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自己(深度好文)


清空自己(深度好文)



《明朝那些事儿》里有这样一句话:

“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上,能够干干净净度过自己一生的人,是值得钦佩的。”


人这一生,处处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我们受其所累,背负了太多的重量。


若一味的追求财富、名利,既让自己活得太累,又觉得生活无趣。


高质量的生活,不是靠物质堆砌,而是来自内心的丰富与自洽。


一个人最高的智慧,就是能清醒地清空自己。


清空自己(深度好文)

01

清空欲望


《荀子》中曾说: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君子可以控制对物质的追求,而小人只能被物质所左右。


欲望会让一个人不断地向外求,忽视了生活,忽视了自己。


到最后,既填不满欲望,也毁了自己的生活。


只有控制住欲望,才能控制好自己的人生。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对黑指婆罗门说:

“放下!”


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

“放下!”


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

“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

“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

“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


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黑指婆罗门才了解佛陀放下的道理。


“放下”在某种意义上也被称为“清空”。


我们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就像手上的花瓶一样,让我们活得非常艰苦。

时时清空欲望,才能为自己找到一条幸福解脱之道!


清空自己(深度好文)

02

清空焦虑


生活中有许多不顺心的事,愚笨的人为此着急,聪明的人安然接受。


有句话说得好:

“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若是时时能活在当下,不为将来、过去忧愁,生活怎会不如意呢。


如同马祖道一禅师常说的:

“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


当下最重要。


禅宗有这样一个公案。


五祖法演禅师门下有三个杰出的弟子,佛果克勤、佛鉴慧勤、佛眼清远,时人号称“三佛”。


有一天,法演带着三个弟子,在山下的凉亭夜话,回寺的时候,灯突然灭了。


在黑暗中,法演叫每一个弟子说出自己的心境。


佛陀说:

“彩凤丹宵。”


佛眼说:

“铁蛇横古路。”


佛果说:

“看脚下!”


法演当场对佛果说:

“将来传扬我宗风的只有你呀!”


后来,佛果克勤禅师果然宗风大盛。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一个人在走夜路时,不必思考,只要看脚下就好。


人生大多数的烦恼和焦虑,皆来源于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欲望的企图。

看脚下则是一种以平常心过日子的智慧,不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


云门禅师说:

“日日是好日。”


这句话更深层次的意思是:不念昨日,不忧来日,每天都是好日子。

唯有常常清空焦虑,才能身处清凉世界,时有月到风来。



清空自己(深度好文)

03

清空别人的看法


村上春树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说:

“世上存在着不能流泪的悲哀,这种悲哀无法向人解释。即使解释,人家也不会理解。”


没有人能做到面面俱到,也没有不被议论的事。


我们无法改变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但我们能够选择如何面对。


唐代诗人寒山诗云:

“有人来骂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


这首诗的意思是:有人来辱骂我,我虽然听得十分清楚。我却选择不应对,这对我来说是得到了很大的好处。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在意别人的看法,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影响的是自己的心情。


宋朝苏东坡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


一日,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


诗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八风不动是一个很高的思想境界,八风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逆八件事皆不动。


禅师从书僮手中接看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


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之批示,一看,只见上面写著“放屁”两个字,不禁无名火起,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


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

“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地说:

“骂你什么呀? ”


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呵呵大笑说:

“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


苏东坡惭愧不已。


看完这个故事,不禁笑尔。


即便是超脱、豁达的苏轼,也有在意别人看法的时候。


作家坎伯说过:

“为了幸福,你必须把‘别人怎么看我’这个问题丢在一边。”


大海若能为人所动,便不会如此辽阔;明镜若能被人刺激,就不会这样干净。


懂得清空别人的看法,消除心中鄙吝,才能给幸福腾出位置,让生活更有意义。


清空自己(深度好文)


人生路上的诱惑和考验,拿得起,更应该懂得清空。


清空欲望,以无心生活,世间自然无相。


清空焦虑,才能留下轻松自在的好心情;


清空别人的看法,才能心生欢喜没有挂虑地活着。


唯有懂得时时清空自己,才能不忘初心,守住底线,风雨兼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金山寺   道友   云门   书僮   婆罗门   禅师   佛陀   花瓶   弟子   焦虑   深度   脚下   物质   看法   欲望   幸福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