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养殖稻田螃蟹,无成本一年净赚二十五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拥有特别特别大的国土面积,并且拥有特别富足的农业产业。但是我们国家仍然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因为我得相当巨多的人口。我们这样的国土面积,在我们这种庞大的人口面前显得非常的渺小,根本不够我们平均每个人分配。并且在我们的国土面积上,还有着很多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例如海拔特别高的青藏高原,那里的人口就相对来说比较稀少。并且我们还有着很多的无人区和沙漠地带,这些地方也都不适合人类的居住。

最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养殖稻田螃蟹,无成本一年净赚二十五

因此,极大地提高我们国家的土地利用率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而是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提供一个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好方法,那就是同时在这片土地上进行养殖业和农业的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动物,植物都适合在一起进行养殖。我们只能挑选一些生活习性相似的,并且他们可以互利共生的动植物进行集中的养殖。

最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养殖稻田螃蟹,无成本一年净赚二十五

今天小编给大家要介绍的就是养殖螃蟹和养殖水稻。我们大家都知道螃蟹喜欢呆在淤泥里面生活,而水稻正好可以提供给螃蟹这样的一个生存条件。而螃蟹每天排出体内的排泄物,正好可以成为水稻很好的肥料。所以这样看起来,这两种生物可以待在一起,互利共生,彼此能够给对方带来更适合彼此的生长的条件。

最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养殖稻田螃蟹,无成本一年净赚二十五


但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随随便便养殖就可以成功的,这也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并且你需要了解河蟹和水稻的习性,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的把这两种生物进行了结合,让他们彼此的产量都能达到最高,才能让你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养殖河蟹,首先我们要选择一块土地比较肥沃的稻田,这里一定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因为河蟹对他们的成长环境有着一定的要求,水质污染严重的地方河蟹是没有办法正常生活的,并且他们呆的稻田一定要有比较丰富的微生物,这样才能有利于这些螃蟹的食物的生长,例如蚯蚓等等。

最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养殖稻田螃蟹,无成本一年净赚二十五

并且我们养殖河蟹的这一片稻田要和其他的稻田有着一些区别,因为我们必须保证这些河蟹不会到处乱跑,也要保证这些河蟹的天敌不会来到池塘来干扰他们正常的生活。我们需要在稻田的周围用比较光滑的板子来把稻田围起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螃蟹的爬动。并且我们都知道螃蟹比较善于打洞,因此我们要把防护板深入到泥土下面十厘米左右的地方,才可以有效的防护螃蟹的逃跑。在我们要养殖河蟹的稻田里,我们应该提前一个月左右把稻田清理干净,然后把到钱放在阳光底下暴晒,在之后我们应该在稻田的最底部用石灰修切。这我这样我们才可以说已经做好了养殖稻田的准备,因为这样才能有效的保护稻田中的河蟹不会生病,保持它们生存环境的清洁健康。

最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养殖稻田螃蟹,无成本一年净赚二十五

我们放养河蟹的密度应该保持在没有抹2.5到5千克左右为最适合,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够给河蟹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生存空间,才能让他们自己繁殖更多的河蟹。你还可以在这个稻田里养殖一些小的鱼类,供给这些河蟹进行食用。虽然河蟹不需要我们进行投放食物他们就能依靠天然的稻田里的食物长大,但是这样的长大方式会非常非常的慢,我没有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利益,所以我们在养殖过程中,应该人工给这些河蟹投放一些食物,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河蟹的快速增长,才能提高我们的产量。

最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养殖稻田螃蟹,无成本一年净赚二十五

喂养这些河蟹的食物,也应该根据河蟹的大小来进行不同的投放,在河蟹比较小的时候,因为他们没法吃一些颗粒比较大的食物,因此我们只能每天给他投放一些豆浆,蛋黄等比较稀薄的食物,这样他们才可以成长起来。等到她们长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给他拖放一些例如动物尸体,谷物,草类等等的食物,这样才能提供这些河蟹正常生长的食物需求量。

最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养殖稻田螃蟹,无成本一年净赚二十五


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应该时刻注意河蟹的状况,防止它们在生长过程中逃出稻田,造成我们不必要的损失,并且我们要经常性的更换稻田里的水加才能保证河蟹的的生长环境一直适宜。这种养殖方法几乎没有成本,一年二十万左右很轻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稻田   利用率   螃蟹   青藏高原   土地   河蟹   水稻   水质   这样才能   生长   人口   食物   成本   国土面积   地方   国家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