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戏曲的魔改有意义吗?

最近某位网红歌手对黄梅戏的演绎火出圈了,这位网红成为了众矢之的,甚至两央视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女驸马》的唱段在中国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黄梅戏作为地方剧种靠着这个唱段也被大家熟知。

对传统戏曲的魔改有意义吗?

很多支持者认为现在传统戏曲都日渐没落了,无论用什么方式只要能够让大家重新燃起对戏曲的热情,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今天我准备就这个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

作为一个历史领域的创作者,传统戏曲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占据非常重要位置的,古代人的娱乐生活远远没有现代人丰富,各种戏曲的出现和流行为人们的生活添加了不一样的色彩。作为一个东北人,我们拿二人转举例,二人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百多年前,而明确的师承关系可以追溯到清朝嘉庆末年,由莲花落演变而来,有浓郁的东北特色,无论是唱腔还是唱词都符合东北人的欣赏习惯。

对传统戏曲的魔改有意义吗?

我爷爷小时候村里是会来二人转艺人演出的,即使是兵荒马乱也依然有艺人以此为生。

而其他的戏曲形式传承时间更久,比如昆曲发源于六百多年前,高腔甚至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我当然不否认,最近传统戏曲日渐没落了,因为现代人适应了快节奏的娱乐方式,而要想完全的了解戏曲没有一定时间的研究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很多传统戏曲从业者和行内人开始了创新和改革的道路,比如京剧非常著名的演员王珮瑜,

对传统戏曲的魔改有意义吗?

可是我坚持认为一点,搞改革创新需要的是行内人,而不是外行人。

传统戏曲和唱歌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依然用二人转举例子,二人转有固定的唱腔和唱词,有统一的身法标准,在这个框架内可以自由发挥,可是必须得守规矩的在这个框架内。我个人非常喜欢郭德纲的相声,他的京剧和评剧唱得都很好,可是一旦唱二人转总觉得味儿不对,终年研究各种曲艺形式的专业演员尚且如此,何况是普通人。

对传统戏曲的魔改有意义吗?

赵本山的赵家班成员改编了很多的二人转唱段,甚至新创作了很多节目,可是所有的二人转演员在唱传统曲目的时候要求的都是正正经经,不能胡改乱编。

这是行内人的专业性和坚持原则决定的。

话说回来,很多人认为的某网红改编的黄梅戏可以加强对黄梅戏的宣传,那么我在这里问一句,有多少人看过她的演唱后会想要去找真正的黄梅戏唱段来听来看呢?这个宣传效果我非常怀疑。

郭德纲说过,你要想成为数学家,得知道123,要想成为翻译家,得认识ABC,一个修鞋的说他能打破昆曲,凭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戏曲   嘉庆   东北人   高腔   传统   唱段   唱词   黄梅戏   昆曲   唱腔   内人   京剧   现代人   艺人   演员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