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和“祭”都是丧事中所使用的,有何区别?如何正确理解呢?

常言道,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抗拒。而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以后,死人的事更是经常发生的了。每当有人去世,需要去吊唁或参加葬礼时,我们就会发现在丧礼仪式上,非常醒目的大大的“奠”字随处可见,比如灵棚、花圈、灵堂等处,都会用到这么个奠字。那么,丧事中所使用到的“奠”和“祭”两个字有何不同?又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呢?虽然都是用于祭祀活动的,但是“奠”和“祭”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奠”和“祭”都是丧事中所使用的,有何区别?如何正确理解呢?

“奠”字是个指事字,始见于商代的甲骨文,当时的图形上边是酒坛形状的“酉”字,代表酒坛或酒,后来又在轮廓内外增加了横竖笔画,用来表示酒坛壁上的纹饰。下边的“一”代表地面,表示将酒坛放置在地面或祭坛祭几上,金文在横线下再加了两点,代表是酒滴,含义是将酒洒在地上,进一步明确表示是用来祭祀的。

“奠”和“祭”都是丧事中所使用的,有何区别?如何正确理解呢?


“奠”和“祭”都是丧事中所使用的,有何区别?如何正确理解呢?

可见,“奠”就是表示设置酒食等物以祭祀死者或神灵等。其古字的形状,非常生动形象地说明是把酒坛、酒樽放在祭坛、祭几之上,表示用酒来祭祀的含义。因此,奠的本义即置放祭品来祭祀死者,后来又逐渐引申为放置、安放、确立、建立的意思。如果从时间和顺序的概念上来说,“奠”字多用于逝者的安葬之前。

“奠”和“祭”都是丧事中所使用的,有何区别?如何正确理解呢?


“奠”和“祭”都是丧事中所使用的,有何区别?如何正确理解呢?

“祭”字是个会意字。在较早期的甲骨文中,左边是一块鲜肉,肉上甚至还有血水流出来,右边是一个“又”(指手),表示手拿着肉在祭祀。为了会意准确,到了晚期甲骨文时,就在下部增加了一个“示”(指祭台)。如此结合起来,“祭”字的含义就是,用手非常恭敬虔诚地把肉类祭品放置于供桌祭台之上,以此用来供奉祭祀祖先或者是神灵等。

“奠”和“祭”都是丧事中所使用的,有何区别?如何正确理解呢?


“奠”和“祭”都是丧事中所使用的,有何区别?如何正确理解呢?

从“祭”字的古字形状,可以明显地看出,是手持肉类等物品供奉祖先或神灵的含义。可见,祭的本义是向神灵、祖先献上供品,并举行一定的仪式,用来表示敬畏、崇敬,并祈求保佑、庇护。后来便逐渐演变为准备好祭品,拜祭祖先或亲人,并对已故之人表示追悼、敬意的一种仪式。可见,“祭”多用于逝者的下葬以后。

“奠”和“祭”都是丧事中所使用的,有何区别?如何正确理解呢?


“奠”和“祭”都是丧事中所使用的,有何区别?如何正确理解呢?

古代汉族的礼仪分为五种礼制,总称为“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而“祭”侧重于吉礼,“奠”则侧重于凶礼。由于祭和奠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礼制,所以不能混淆使用。“祭”是后人对先人进行祭拜的一种礼制、祭祀活动,且年复一年,长期重复进行。而“奠”则是在人去世时,对逝者的一种祭拜礼仪,一般在灵前举行,“奠”结束后就要下葬封土,而封土后就没有“奠”,只有“祭”了。所以,后来的“奠基”一词应该就是由此而引申而来的吧。

“奠”和“祭”都是丧事中所使用的,有何区别?如何正确理解呢?


“奠”和“祭”都是丧事中所使用的,有何区别?如何正确理解呢?

稍加扩展,即可比较清楚地看出两者的区别来的。“祭”无论是祭拜祭祀神灵先祖等活动,还是逢年过节的年祭、灶祭、清明祭祖祭先烈、端午祭、喜庆之时的拜祭宗亲先祖等等,多是祈福求吉的所谓“吉礼”。而“奠”则不同,多用于丧事,是人死后设置灵堂、灵棚等,先是家人的堂奠、家奠,后是亲朋好友的吊唁、祭奠,完全是一种比较悲痛的仪式和祭礼的“凶礼”。因此,只要灵柩离开了家门之后,一切活动就由“奠”变成“祭”了。

“奠”和“祭”都是丧事中所使用的,有何区别?如何正确理解呢?

“奠”和“祭”都是丧事中所使用的,有何区别?如何正确理解呢?

综上所述,说得简单通俗一点,“奠”就是死者尚未安葬之前的祭祀活动,而“祭”则是死者下葬之后的祭祀活动,且祭的时间性更为长久。大家以为如何呢?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拜祭   灵棚   封土   古字   祭台   礼制   酒坛   丧事   祭品   逝者   神灵   祭祀   死者   祖先   仪式   含义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