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简史(科幻,12):再也不吃文明

宇宙简史(科幻,12):再也不吃文明

霸道文明据说是宇宙极早期唯二的高级文明之一,是传说中的宇宙优势文明,处于宇宙文明链的顶端,令其它文明闻风丧胆,一听到霸道文明这几个字,就恨不得赶紧自行了断,因为他们正打算做一件骇人听闻的事。而这件事还在酝酿的同时,他们就已经开始在酝酿另一件更加骇人听闻的事了。

另一个叫做桃源文明,更是神秘得不为其它文明所知。

这两个文明实际来自同一个低智文明——再也不吃人,在演化到半截的时候,因为对一个最重要宇宙法则的理解不同,最终分道扬镳,这个法则就是文明趋善法则。

按照生命进化理论的观点,自然选择会导致适者生存的个体幸存下来,并将优秀基因遗传给下一代。一个特征在促进繁殖成功方面越有成效,这个特征的选择就越强。所以任何一个有生命的星球,经历足够长时间的演化后,理论上都应该产生一种防止变老的基因,一代代遗传下去,从而让所有生物都长生不老。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宇宙极早期生命大爆发诞生了那么多生命,虽然导致大家互相吃饭异常方便,壮怀惨烈,但也有不少生命逃脱了被别个打来吃起的命运,却无一例外,最终都会因为身体老化器官衰竭而死去,不老基因显然在宇宙中一个也没能选择下来,否则的话,就至少会产生一个宇宙最最聪明的生命,带领大家奔向一个全然不同的美丽新宇宙——只要生命不死,时间、变异和概率总会让某个他/她/它在漫长的宇宙时间里,因挫折、羞愧、失败和绝望累积起足够的经验和知识,变成宇宙中最为聪明的生物,破解宇宙的所有奥秘,从而让所有生命都长生不死——这叫宇宙不死假说,桃源文明就一直致力于证明这个假说,以达成破解宇宙终极奥秘的目标。

那么,宇宙诞生已经三十多亿年了,这种所有生物都最最渴望遗传下来的特征,为什么却得不到一次选择,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宇宙演化纲要》是这样解释的:

自然选择丰富了促进繁殖成功的基因,却忽视了这些基因对长寿的负面影响,而这些负面效应在繁殖开始后才会出现。如果一个基因突变产生了更多后代,却缩短了生命,那就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在较短的生命周期内,有更多携带父母基因的后代进行补偿。但这种选择却明显对长寿不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有利于繁殖、不利于长寿的基因突变被积极地选择下来,而衰老的过程也就被写入到生命的DNA中了。

看不懂不是?有些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吧?《宇宙演化纲要》传说是宇宙极超高级以上,已经无法称呼的神秘智慧文明编撰的一本包罗万象的教科书,对宇宙生命演化,智慧演化,及生命智慧演化的终极意义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深刻剖析,从奇点开始到140.5亿年后的现在,乃至宇宙未来会如何发展,都有着极为精辟的洞察,被认为是宇宙有史以来最为正确,错误最少,不,是压根儿就没有任何错误的旷宇之作。

这段话翻译一下就是,生命之所以会死,是因为大家都在掠夺能量,只有产生足够多的后代,才能保证不被完全掠夺,基因才能延续下去。否则寿命再长,被别个打来吃了,基因再硬肘也绝逼没法长生不老。所以久而久之,基因就让生命生得多,活得短了,反正活不到寿终正寝都会被打来吃掉,就不要浪费端粒了,毕竟基因复制起来还是挺辛苦,挺麻烦,挺耗费鸟嘌呤尿嘧啶的。

看看,成也能量,败也能量,生命早早死亡远不是相互吃饭那么简单,这是写进基因了的,是生命生存方式本身决定的。千大万大,基因最大,这是宇宙运行的基本原则。

然而,有一个文明却决定挑战这个原则。

再也不吃文明,起源于仙女座星系纤手三末端尘埃带的一颗红矮星——不准再吃星,不准再吃星围绕着一个十倍于太阳质量的黑洞绝逼吃撑了运行,绝逼吃撑了是宇宙诞生不久,一颗超大质量恒星爆炸后坍缩形成的。

后来爆炸剩余的物质又吸积起来,和其它气体搅和在一起,产生了一颗巨大的恒星,燃烧了一千多万年后,这颗恒星又爆炸了,最终产生了袖珍恒星不准再吃星,绕着最先形成的黑洞绝逼吃撑了运行。

那时候宇宙密度很大,物质也容易吸积在一起,而且容易形成大质量恒星,寿命短,经常爆来爆去的,大家可以细品一下。

黑洞绝逼吃撑了附近的轨道早已被清理干净,静悄悄阴黢黢躲在黑暗中,偶尔有一颗不幸的小行星经过它嘴边,被它撕裂吞吃,旋转着落入视界,气体互相摩擦,才会发出明亮的光芒,照亮它的饕餮小馋嘴,但很快又会消失了。

不准再吃星周围有五颗行星,第一颗行星是一个直径四千多公里的星球没什么可吃星,离不准再吃星只有230万公里,早已被潮汐锁定。虽然红矮星燃烧缓慢,不准再吃星又是质量很低的那种,只有0.12个太阳质量,但由于距离太近,辐射强烈,没什么可吃星又没有铁芯产生磁场,其大气层在星球刚刚成形,还没来得及捂紧就被不客气地吹掉了。

即使当时宇宙微波背景温度已降到了几十度,强烈的辐射还是导致没什么可吃星向阳面温度达到了三百多度,背阳面则维持着比宇宙背景稍高一点的温度。由于没有气候系统,无法诞生生命——也可能背阳面会有一些微生物什么的,只是压根儿没人愿意去了解,所以该星球根本就没什么可吃的,从而被再也不吃人的前身——啥都想吃人命名为没什么可吃星。

不准再吃星的第二颗行星叫食材不多星,在360万公里的轨道上绕红矮星运行,也是颗岩石星球。由于被不准再星吃锁定,向阳的一面温度达到了一百多度,背阳面则略略高于宇宙背景温度,所以整个星球上空形成了强劲的气流,整天刮来挂去的,像无数鬼魂在凄厉地号哭。但在晨昏圈附近,以及永远黑暗的区域,还是适合生命演化的,只是恶劣的环境导致生命稀疏,很少有其它星球的低级文明过来觅食,相对来说可以算和平安宁。

不准再吃星的第三颗星叫食材甚多星,离不准再吃星490万公里,虽然也被锁定了,但因为距离适中,气候还是比较稳定,表面温度比当时的宇宙背景温度稍高几度,非常适合生命生长,因此诞生了不少物种,不过一直没有演化出智慧生命,因而沦为了不准再吃星其他文明的肉仓。食材甚多星上经常都有大量商业打猎和捕捞舰队作业,基本上几十年就会被捞光一次,需要漫长的休吃期才能恢复。

不准再吃星的第五颗行星是巨大的气态行星食材暴多星,位于约3200万公里的轨道上,它有一个明亮巨大的环形系统,还有数十个卫星,直径超过5000公里的就有五个,甚至有直径11000公里的超大卫星。这是因为这颗气态行星质量巨大,差一点就能点燃氢聚变了,所以和不准再吃星相当于形成了一个双星系统,整体围绕黑洞绝逼吃撑了运行,周围的卫星就是在黑洞引力帮助下俘获的。

食材暴多星离不准再吃较远,接受的阳光有限,但内部同位素辐射加上潮汐引力的作用,以及适宜的宇宙背景温度,各个卫星气候环境非常舒适,在浑冥黑暗中演化出很多动物,互相吃饭,一些动物甚至进化得极其巨大。在食材暴多星自己的巨大气态外壳里,由于温度适宜,实际也生活着无数飞行物种。总之这颗气态行星周围的生态系统,比起不准再吃星的内四行星还要肥沃得多,而且生态链上的每一环都是肥硕的动物,完全就是一个超级巨大的肉仓。

看到这里一些读者大抵已发现两个问题了。

一是不准再吃恒星系的第四颗行星到哪里去了?这个很简单,出于营造悬念和创作技巧上的需要,马上就会说到了。

另一个比较技术的问题就是,宇宙极早期好像和现在刚好相反,离恒星近的行星难以诞生生命,而远的行星反而更容易演化出生命。

这是由宇宙极早期的重要性质决定的,也就是我们一直提到的宇宙背景温度问题,由于整个宇宙的背景温度落到了可维持液态水的区域,离恒星近的行星表面受到的辐射强烈,温度太高,导致水被蒸发。而远的行星,不管多远,哪怕就是宇宙中流浪的黑暗星球,正好在宇宙背景温度下维持液态水存在的适宜气温,所以更容易演化出生命。

好吧,现在就来谈谈不准再吃星的第四颗行星,也就是霸道文明和桃源文明的发祥地再也不吃东西星,更多的时候它被简称为再也不吃星或再不吃星,距母恒星不准再吃星约580万公里。对红矮星来说,这个距离恰到好处,虽然同样被锁定,但气候环境还是很稳定,非常适合生命演化。再也不吃星有四颗卫星,其中最近的一颗再卫一半径达1500公里,是它的四分之一还稍强,而两者相距仅十万公里。所以再也不吃东西星和再卫一实际是一个双星系统,其它三颗卫星在更远的地方绕它们运行。

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了,不准再吃恒星系所有星球的名字似乎都和吃有关,这倒没什么不好理解的,因为所有这些名字,都来源于再也不吃星上再也不吃人的前身啥都想吃人。

没错,第四颗行星的名字原来就叫啥都想吃星,进化出了整个恒星系唯一的低级智慧文明——啥都想吃人;不准再吃恒星系原来叫欢乐嗨吃恒星系,当然也是啥都想吃人给取的名字。整个星系位于一个极端奇葩,上面提到的种种极为复杂,极具怪异特征的宇宙环境中,包括欢乐嗨吃是一颗红矮星,还远远地绕一颗黑洞运行,周围行星紧凑的轨道,众多的卫星,再加上啥都想吃人每只手和脚都有8根手指和脚趾,使用了16进制——宇宙手指假设公认的最适合智力发展的进制,啥都想吃人智慧演化神速,抢在该恒星系众多有生命的星球进化出智慧生命前发明了宇宙飞船。

悲惨的命运可想而知,所有星球的生命都沦为了啥都想吃人的食材,再也没有任何生命可以进化出智慧了——宇宙中一个星球只可能进化出一种智慧生命。但在欢乐嗨吃恒星系,由于星球之间距离极近,抬头一望连很多星球上的山川河流都可以看到,宇宙飞船发明后,其它行星相当于成了啥都想吃人的肉仓,自然不可能再进化出智慧生命了,这样的情况在宇宙极古期非常普遍,尤其在低质量的恒星系。

没有其它文明出现,欢乐嗨吃恒星系所有星球的命名当然也只能以唯一产生语言,唯一创造出文字的智慧文明的认识为准。偏偏这些家伙个个都是吃货,还把吃无耻地当做了第一文化和推动力,整个星系动物们经历的苦难可想而知,从他们肆无忌惮地把所有星球都命名为这些粗鄙、毫无美感、丝毫也不讲廉耻的名字就知道,其它物种过的都是什么样的悲惨生活。也得亏它们没进化出智慧,否则哪怕就是刚刚学会用石头砸骨头吃骨髓,恐怕都会首先拿来敲开自己的脑瓜瓢,早点离开这无尽的悲惨世界。

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让啥都想吃人文化、科技迅猛发展,最终研制出了超光速飞船——这是宇宙低智文明和高智文明的分水岭、标志线,一天就能飞出自己的星系——他们的恒星系位于仙女座星系外围,一千多光年外就是星际空间了。

啥都想吃人在广阔的宇宙空间畅游,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发现了许许多多宇宙奥秘,演化成当时唯一的宇宙高级文明——当然,他们是不是宇宙中唯一的高级文明现在已不可考证了,因为,好吧,发生了一件影响整个宇宙的可怕事情。不能再剧透了,但聪明人从因果律及逻辑推理上实际已可自己得到答案。当然,从本质上来说,宇宙是没有逻辑和因果的,因为时间并不是低智文明想象和经历的那样,相对论只是对称性与或非破缺超维时空理论的近似解。

目录:

01-1、宇宙简史:很久没死过的人1

01-2、宇宙简史:很久没死过的人2

02、宇宙简史:超脑名字叫赞花儿

03、宇宙简史:2.5亿年前的爱情

04、宇宙简史:尾场加速器爆炸

05、宇宙简史:无限不可能非存在的人

06、宇宙简史:宇宙极古期的喧嚣被宁静打破了

07、宇宙简史:弥散在量子迷雾中的蓝色飞船

08、宇宙简史:宇宙手指假设

09、宇宙简史:无限多重宇宙

10、宇宙简史:乔永浩的梨子手机

11、宇宙简史:人生最低谷咖啡馆

或点击下方“了解更多”,或进入本号主页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简史   恒星系   阳面   宇宙   气态   星系   科幻   恒星   行星   黑洞   星球   基因   温度   背景   智慧   生命   时尚   文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