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皇帝中的葛朗台

清朝的皇帝里道光算是非常不起眼的一个,不是康熙乾隆,也不是咸丰光绪,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上,看起来也不怎么有作为,其实道光皇帝治理内政手段尚佳,不过他算得上清朝所有皇帝里最抠的一个,放到今天绝对没朋友。


道光皇帝——皇帝中的葛朗台

其实简朴的皇帝不少见,比如康熙帝就挺节俭的,他说:“朕生性不喜价值太贵之物,出游之处所得树根或可观之石,围场所获野兽之角或爪牙,以至木叶之类,必随其质而成一应用之器。即此观之,天下之物虽最不值价者,以作有用之器,即不可弃也。”除了不喜欢奢侈品以外,康熙帝在位时他使用的地毯啊之类的东西经常是几十年修修补补的用过来的,不会经常换新的,到了晚年更是在嘴上省钱:“朕每食仅一味,如食鸡则鸡,食羊则羊,不食兼昧,余以赏人。七十老人,不可食盐酱咸物,夜不可食饭,遇晚则寝,灯下不可看书,朕行之久而有益也。”不但养生还便宜,简直是省钱小能手。

这叫节俭,可是道光和康熙帝的节俭程度是不同的。道光他爹嘉庆皇帝杀了和珅,缴获了一大笔钱,

道光皇帝——皇帝中的葛朗台

可是由于乾隆皇帝后来的奢侈生活给嘉庆帝留下了不少心理阴影,所以他力求节俭,也是这么教育孩子的。从小被老爹教育要勤俭节约的道光帝在刚登基的时候发布了《御制声色货利谕》规定这么三条: 

第一,重义轻利,不蓄私财。要为国家省,为天下省,为百姓省。
第二,停止各省进贡。
第三,不再增建宫殿楼阁。

这么看起来行啊,这三条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嘛。但是这仅仅是个开始,道光帝觉得宫廷之内的花费太多了,大笔一挥减去百分之五十,从四十万两减到了二十万两。各位,当时四十万两看起来很多,可是宫里面上上下下那么多人,人吃马喂还得讲究排场,内务府立刻觉得捉襟见肘起来。

道光皇帝——皇帝中的葛朗台

道光帝说那有什么难的,从我这儿开始省钱。先是把毛笔换成普通的,就去市场上买大家都用的那种,然后砚台这么老多没用,除了常用的全部赏赐给大臣,《清史稿》记载说:“道光衣非三浣不易。”就是说道光帝一个月换一回衣裳,省钱不省钱放一边,是不是有点不讲卫生。

不爱换衣裳还有一个副作用,衣服总穿着好坏啊,衣服破了怎么办,道光帝表示打个补丁嘛,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道光皇帝——皇帝中的葛朗台

我们看画像里的道光帝瘦得惊人,我觉得是饿的,因为道光帝规定除了节庆日,一般嫔妃不许吃肉,当然太后、皇帝和皇后除外,不过道光帝自己也不吃,通常是三四个小份素菜吃完拉倒,皇后过生日,道光帝大手一挥办个宴会,结果来赴宴的大臣一人一碗打卤面,皇帝还啧啧赞叹说为了给皇后过生日特批杀了两头猪做了卤子,真是浪费。

清朝野史大观》里记载这么一件事儿:道光穿的套裤,膝盖处破了,让人在上面补了一块圆绸,这就是一般说的打掌。臣子效法他。一次,他见军机大臣曹振镛裤子膝盖处有补缀痕迹,便问:“你的套裤也打掌吗?”曹振镛回答:“裤子易做,但花钱多,所以也打补丁。”道光又问:“你裤子打掌要多少钱?”曹说:“要三钱。”旻宁说:“你们在宫外做东西便宜,我在宫内还要五两。”当时上朝的样子简直不要太搞笑,所有的大臣如果官服衣服上不打补丁都不好意思见人,上朝以前的闲聊也都是互相哭穷,很怕被人借钱的样子。不是大臣们乐意这么穿,皇帝又规定的:“旗员六品以下,不得衣着绸缎,一律布衣布靴。”道光帝在位时的大臣出门一看和乞丐差不多。


道光皇帝——皇帝中的葛朗台

道光帝除了抠门以外,其实个人德行不错,从他以身作则的省钱上就能看出来,而且在内政上也颇有建树,不过清朝已经是日薄西山,道光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所以最终也没有取得什么成效,反而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签订了《南京条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道光   围场   咸丰   嘉庆   套裤   皇帝   内政   节俭   大笔   大臣   清朝   衣裳   皇后   裤子   衣服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