白基本上就是读了两本书,一本是《楚辞》一本是《史记》,再多一点,就是古乐府。杜甫的学养,则是来源于六经、《汉书》、《文选》。显然,杜甫的学问比李白更深厚。顺带说一句,读书少的是孟浩然。因此,苏轼说孟浩然有才华没材料。

总体来说,李白的才压过杜甫,而杜甫的学则胜过李白。二人基本打个平手吧。

因为李白的诗以才气取胜,李白的诗有飘飘仙气,而杜甫的诗以学养取胜,杜甫的诗法度森严,因此,李白的诗不可学,才气基本上靠天赋,是学不来的。而杜甫的诗就可以学,杜甫诗中的锤炼,技巧,结构,都可以学。

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说杜甫就是一座大江上的水坝,上游所有的水都归集到他那里去,下游所有的水都从他那里流出来。后来的诗人,基本上都在学杜甫,白居易、韩愈、杜牧、李商隐,在学杜甫,苏轼、黄庭坚、王安石、陆游、辛弃疾也在学杜甫。后来,明代、清代,诗人写诗,还在学杜甫。

要说李白与杜甫的诗歌强项弱项,李白写得最好的是七言绝句,朝辞白帝彩云间、日照香炉生紫烟、孤帆远影碧空尽,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七言古诗也写得极好,《蜀道难》、《将进酒》等,那是千古传颂的名篇。杜甫,则是七言律诗、五言律诗写得最好,可以说,律诗的规矩,就是到杜甫这里,才完全建立起来。相对来说,杜甫的绝句偏弱,当然也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之类的,但总体上来说,杜甫的绝句,跟李白相比,要差很多。李白也能写律诗,但跟杜甫还是无法比。

李白杜甫就诗歌的体裁方面来说,只能说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最后要重点说一说李白与杜甫受人喜爱的程度。

如果要是投票选举的话,那李白要远远高于杜甫。也就是说,李白的诗是大众化的,杜甫的诗是精英化的,要是从人数的角度,喜欢李白的人,要远远多于喜欢杜甫的人。

比如,写忧愁,李白写“抽刀断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们感觉,好像是写到自己的心坎上了,喜欢得不得了。其实,愁什么呢,可能是失恋了,也可能是吃饱了撑的。同样是写忧愁,杜甫写“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就要深沉得多,可是,因为太深沉了,感觉这深沉的忧愁,好像跟自己无关,也就不能唤起自己的情感呼应。

比如,写月夜。

李白《月下独酌》:

视频加载中...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人们觉得,李白的诗,贴近自己的生活,是在替自己的代言。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视频加载中...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人们觉得,杜甫的诗,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这诗的内容跟自己的生活好像没有什么关联。

事实上,杜甫才是人民诗人,杜甫的诗,反映民间疾苦,为人民的苦难奔走呼号。不要说杜诗中的《三吏》《三别》,就是杜甫发那一声呐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到今天还有震撼力吧。

杜甫为诗圣,杜甫是替人民说话的,杜甫是人民诗人,杜甫爱人民,那又怎么样?人民不爱杜甫,人民爱李白。

杜甫爱人民,人民爱李白,这是很令人感慨的事。就其实质而言,李白是网红,深受人民喜爱。而杜甫是公知,忧国忧民,可是人民并不喜欢公知,而是喜欢网红。

比如,现在人们喜欢明星,追捧明星,我记得一次,好像是杨幂,在微博上就发了一个“哦”字,好家伙,收获了上百万的点赞。你说,这个“哦”字,内容很丰富,含义很深刻,可是,人们就是喜欢,挡不住啊。你什么时候看到明星会替老百姓讲话吗?没有吧。在明星眼里,这些痴迷的粉丝,就是他们收割的韭菜。那又怎么样?人们依然喜欢明星。

可是,那些公知呢,他们忧国忧民,替老百姓大声疾呼,征地拆迁啊,城管打人啊,冤假错案啊,哪里有不公正不公平,公知就要站出来反击。公知替老百姓说话,可是,老百姓会站在公知一边吗?不会。有时,还要大骂公知,什么恨国党之类。

比如,武汉疫情期间,有一个女人的父母感染新冠又进不了医院,急得不行,就拿个锅当锣,天天在阳台上敲,这事,武汉的作家方方写出来,发布在网络上,方方的文字,在网络上影响力不小,问题很快解决了。可是,就是这个女人,在疫情过后,当记者去采访她,她竟然对记者说了很多骂方方的话,说方方卖国啊,说方方给美国递刀子啊。

如果放到现在,杜甫的忧国忧民,就是负能量,《三吏》《三别》之类,就是吃党饭砸党锅,杜甫也要归于恨国党之列。

在我们的印象中,杜甫经历过安史之乱,李白也好像没有经历过安史之乱。李白是没有经历过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战火影响区域是北方,李白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后,跑到南方躲避战火了,先是在湖北、江苏、浙江一带游山玩水,然后到江西庐山隐居。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对于像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公知,就是选择忽视。他们要选择当李白的粉丝。因为,李白更契合人民的岁月静好。尽管外面烽火连天,人们还是更喜欢李白的岁月静好。网红李白就是这样让人喜爱。就像疫情期间,尽管到处封城封村封小区,人们困居家中,还是要表现自己的岁月静好。

当然,李白是不会跟人民穿一条裤子的,尽管人们如此爱李白,但李白还是不把人民放眼里。就像人们追慕明星,但明星不把人们放在眼里一样。

比如,李白《古朗月行》:

视频加载中...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这首诗,很多小孩子都能背,内容好象很浅显。如果我问,李白家里有钱吗?估计有人会觉得不好回答。其实,这首诗就说明了李白家里有钱,这首诗就是李白在炫富。何以见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如果是我家的小孩,只能把月亮比作大脸盆,不会把月亮“呼作白玉盘”,因为我家只有大脸盆,还是塑料的,我家没有白玉盘,我家的小孩,从来没有见过白玉盘,肯定不可能把月亮“呼作白玉盘”。

李白不仅会炫富,还会装酷。李白是个文人,却常常要带把剑在身上,一副仗剑走天涯的模样。这个形象就很酷,受人喜爱。

李白《侠客行》:

视频加载中...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

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霸气,很能让人热血沸腾,太让人喜爱了。

李白这个网红,确实具备很丰富的网红要素,人民爱李白,是很有道理的。

然而,杜甫的诗,厚重深沉,当我们经历了人生的沧桑之后,总会在人生的某一个路口,遇到上杜甫的诗,能够体会到杜诗的感人至深。

杜甫《赠卫八处士》:

视频加载中...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杜甫是如此的深爱人民,杜甫的诗又是如此的感人至深,可是,人们偏偏喜欢去戏谑杜甫,年少轻狂啊。

视频加载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杜甫   李白   白首   诗圣   学养   律诗   铁粉   安史之乱   法度   忧国忧民   诗人   诗歌   明星   喜欢   时尚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