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开化:创新构建文旅IP体系,为文旅融合注入 催化剂

“对文旅IP进行形象定位有利于提升开化县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发展开化县文化和旅游业的重要驱动力。开化县文旅IP形象的建设可使开化县成为有别于其他城市且具有开化精神烙印的符号或标志,有利于提高开化县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020年,在全国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开化县创新构建“1+10+N”文旅IP体系,以“1个核心IP,10个优质IP”为重点发展方向,其他IP为补充的模式推出了全国首个县域级文旅IP,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文旅产业升级和城市品牌提升注入“催化剂”。


2019年起,开化县开始着手进行文旅IP的编制和规划,邀请浙江工商大学文旅IP研究中心团队进驻开化,对全县文旅IP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分类汇总,形成《开化县文旅IP资源分析报告(2020)》《浙江省开化县文旅IP“十四五”建设与发展规划》,梳理出一批有代表性、品牌性,具有知识产权的高质量旅游模式和产品。


“在文旅融合IP工程建设上,开化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制订全县文旅IP开发、建设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文旅发展特色,能够进一步提高开化县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开化县文旅IP建设旨在依托钱江源国家公园的一流生态环境,以源头文化、根雕文化、美食文化、龙顶茶文化、青瓷文化、纸文化、民俗文化等为特色,建设集山水观光、养生度假、文化体验、康体运动、研学教育于一体的全国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开化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金树明说,“接下来,开化将把规划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做好知识产权保护、IP视觉包装设计、挖掘背后故事、营销推广、产业发展等工作,让文旅IP引领开化文旅产业发展,带动开化老百姓增收致富。”


据了解,开化县文旅IP打造,将有助于构建文旅大产业体系,加快文旅IP与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及文化各产业融合、多业联动。同时,开化文旅还将运用文旅融合中产业的互动性,着眼新需求、创新新业态、应用新技术,打造以文旅IP为核心的新产品体系,开发“文旅+主题游乐”“文旅+演艺”“文旅+VR体验”等融合发展模式,以此提升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能力和质量。同时提升文化和旅游产业素质,放大文化和旅游产业优势,推动开化县文化和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开化文旅IP体系“生成记”

1.成立文旅IP挖掘收集领导小组,细分为挖掘调研组、工作组和专家组,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形成文旅IP数据库。


2.将文旅IP资源划为11类别、共计292个文旅IP资源。其中,优秀等级的文旅IP资源8个,良好等级的文旅IP资源173个,优良级的文旅IP资源占全部文旅IP资源的61.99%。


3.按照文旅IP资源分类标准,通过筛选比较分类,将全县文旅IP分为特色乡镇5个、特色村落25个、景区70个、节庆活动28个、非遗57个,文创产品和旅游购物16个、传统文化4个。


4.从独特性、应用性、价值性和知名度四个维度进行打分评定,得出钱江源头、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开化龙顶茶、开化根雕、开化美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七彩长虹景区、开化纸和开化青花瓷等9个重点文旅IP。


5.筛选出分数较高的文旅IP,得出“钱江源·开化味”“开化是个好地方”“山水开化·膳待天下”“衢州有礼·根缘开化”“钱江源头·天然氧吧”五个核心文旅IP,使文化旅游产品主题化。


6.通过文旅IP规划,谋划10个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运用“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建设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等融合示范基地,形成以文化和旅游产业为主体的区域生态经济体系。

核心IP

“开化是个好地方”

“开化是个好地方”是开化的一张“金”名片。近年来,开化县先后获得“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荣誉称号,知名度稳步提升。如今,开化有全域可游的好景致,乐居乐业的好生活。生态充满活力、环境彰显魅力、文化独具张力的新型美丽乡村在开化遍地开花。

优质IP

钱江源

钱江源是浙江人民的母亲河,钱塘江的发源地,以“钱江源”碑为核心,包括莲花塘、大峡谷、枫楼坑、三省界碑等,颇具边界风情。历史上此处地质构造运动活跃,地表呈现“多”字形格局,其中“神龙飞瀑”被誉为“江南第一瀑布”。

根宫佛国

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以根雕艺术、盆景艺术,赏石文化与园林古建为载体,融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璀璨的文化于奇根异木之中,旅游区资源体量巨大、类型及业态丰富。创始人徐谷青热爱根雕,1991年创办开化根雕厂,2001年着手创建“根宫佛国”殿堂,成立衢州醉根艺品有限公司,逐渐发展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开化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新板块。

钱江源国家公园

钱江源国家公园面积约252平方公里,包括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钱江源省级风景名胜区等3个保护地以及连接以上自然保护地之间的生态区域,涵盖4个乡镇、21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是全国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之一。近年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深入践行“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理念,以建成“常绿阔叶林的世界窗口、科研与监测的中国样本、共抓大保护的东部标兵”为具体目标,全力冲刺“2020年创成钱江源国家公园”总目标。

开化龙顶

开化县于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建县,产茶历史悠久,开化龙顶茶在明朝已被列为贡品。民间流传许多关于开化龙顶茶的传说,最有影响力的是刘伯温“求茶问路”的传说。开化龙顶茶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具有“三绿”“三绝”的特点,“三绿”是指干茶翠绿、汤水清绿、叶底鲜绿,“三绝”是指香高持久、味甘爽口、形体竖立,又以干茶的“针形”成为中国针形绿茶的代表,同扁形绿茶的代表“西湖龙井”并称为中国绿茶的“两朵奇葩”。

中国天然氧吧

在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主办的2016年“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活动中,开化县凭借气候独特、生态优质、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多样、休闲旅游四季皆宜等诸多特点,成为全国首批9个“中国天然氧吧”之一,是当时浙江省唯一获此称号的地区。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年均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含量达4500个,古田山和钱江源景区监测到的最高值达到了14.5万个,是“吸氧洗肺”的绝佳去处。

龙坦窑青花瓷

开化龙潭明代青花窑址是浙江地区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花瓷窑址,发掘出土了包括瓷器、窑具在内的较为丰富的文物,尤以青花瓷、紫金釉瓷和蓝釉瓷质量最为高超,器形多样,纹样装饰丰富。开化龙坦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汪家良通过实地考察,研究泥料和青花料性,拾取瓷片做专业元素鉴定等方式探究龙坦窑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已成功烧制出十几只与龙坦窑残件相似度很高的青花瓷器。

开化纸

开化贡纸也称开化纸,又称“藤纸”“开花纸”“桃花纸”,因产地得名,始于唐宋,盛于明清,风靡朝野,为中国古纸之极品,是明清最名贵的书籍用纸。纸张细腻洁白,簾纹不显,温软柔润,薄中见韧。2008年8月,开化贡纸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2013年,开化纸传统技艺研究中心成立,对开化纸进行深入挖掘研究和传统技艺恢复,取得一定的进展和成果。

钱江源味道

钱江源味道系列选材朴实、用料广泛、讲究火功、保持原味、味纯清香。钱江源味道系列颇具历史,自古以来便有门前屋后,挖坑筑塘,养殖清水鱼的习俗,其中“山坞里,没好菜,抓条活鱼把客待”展现开化家家户户养清水鱼的特殊风情;苏庄炊粉相传为南宋理学家朱熹首创,元末朱元璋曾屯兵古田山也亲口尝过,苏庄无菜不炊的习俗一直保留至今。

开化根雕

从唐代兴起的开化根雕,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发展,逐步形成了融根艺、佛学、美学、生态学于一体,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根雕文化,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以根文化为主题打造的根宫佛国5A级旅游景区蜚声海内外,已成为开化的文化符号之一。

浙西革命斗争纪念馆

浙西革命斗争纪念馆背靠秀丽花山,面朝迤逦芹江,集综合展示、教育培训、研究交流三大功能于一体,展馆内容分为含“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面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史展区和“开化革命烈士纪念馆”两大主题板块。展陈涉及以浙西地区革命斗争的历史和烈士名录为主线,以革命历史为脉,以史叙事、以事论人,全面展示了浙西地区军民和开化英烈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无畏的光辉形象。

来源:学习强国

责任编辑:宗世杰 郭凌志

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开化县   水鱼   革命战争   浙西   古田   根雕   青花   浙江省   浙江   催化剂   技艺   中国   国家公园   生态   体系   文化   时尚   旅游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