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内在无穷大》:做自己的知已,是一种幸福的骄傲

知已”一词,如鲜花一样美丽,每个人都想拥有,他(她)可以似一座港湾,在自己疲累的时候,可以靠一靠,因为一个“”字就搭建了相通的桥,消噬了外界的纷纷扰扰。但这样的“知己”,是两个人的事,求之太难,即使一个人努力,有时也是枉然而已。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知己”,还有一层深意,就是懂自己,看清自己的本心,了解自己的本心,做自己的朋友,成为自己的知已。


王安石曾说过:“能使人知已、爱已,未有不能知人、爱人者也。”所以唯先做好自己的知已,唯先爱好自己,才有而后可言。


如何做自己的知已?


《我的内在无穷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课》一书,用心理学知识、简洁易懂的话语,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向内心寻找,听到内心的声音,拨开困顿你的团团迷雾,看到一个清晰的自己,然后认识自己,爱上自己,成为自己的知已。

《我的内在无穷大》:做自己的知已,是一种幸福的骄傲

《我的内在无穷大》的作者是资深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师张沛超博士,被誉为“国内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书中对突破关系束缚,卸下防御伪装,修通情绪困扰,找到自我价值,勇敢面对真我五部分内容进行了细致诠释,读完有醍醐灌顶、恍然大悟的顿感:“我们的内在都深不可测,各有各的无穷大。”


在这般美好的春光中,让我们一起随书中的文字,踏上向内心寻找自己的征途吧!一个无穷大的自己,在那一端等着你的到达,等着你的最盛情的拥抱!


一、从从容容地突破关系束缚


我们生活在各种人际关系交织的网中,不胜其烦,不胜其累。这时,不妨寻一静处,走向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是否需改变一下这样的境况?人活一生不容易,轻松快乐的生活才应是主题,放下有时是最重要的人生议题,放下什么呢?且向自己的内心去寻找。


在人生旅途中,遇到优秀的人、遇到喜欢的人都不是难事,我们也想成为他们的小心思,那是自然而为,但不要“模仿”,而是把他们作为自己的“充电器”,时时给我们带来有能量的“电力”,让我们接近优秀,逐渐变得优秀。

《我的内在无穷大》:做自己的知已,是一种幸福的骄傲

与之相反的,有的交际会耗散我们的“电力”,让我们萎靡,这样的关系,你要向内心询问,是否需要远离?作者称这种关系为“耗电型关系”,需整理需恰当排斥。同时也给自己一个提醒,不要做别人的“耗电型关系”,努力成为别人的那抹阳光,做别人的“充电器”。


我们一天天要以不同的姿态面对不同的人,每一种姿态就是我们的一个“面具”。我们有时因大量的能量消耗在这些“面具”上,而倍感疲惫。作者提到,“我们要看到每一种面具对整体人格的加持和赋能。”由内心寻找,我们从小到大使用过的面具?我们想要拥有哪些面具?同这些面具的关系又是如何的?舍弃的舍弃,需改进的改进,从而增加人生的宽度和深度。


同样与面具一样,还有“面子”也在大量消耗我们的能量。我们生活在一个“面子”时代,房子、车子、金钱等这些外物,成了一个标配。为了这些面子,我们用了许多精力来维护。作者提出,我们不能完全不在乎面子,但要适当调整面子在你的生活中所占的份额,刚刚好的比例,需要你自己向内心去寻找,它好你也好,平衡才是最好。


生活本来简单,有时向自己的内心去走一走,看清自己的本心,只需要舍弃一些,放下一些,改变一些,突破一些关系的束缚,你就可以把你的生活负重减轻,从从容容前行。


二、自自然然地卸下防御伪装


刺猬对于外界的不利变化会立起硬刺,团成一团,做好防御或迎战措施。同样我们人类也是,面临挫折或冲突时,心理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一系列的防御措施。


我们天天要面对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其实,对于我们来说的防御,就是指他人影响了我们平日里的内在世界的平衡,我们要摆脱这种影响造成的烦恼、隔离不舒服的意识和感受、减轻内心的不安成分,寻求一种内心的平稳。

《我的内在无穷大》:做自己的知已,是一种幸福的骄傲

作者与读者分享了三种原始的防御机制:战斗、逃跑和石化。战斗与逃跑还是有力量的一种防御,还有机会能引导到实现升华的出口,有可救药。而石化就是“石头人”一样,没有情感,也许这样就可以没有了麻烦的来临,但没有人喜欢与这样的人接触交往,这样的人生道路也会越来越窄,这样的人更需去唤醒,让他们恢复活力。对照一下,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表现呢?。


此外,还有拖延、自闭、理性防御等一些比较高级的防御,这些防御是缺乏对自己正确的认知,也缺乏对这些防御方式的了解,有时甚至是自欺欺人,损害人的情感与意志,让我们变得脆弱无力。


给自己一静处,真正走入自己的内心,同自己内在的情绪接触,真正认知这些情绪,审视分析自己与外人相处的样子,灵活采用如幽默、升华或利他的成熟防御机制,调节好自己的内稳态,自然主动地卸下那些片面的防御伪装,给予自己一片真正的内在平衡的空间,快乐自在地游走于人与人的关系中,看见或即将遇见一个高情商的自己,这是我们想要的,也是作者的由衷希望。


三、勇勇敢敢地面对真实自我


人生漫长也短暂,甜蜜也苦涩。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渐渐长大、成熟以至变老,这是一个丰盈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做减法的过程,倒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本书作者说:“是一个抛掉不适合自己的规条、撕下不适合自己的标签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接纳新事物,不断整合的过程。”


我们从出生到一路的成长,无数的标签被层层贴上,好孩子、好学生、不爱学习的调皮蛋、有主见的职员、好打扮的姑娘、厉害的泼妇等等,这些标签让我们感觉自己就这样被定义了,有时也会让我们迷惘自己到底是谁?太多的标签也会让我们疲累,也会带来烦恼,所以适当地撕掉一些标签,也是做减法的一个功课。作者建议我们用同心圆法(标签认同度高低依次由中心向外排列)来选择标签的去留,十分的实用,这也是向内心的一种探寻形式,有舍弃,也有保留,同时看到了自己的真实。

《我的内在无穷大》:做自己的知已,是一种幸福的骄傲

作者在书中提到“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相对无人区和绝对无人区。”看到这儿觉得新鲜,问题也接踵而来。“无人区”?没有开辟的地方?在心的哪里?心的领域到底有多广阔?


这片区域的探寻,同样需要在安静处,与外界联系不再紧密时,开始:像哆啦A梦一样坐着时光机穿越到童年、青年岁月里,掀起一页页那时的过往,吸精纳锐,弃糟丢恶,重新面对自己,寻到一种力量,更好生活的力量这里是从没有人见证过的地方,只有你来过,你是幸运的,你会看到内心的明亮与宽广,会从此以后不再那么在意外界的好恶烦恼,因为你有一块赐你力量源泉的“无人区”,予你坚毅,予你智慧。


勇于面对自己的内心,那里才能寻到一个真实的自己,不断“超越”自我的固定思维,跳出一定的限制,“知道人性的复杂、黑暗、不可控之后,依旧坚定地走向整体的勇气,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可怕的呢?”面对“人生的夜路”,不逃避退却,相信自己是有勇气面对的,你会有能力把内心的那么多的杂音调成有动听的交响乐。


且寻一安静处,听听你当下的内心奏出的音乐,是否动听悦耳?这是你自己的音乐,你就是音乐的创作者!


结语:


《我的内在无穷大》一书,是指引你深入内心,看清自己的迷惘与困惑,看清自己想要到达的山顶风光,也会看到自己内蓄的力量与勇气,对过去潇洒地说再见,对当下,对未来,有着想跑过去拥抱的向往。


只有了解了自己,成为自己的知已,才会萌生一种爱意给自己,给生活。做自己的知已,看到自己的无穷大的内在,自己在那里可以奔跑,可以悲伤,无论怎样,你都会由那里获得一种力量,热爱自己、热爱生活的力量!这就是做自己的知已,无与伦比的美好!


别人都不曾费心走那么远,别人都觉得太麻烦,所以没有发现过我的美丽,所以没人到过这里。”这是爱尔兰诗人罗伊的《爱》中的一段,有一片土地,爱人来过,还有一片土地,仅自己来过,这是我最幸福的骄傲——我做了自己的知己!看到了自己的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无穷大   无人区   本心   减法   面具   外界   知己   面子   骄傲   内心   力量   过程   关系   标签   幸福   人生   作者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