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四季第三讲精彩回顾

2021年9月10日晚上19:00,“审美与向善: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四季第三讲正式开启,第四讲由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长沙学院共同主办,由长沙学院影视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共同承办。周星教授、曾广胜教授、庚钟银教授、黄柏青教授、刘涛教授、孙佳山副研究员、黄钟军教授、赵丽瑾教授、王艳云副教授、陈亦水老师、尹一伊老师等知名学者就“明星制度与饭圈文化”一题开展学术沙龙,共话学理,讲座在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B站账号、“北师大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快手账号同步直播。

“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四季第三讲精彩回顾


此次讲座由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小组成员,教育部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专委会副主任周星教授担任致辞和点评嘉宾,由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香港电影委员会执行主任兼秘书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秘书长,全国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张燕教授主持。

“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四季第三讲精彩回顾


讲座开始前,长沙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湖南省托举人才工程中青年培养对象,湖南省政府津贴专家,湖南省121人才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国际合作基地主任曾广胜教授发表致辞,介绍了长沙学院的详细情况,并预祝讲座顺利举行。

“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四季第三讲精彩回顾


接下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团委副书记、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孙佳山做了题为《明星制度迭代与资本无序扩张——理解饭圈的两个维度》的主题发言。他对饭圈不要物化青少年群体、不要物化资本这两点做了基本的讨论。孙佳山副研究员表示,今天的青少年作为新的明星制度、明星文化的粉丝主体,在整个国家的社会结构或人口结构中都是非常独特的一代,整个行业要健康良性有序地发展。

“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四季第三讲精彩回顾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电影学博士,广播电视编导系主任赵丽瑾教授做了题为《粉丝,从参与式文化生产者到“饭圈”资本游戏的NPC》的主题发言。她从饭圈的粉丝身份变化的角度来看饭圈乱象的生成,从昔日的偶像明星到现在的流量明星,粉丝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粉丝成为了饭圈资本游戏的NPC,一系列的问题也由此产生。粉丝身份的变化,加剧了饭圈乱象的生成。饭圈的治理不仅是对饭圈的治理和规范,也让我们更好地为整个饭圈包括网络文艺以及文艺创作环境,提供更好的“清朗”的行动,发挥正向的价值和意义。

“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四季第三讲精彩回顾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教授,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负责人,博士生导师黄钟军教授做了题为《B咖、“女丑”与综艺工业的“笑声”生产——以贾玲、金靖、李雪琴、辣目洋子为例》的主题发言。他从明星研究的领域来探讨当今的饭圈文化,黄钟军教授表示,我们反对或者应该打击的是那些失德的明星,而不是把所有的明星都作为批判和针对的对象。他以A咖B咖C咖将明星分类,讲述了明星咖位的流动及特点,综艺工业的发达造就了大量的娱乐劳工,通告艺人加入到笑声生产当中,必须去完成A咖明星不愿完成的工作,以一种非常敬业、亲密、配合辛苦的姿态才能换取继续在演艺圈生存的机会。在B咖明星当中,越来越多的女性谐星开始进入到综艺工业来争夺原本属于男性的工作机会,表面上看似挑战颠覆综艺节目中的父系霸权,事实上综艺工业的搞笑市场仍然是压迫女性的场域,想要试图挑战和撼动,依然还有非常漫长的路要走。

“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四季第三讲精彩回顾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教授、博导,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刘涛教授做了题为《亚文化研究的新问题及范式反思》的主题发言。刘涛教授从新亚文化的兴起带来的挑战、文化研究经典的几种范式、现今饭圈文化面临的困境以及结合主义提出的范式三个方面与大家做了交流。他从粉丝文化是大众文化还是传统意义上的亚文化为引子阐述了亚文化的兴起带来的挑战。原有的亚文化的批评体系,实际上延续的是结构主义视野下的意识形态批评。他通过结合主义理论与大家交流了亚文化所面对的问题,后亚文化以往是阶层,现在是圈层,它作为一种状态,可以不断的去变化结构和体系。他告诉我们要反思亚文化的内涵,一切在浮动当中。亚文化的实践,有一些东西可以实现一些和解,形成抗争体系。当今社会的话语系统所呈现的巨大内爆体系,在这样的互动里,主流话语的一些新的形式能够被看到,形成一个更大的话语世界。基于文化实践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亚文化,包括大量的文化研究,现象观察,思辨批判。

“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四季第三讲精彩回顾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影视艺术系副教授,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访问学者王艳云副教授做了题为《仪式生成的快感体验:偶像养成类网综投票机制的情感逻辑》的主题发言。她从网络平台的形势架构和粉丝心理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当今的饭圈文化。从媒介仪式的角度探讨在养成类媒介仪式如何提炼节目当中无处不在的隐性思维和行为模式,并且在这过程当中又是如何诱发和强化粉丝的心理和情感,使其一步一步成为媒介仪式当中可以支配的工具,与此同时,媒介权力在这个过程当中得到了一种自然化和合法化。

“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四季第三讲精彩回顾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讲师,硕士生导师陈亦水老师做了题为《社会话语的“双相障碍”(BPD):粉丝现象及其数字资本主义文化症候》的主题发言。她从粉丝自身的心理症状、粉丝跟现实相关的镜像关系、控制和生产粉丝欲望的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三个方面,对当下的粉丝现象进行了阐释,对数字资本主义文化候症做了详细分析。

“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四季第三讲精彩回顾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粉丝与青少年文化研究者尹一伊老师做了题为《中国粉丝文化的实践演变与技术关联》的主题发言。她首先对饭圈的概念做了界定,饭圈以一个基本上独一无二的形态出现在中国,那它的特殊性很大程度上集中在平台技术和粉丝文化的勾连上。粉丝文化在中国呈现出一个非常非常多样性的样态,饭圈的实践是介于无意识的算法欲望机器的控制下,无意识和有意识算法之间的这样一种算法实践。我们讨论饭圈的时候可能更多要去考虑到在中国此时此刻出现这样一种现象的特殊性,而不是当做一个很本质性的,本质化这样一个现象去做分析。

“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四季第三讲精彩回顾


讲座结束后,庚钟银教授、黄柏青教授、周星教授对七位年轻学者的精彩演讲进行了点评。在7000多位B站粉丝的在线观看和热烈讨论下,讲座圆满结束。

“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四季第三讲精彩回顾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门类作为新文科基本方略之一,主要以“化人、美人”为目标,戏剧与影视学科亦然。为更好地推广新文科建设理念,发挥戏剧与影视学科的文化推广与价值引领,在2020年下半年成功开展“审美与向善: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第二季二十讲系列讲座、2021年上半年成功开展“审美与向善: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第三季二十二讲系列讲座得到众多高校师生及网友热赞的基础上,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特别策划举办“审美与向善: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四季,继续联袂全国各大高校、专业艺术院校,聚焦戏剧与影视学科,广邀多所高校的重要专家名师线上开讲、传道解惑。此次讲座是“审美与向善: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四季第三期,继续延续和推进后疫情与智能时代下戏剧影视学术的前沿理论热点,为新文科背景下的艺术门类及戏剧影视学科建设积极助力,接下来还将有更多讲座,为大家奉上一场场学术盛宴,敬请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学名   讲堂   北京师范大学   戏剧   讲座   影视   教育部   师大   中国   粉丝   教授   艺术   明星   系列   学院   亚文化   精彩   文化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