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VLGARI重新检视「中置」的主题性

当我们谈论到复杂功能的时候话题很容易会过份集中在复杂功能本身,评者往往一个劲地追究它的机械结构如何设计、组装过程如何漫长,相对地关于这项功能最终是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在观者眼前的这一部分却多半只以寥寥数语带过。面盘设计是使用者对一只表最初的印象,也是未来当他购入这只表以后最频繁的使用体验,不论制表师在规划机芯时为它安排了多复杂的功能,要完成这只表最终他还是必须考虑到要如何将这些功能表现在面盘上的问题。

BVLGARI重新检视「中置」的主题性


BVLGARI重新检视「中置」的主题性

宝格丽的Octo Roma Tourbillon Central Papillon蝴蝶中置陀飞轮是一个能够强迫我们思考面盘设计与复杂功能之间主从关系的好例子。解构这只表的功能,它包含了一颗飞行陀飞轮、一个跳时视窗以及一对环游指示分钟的卫星式游标;这三种功能在面盘上可以有十数种编排方式,如果今天它的陀飞轮位在6点钟、跳时和分钟放在上半部的话我想我们也不会花太多篇幅著墨在面盘设计的部分;毕竟类似的格局市面上并非绝无仅有。然而宝格丽选择了将陀飞轮置于表面中央、把跳时和分钟环绕在外围的配置却让面盘设计的重要性一下子凸显了出来,甚至应该说「将陀飞轮置中」这个表面构图是制表师和设计师在发想这只表的时候最初的灵感。至于这种配置要如何从机械结构的层面来加以实现,反而是后来的问题了。

BVLGARI重新检视「中置」的主题性

蝴蝶中置陀飞轮的设计最早可以追溯到Daniel Roth的Papillon蝴蝶跳时表。当时仍为独立品牌的DR制作了一款奇特的跳时表款,表款面盘的上半部复盖在从表壳延伸而来的遮罩底下,跳时视窗和小小的秒针窗口就开在遮罩上,露出的下半部则标示了半圈分钟刻度,用以指示刻度的乃是隐藏在遮罩底下一对卫星式游标。如此异想天开的显时方式展现的是Daniel Roth身为一介制表师品牌的创意,而这份创意随著DR并入宝格丽旗下后也连带成了集团的设计养分。

BVLGARI重新检视「中置」的主题性

2015年宝格丽首度推出蝴蝶中置陀飞轮,当时表款虽然没冠上DR之名,但它上下圆边、两侧削平的表壳却沿用了DR的招牌造型。这款中置陀飞轮继承了Papillon的显时方式,然而它移除了原有的遮罩,让卫星游标的机构直接暴露在外,同时将正中央的秒针扩大成陀飞轮,完成了整体中置陀飞轮的格局。过去我们对Papillon的记忆往往停留在它半遮半露的构造,秒针虽然位在整个表壳的几何中心却意外地不会成为视觉焦点;相对地蝴蝶中置陀飞轮开放了整个表面,将秒针升级成更具份量的陀飞轮,完整的面盘不但让人更容易掌握到表头的中心所在,陀飞轮强大的存在感也自然地吸引到了观者的目光,让「中置」这个主题在新款上显得格外突出。

BVLGARI重新检视「中置」的主题性


BVLGARI重新检视「中置」的主题性

2021年的中置陀飞轮基本结构跟2015年相同,然而这次的表壳却换装成Octo Roma的壳型;Octo Roma将Octo方正的八角造型修得较为圆润,纵横对称的形状更适合用来表现中置陀飞轮由内而外层层相套、同心扩散的配置。过去每当碰到中置陀飞轮时我们总是急著解释要将陀飞轮置中会对其他轮系造成多大的排挤效应、外围的显示系统底下的齿条又应该怎么走,但如果暂时放下这些机械结构,多花点心思玩味它的表面本身,你会发现宝格丽在这里展现出来的本事不只机芯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时方   份量   表壳   秒针   游标   刻度   创意   机芯   飞轮   视窗   表面   蝴蝶   结构   功能   主题   机械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