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厂房“改出”新网红,严州文化锚定富民“坐标系”

“以前就是梅城啤酒厂的老厂房,总以为是要拆掉了,没想到最终不但保留了下来,还摇身一变成了网红打卡点,老多人来拍照咯。”杭州建德梅城啤酒厂老员工张肖北感叹。

时下建德严州古城最热门的餐厅无疑就是叫响了文化主题的“严州三十一道”。这家网红文创餐厅8月正式面世,一开张就迅速走红,前来打卡的消费者络绎不绝,每天客流量都维持在2000人以上。

旧厂房“改出”新网红,严州文化锚定富民“坐标系”

老厂房的“以旧换新”,也是严州文化历久弥新的缩影。为了更好推动古城经济发展,近年来梅城镇以文化复兴为引领,坚持打造以文兴旅、以史兴城的文旅产业生态闭环,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景点”,去年虽受疫情影响游客量不降反升,全年旅游人数突破209万人次,同比增长68%。

但“人流”并不意味着“客流”,文化“惠民”容易,“富民”不易,如何让“旺起来”的古城“富起来”是梅城镇今年要重点突破的课题。

旧厂房“改出”新网红,严州文化锚定富民“坐标系”

“传统的要传承发扬,现代的要形成产业,古城要推陈,更要出新。”这是年初严州古城定下的文化复兴目标。文化复兴既要与产业复兴相互独立,也要相互结合,形成多维文化发展“坐标系”。严州三十一道就是梅城镇推动文化复兴和产业复兴相结合的产物。

作为制造这一网红文化IP的投资人之一,“70后”张锦荣认为,严州三十一道卖的不是美食而是文化,他将对严州文化的满腔热忱全然寄托在了严州三十一道身上,是文化给予了严州三十一道强大的人气集聚要素,一举把当年那个破旧的啤酒厂厂房打造成了如今的热门打卡点,也让严州三十一道成为了严州古城文化复兴中的一颗明星。

旧厂房“改出”新网红,严州文化锚定富民“坐标系”

在梅城镇副镇长陈韵之看来,文化始终是梅城旅游发展的根和魂,抓住老中青三代的文化需求,将业态培育和文化复兴结合起来,立足区块定位推动错位协同发展,聚焦打造多层次文化消费场景,才能让客人走到梅城的每个角落,都能停下脚步。

因此,半年多来,梅城镇按照区域布局要求,对于古城核心区位、重要点位店铺,均设立业态“黑白名单”,形成一铺一档,明确业态要求,点对点精准招商。

旧厂房“改出”新网红,严州文化锚定富民“坐标系”

经过半年多的业态提升和风貌重塑,如今,漫步在梅城,会发现,古城留白处,严州文化在这里变的“亲民”也更“富民”,整条街的业态招引完成率达89%,超30家网红店铺完成入驻。

根雕技艺传承人徐建根在这里有了自己的根雕艺术馆,古镇居民张弛有了自己的小镇茶楼,非遗技艺传承馆陆续推出,更具品质感的新业态、新项目也开始“生长”——夜幕下,3D灯光秀的画卷缓缓铺开,严州的千年历史跃然于墙上,如梦似幻;玉带河沿岸,跨时代的徽派建筑拔地而起,沿着玉带河一路向东,从南宋走向民国;青柯亭、总兵府遗址公园、浙大西迁办学旧址陆续开放,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东湖旁的龙山书院,旧时为范仲淹创办,复建后链接产学研,将创新融入论坛、研学、旅游、文创等功能,成为一张让千年古城绽放文化异彩的金名片。

今年五一假期,严州古城的游客量继续增长,五天接待游客18.6万人次,较2020年同期再次增长138.46%。

“严州三十一道是我们第二批业态布局的成功典型,也切中了新一代游客的兴趣点,从特色美食开始,我们希望严州业态2.0获得成功后可以继续延展出沉浸式、多业态综合文化消费体验,为严州古城提供更大的发展潜力和无限的创造可能。”陈韵之信心满满地介绍。

据了解,今年十一,严州古城将三次开城,让严州文化再次成为黄金周的焦点“饕餮”。


-END-

来源:人民日报

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开城   兴城   张弛   建德   厂房   坐标系   啤酒厂   文化   根雕   玉带   技艺   古城   城镇   游客   产业   时尚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