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要说最近最受争议的电视剧,《上阳赋》一定榜上有名。

整部剧虽然制作精良、戏骨云集,却在刚开播时,遭到了网友疯狂吐槽:

38岁章子怡演15岁少女,36岁杨祐宁演19岁少年,65岁赵雅芝演40出头的长公主……这不是“全员装嫩”吗?

可偏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却有一个人,因为恰如其分的表现力,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认可。

这个人就是章子怡的“父皇”——于和伟。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于和伟是谁?

他是《军师联盟》里霸气的曹操,是《三国》里宽仁的刘备,是《楚汉传奇》里威严的秦始皇,也是《宠爱》里笨拙不擅表达的爸爸。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甚至因为同时演过刘备和曹操,江湖上现在都流传着一句话:

“今天下三分,于和伟独占其二。”

于和伟也因为入木三分的演技,被网友誉为“叔圈宝藏”。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成为“宝藏”之前,于和伟其实“水逆”得厉害,不仅因中考失利复读了1年,还在剧团跑了6年龙套。

但于和伟却特别感谢曾经的这段经历,甚至还“大言不惭”地说:

“不忘来时路,才能初心无悔。”

这样的他,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认识于和伟的人都知道,于和伟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

每次回家乡抚顺,他都要见一见亲人和朋友,聚会也几乎都是他请客;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因为惦记“儿时的味道”,他会去三哥的早餐铺,帮吆喝卖包子;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毕业多年,他一直和恩师保持联系,每次回去都大包小包地带礼物,甚至会在听到老师年迈迟缓的声音时,怅然泪下,自责最近怎么没多去探望他。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讲真,现在娱乐圈很难看到这样的明星了,不仅重感情,还满身的烟火气。

于和伟为什么如此“另类”呢?

这还得从他的成长经历说起。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1971年,于和伟出生在东北的一个贫苦家庭。

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于和伟从一出生,就备受哥哥姐姐们的宠爱。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然而,在那个并不富裕的年代,维持一家十几口人的生活谈何容易?

尤其是于和伟3岁那年,父亲过世,让这个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

为了补贴家用,母亲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卖红薯,哥哥也辍学去打工了。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于和伟,除了更加懂得生活的不易,也深深体会到了亲情的可贵。

“姐姐哥哥特别呵护我,我说我要吃茶叶蛋,就上来;我要喝豆腐脑,就端上来。”

守望相助的一家人,从不吝啬给予温暖和爱。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15岁那年,于和伟遇到了自己的恩师——吴红斌。

在吴老师身上,于和伟再次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

吴老师不仅体恤于和伟家庭困难,申请从自己的工资里扣他的学费,还很关心他的成长,课余时间常找他谈心、辅导功课。

有一天课间,于和伟突然收到了吴老师送的一张贺卡和一支钢笔。

他打开贺卡一看,只见里面写着几行字:

“于和伟,祝你生日快乐!努力学习,加油,争取考出好成绩。”

这让从来都过不起生日的于和伟,内心感动无比。

为了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他狠下功夫、刻苦学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很多年后,于和伟说:

“现在想想,我对老师的感情和依赖,是有对父亲的感情在里面的。”

当年老师送的钢笔和贺卡,他一直珍藏在身边。

迷茫的时候,拿来看看,想想那些曾经的温暖,想想得到过的鼓励,心里就充满了力量。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很多人都说于和伟是一个很重情义的人,这样的性情与其说是上个世纪大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如说是他从一次次“被爱”的感觉中,逐渐养成的。

这样的性情提醒着他,即使走得再远,也不要忘记来时的路。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专科毕业后,于和伟考进了抚顺话剧团,彻底圆了自己的演员梦想。

“演员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成为那个人,我喜欢这种状态,可以进入到别人的生活里。”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第一次进剧团拍戏,于和伟就栽了个大跟头。

因为没有经验,他紧张得不得了,不仅说台词满口大东北碴子味,而且整张脸都抖成了筛糠,十分滑稽。

一旁的导演看得火冒三丈,忍不住在吃饭的时候质问他:

“抚顺话剧团是专业团体,但你怎么这水平?!”

这让于和伟听得难堪极了,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他伸出筷子想夹菜,却被导演“啪”一把拍下:

“没说完你吃什么吃!这样吧,你说个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东北话平翘舌不分,这话于和伟哪讲得出来?

他拗脾气一上来,把筷子一丢,转身就走了。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被导演当众质疑,于和伟的内心肯定不好受。

整整好几天,他把自己锁起来,在心里不断问自己:

“我到底还想不想干这一行?”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既然这样,自己将来要怎么学习?想做什么?又想做到什么程度呢?

在对自己的不断“逼问”下,于和伟终于领悟到:一个人光有梦想还不够,还得有能力。

从那以后,于和伟开始随身带着一本《新华字典》,利用一切碎片时间去翻字典,纠正发音。

就这样整整花了1年的时间,于和伟终于纠正了自己的口音。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1992年,为了更加系统地学表演,于和伟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

没想到,刚上大一,他就因为演技稚嫩,常常受到老师批评。

于和伟再一次拿出了当初话剧团看《新华字典》的执拗。

他虚心接受老师对自己的批评,并不断反思,不断琢磨提升自己的演技。

“这一行竞争很激烈,挫折感会考量你的坚韧,锻炼你的成长,逼着你去思考。”

很快,从大二开始,于和伟的能力终于得到大家的认可,他也成了班里的优等生。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然而,尽管已经小有成绩,于和伟最念念不忘的,还是当初那个把自己骂得下不了台面的导演。

后来,通过从前的同事,他终于和这名导演见了一面,并说出了自己多年的感谢。

“我觉得这个人物的出现很重要,在那个重要的时期,他是推了我一把的人。

人要学会反思,要感谢那个曾经因为他让你获得更多人生经历的人。”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脱尽情尘消息在,芦花江上月明秋。

其实,从剧团小演员到成为专业演员,让他挂怀的事情,又何止这一件呢?

他不断回望,不断自省,只为更好地前行。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毕业后,于和伟加入了南京前线话剧团。

因为是被话剧团点名要去的,所以他踌躇满志,以为自己的“高光时刻”要来了。

可他哪里能想到,之后的6年,他一直在话剧团里耍大旗、跑龙套,一个重要角色都没演到。

更让他难受的是,很多时候,他4点钟化好妆去候场,不是被导演放鸽子,就是就被后期剪掉了。

每当这时,他只能巴巴地望着舞台上的演员,心里特别沮丧。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这样的日子,于和伟整整坚持了6年。

被冷落的时候,于和伟不断安慰自己:

“世界不会为你改变,你只有改变自己,你把自己改变了,你才会觉得世界跟你融合了。”

没戏演的时候,他就搬一个小板凳,守在舞台边上钻研别人表演,哪场戏该用什么眼神,哪段台词该做什么表情……从学习模仿,到自成一家。

而在这段煎熬的时间里,他也悟出了一个道理:想要把一件事做好,就一定要付出足够的时间,去慢慢打磨。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6年后,于和伟终于迎来了事业上的转机。

2003年,他参演了《历史的天空》,凭借大反派“万古碑”,成了高希希导演的御用男配。

2年后,为了演好《大宅门》里因争家产落败而发疯的白占安,他豁出形象,对着镜头狂吐唾沫、把大便当钱数……深刻演绎出了宅门大家族里人性的凉薄。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之后,于和伟一路开挂,先是凭借《三国》里的刘备被观众所熟知,后来还因为参演《我不是潘金莲》,一举拿下金鸡奖最佳男配角。

2017年的《军师联盟》,更是于和伟人气的顶峰。

在剧里,他把曹操果决中的机敏、狠辣中的情义刻画得入木三分,让观众惊呼“曹霸霸再世”!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剧里有一个细节,曹操边吃饭边审案,面片掉在身上,他直接捡起,放到嘴里。

等吃到碗里只剩残渣的时候,他大手一挥,又让仆人向碗里冲了些水,就着水喝下了残渣。

这个细节,是于和伟和导演讨论后加上去的,因为他在查阅史料时发现,曹操是一个生性俭朴之人。

“他家里挂的幔帐长达11年不换,一洗再洗,洗得变了颜色。”

曹操这一面,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常常被忽视,但于和伟却为了丰满人物形象,把它加入了电视剧里。

他也因为这一角,获得了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配角。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一时之间,鲜花和赞誉纷至沓来,但于和伟却并没有得意忘形。

“我不在乎除了表演本身之外的很多东西,因为这些东西跟表演没有很大的关系。

我的初心一直是,做一个好演员,去塑造好的角色。”

从寂寂无名的小演员,到公认的“演技派”,于和伟从来没有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知乎上有人问:“如何评价演员于和伟?”

有人用一句话精准概括:

“戏里戏外都透露出一种绅士风度。”

如今的于和伟,早已成为圈内“老戏骨”的代名词,他用自己的精湛的演技,征服了无数观众。

这样的他,也终于印证了自己早年说过的一句话:

“在所有的赞美中,我不太在意‘教科书般的演技’这样的赞美。我更期盼有一天,有人说‘于和伟这个演员的修养真不错’。

因为‘演技’是一个演员的基本素质,但‘修养’是比较高级的东西,它藏着我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曾经,他带着家人和老师的期望,去追逐自己的演员梦,不断遭受质疑、打击后,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回首生命的每一个阶段,他都不会忘记停下脚步,进行自省和反思。

过往的经历,赋予他的从来不止高超的演技,而是对自我的鞭策,和一颗感恩的心。

也正因如此,他才能不忘初心,亦不负故人。

“叔圈宝藏”于和伟的逆袭人生

现在的社会里,多少人激情澎湃踏上征途,为了完成梦想,为了给家人更好的未来,最后却被名利绊住脚步,被挫折磨蚀了热情,变得面目全非。

这个时代太强调追赶,以至于很多人都在不断的消耗和同化中,弄丢了初心。

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不妨回头看看,想想背后站着的人,想想自己的成长,想想当初为什么出发。

就像《庆余年》里说的那样:

“知礼义,守仁心。危难时坚心志,无人处常自省。”

#唯有“不忘本”,才能“行得稳”。#章子怡#

. END .

【文| 竹西】

【编辑| 淡淡翠】

【排版 | 知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抚顺   话剧团   初心   章子   宅门   残渣   剧团   演技   宝藏   字典   家人   导演   演员   感情   老师   时间   时尚   于和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