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丸爷爷的故事

我们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免费接种新冠疫苗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开始接种,这次新冠疫情的爆发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强大和中国科学家的厉害,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科学家被大家亲切的成为“糖丸爷爷”,他就是顾方舟。


糖丸爷爷的故事

顾方舟出生在1926年的上海,1944年他来到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就读,从此开始了自己作为科学家的一生。


糖丸爷爷的故事

1951年顾方舟到苏联留学,回国后不久一种可怕的疾病就在中国孩子的身上蔓延开来,这种病叫做脊髓灰质炎,也就是让人终身残疾的小儿麻痹症,而病的源头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得病后孩子会肢体残疾、瘫痪甚至死亡,而且这种病毒在很多孩子身上是无症状的,但是会传染给其他孩子,一旦发病就很难治愈。

1957年,顾方舟临危受命开始了对脊灰病毒的研究工作。顾方舟面临的情况非常危急,他回忆说:“交给我这个任务,我想无论如何也得把它完成。我碰到有个家长到北京,他找到我就问,大夫你看有什么办法,我的孩子他是一条右腿已经瘫痪了。我说你只能到医院去做外科手术,这个病没有什么特效的药。那位母亲听了我这话以后非常失望。我就想有千千万万的孩子,一个大的流行年的话,过去咱们中国都有1万到2万孩子由于这个病瘫痪。”

糖丸爷爷的故事

脊灰的病毒非常危险,在病毒毒株分离出来以后,顾方舟和其他的同事把实验室建在了云南昆明西郊的玉案山,这里人迹罕至,所有的东西都是科研人员一点一点的盖起来的,这些科学家当起了建筑工人,将房子盖好,

糖丸爷爷的故事

但是其实这对于疫苗的研制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国当时落后的条件。1957年当年,顾方舟就首次用猴肾组织培养技术分离出病毒,而到了1960年,在顾方舟的团队就已经成功的研制出了疫苗。

1959年底,疫苗研制出来以后需要做实验,刚开始顾方舟和他的团队成员们在自己身上感染脊灰病毒然后使用疫苗,可是成年人的效果其实很难观察,于是顾方舟瞒着自己的夫人偷偷的让自己的儿子喝下了疫苗,

糖丸爷爷的故事

团队里其他的科学家看见了顾方舟的做法,然后大家也都义无反顾的给自己的孩子喝下了疫苗。脊髓灰质炎是基本上不能治愈的,当时的整个团队都没有信心疫苗可以百分之百的有效,所有人都冒着自己的孩子会瘫痪的风险做实验,顾方舟说:“即使有点风险,豁出去了!只能这样,不然没法进行实验,谁也不敢吃,你自己不敢吃,能让别人去吃吗?”

顾方舟和他的团队成员提心吊胆的观察着孩子们的变化,最终所有的孩子都安然无恙,疫苗成功了。

可是中国当时非常落后,没有冷链可以运输疫苗,甚至实验室的条件都非常落后,顾方舟的夫人回忆说:“当时云南省批的这块地就在西山上,海拔2100米,一砖一瓦都得从山下拉到山上去,没有水没有电,冰窟也没有,一些培养细胞、实验用的药品都需要在冰窟里保存。没有办法,只能每天山上山下地跑。把东西存在昆明市肉联厂的冰窟里。第二天早晨要用,再背到山上去。”1960年12月,5000支疫苗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投放,可是在其他城市和农村液体疫苗没有可以存放的冰箱,这让顾方舟非常焦虑。

他苦思冥想了很久,想到了摇元宵的方法,把疫苗包裹在了甜甜的糖分之中,“原理很简单,就是滚元宵或者是裹糖衣片。主要配方里头有些讲究,也就是说有些保护疫苗活性的。谈不上什么高技术,但是恰恰由于这样的改革,使得疫苗能够到农村里推广。它就搁在广口暖瓶里,广口暖瓶里放点冰。甚至我听说没有冰怎么办呢?冰棍很普及!放冰棍就保冷送到基层。”

糖丸爷爷的故事

于是我们小时候最熟悉的“糖丸”就诞生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记忆,我记得这种糖丸的味道特别好,比小时候吃过的所有糖果都好吃。

顾方舟不但研发改进了疫苗,甚至考虑了孩子们喝疫苗时口感的好坏,他的细致入微和温柔善良体现得淋漓尽致。

1994年,中国在最后一例脊髓灰质炎病例发病后,再也没有新增病例,直到今天。顾方舟和他的团队拯救了所有的中国孩子。

顾方舟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可是他做到了最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脊髓灰质炎   暖瓶   冰棍   病例   疫苗   上海   北京   中国   残疾   科学家   落后   爷爷   身上   团队   病毒   孩子   故事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