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盛家三代儿女高娶高嫁,勇毅侯独女承前启后功不可没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作为主线的盛府,媳妇三代高娶,女儿高嫁,令盛家仅经过四代人的努力,就达到了侯府公爵的位置。这其中,盛家第二代盛老太爷高娶勇毅侯独生女功不可没。

盛家的历史

盛家有记载的祖先——盛老太公,原是一个穷叫化子,年轻时运气好到爆棚,大赚了一笔钱。发达后的盛老太公,自知文化的重要性,娶了一名没落官宦家的小姐,官宦小姐生了三子,盛纮的父亲——探花郎老太爷,位居第二。

《知否》盛家三代儿女高娶高嫁,勇毅侯独女承前启后功不可没

要说盛老太公也是很有战略眼光的,看二儿子是块读书的料,早早帮二儿子在京城置下了物业。盛二老太爷中了探花后,因才貌俱佳,被勇毅侯独女一见钟情,非他不嫁。勇毅侯侯爷见爱女看中的女婿,虽然家世单薄,但他本人却前途无量,况且在京城也有房子,家境也不差,女儿嫁过去必不会吃亏。

这样一桩男才女貌的姻缘,本是上佳的。如果盛二老太爷有盛纮般的抱负和大局意识,加上岳家勇毅侯府的提携,盛家在盛纮这一代就应该发达,达到辉煌。

可惜盛二老太爷虽然多年求取功名,孜孜不倦的努力读书,但对莺莺燕燕的房内之事也兴致盎然,与盛老太太婚后没多久,就娶了几房妾室放在房里。

《知否》盛家三代儿女高娶高嫁,勇毅侯独女承前启后功不可没

古代收几房妾室,是再普遍不过的事,但错就错在盛老太爷本末倒置了,不顾嫡妻盛老太太的面子, 宠妾灭妻。如果是普通人家的女子,这口气恐怕就咽下去了。

好比大娘子王氏,盛纮宠妾灭妻多年,王氏也只能将这口气生生的咽下,然后委屈求全的继续过日子。如果王老太师还在世,王氏恐怕不会忍,盛纮也不会如此胆大,毕竟他的前程,还需要王老太师提携的。

《知否》盛家三代儿女高娶高嫁,勇毅侯独女承前启后功不可没

但勇毅侯独女,原就是一个骄傲的嫂子,盛老太爷的前程,尚且还需勇毅侯府帮衬,这口气她哪里咽得下。她一气之下,将盛老太爷房里的几个妾发卖了好几个。仅留下了盛老太爷最宠幸的一个和盛纮的生亲。

《知否》盛家三代儿女高娶高嫁,勇毅侯独女承前启后功不可没

这个妾室,是盛老太爷和盛老太在拼了半条命才留下的。只不过这个妾室,心思并不单纯,利用老太爷与老太太斗争的疏忽,害死了盛老太太唯一的嫡子。盛老太太愤怒至极,乱棍将这个妾室打死,盛老太爷也一气之下,不久就命归黄泉了。

盛老太太的坚持

盛家最有前途的儿子死了,三房又恨不得把二房吞了。如果没有盛老太太,盛纮恐怕连科考的机会都没有。

《知否》盛家三代儿女高娶高嫁,勇毅侯独女承前启后功不可没

眼看才二十出头的女儿就成了寡妇,勇毅侯很快就帮女儿寻了一门亲事,对方是一个刚丧偶的抚台,而且还没有嫡子,盛老太太如果嫁过去,一点都不影响她主母大娘子的地位。但这门极好的亲事,却被盛老太太拒绝了。

大概是被盛老太爷伤得太深,对婚姻已经失去了信心,盛老太太选择了继续留在盛家,将庶子盛纮抚养到她的膝下,教他读书写字,待大一些,又给她请最好的先生。

孤儿寡母的没有依靠,就靠盛老太太的嫁妆度日。还好盛纮争气,不久就中了进士。为了让盛纮谋得一个好差事,盛老太太将自己几百亩的良田卖掉一半,用来帮盛纮疏通关系。

《知否》盛家三代儿女高娶高嫁,勇毅侯独女承前启后功不可没

待盛纮站稳脚跟后,盛老太太开始物色能够帮到他的亲家。

盛纮高中进士又谋得了一官半职,勇毅侯府本想嫁一个庶女过来,亲上加亲。本来盛纮就是庶子出身,又无根基,匹配勇毅侯府的一个庶女是绰绰有余的。但这个提议,被盛老太太一口回绝了。并因此得罪了娘家,自此娘家与之也少有来往了。

经过一番权衡比较,王老太师家的女儿,被盛老太太看了。

其实与其说盛老太太是在挑选儿媳妇,不如说是在帮盛纮找仕途之路上的踏脚石。

王老太师历经三朝,低调能干,高起低落都宠辱不惊,三个皇帝都十分欣赏这位能臣。其在朝中的关系,更是盘根错节,无所不能。这正是盛纮所需要的。

《知否》盛家三代儿女高娶高嫁,勇毅侯独女承前启后功不可没

按理,盛纮家世单薄,虽然有个一官半职,但在王家面前,自然是小巫见大巫。但胜在有一个探花郎父亲(虽然已经挂了),一个勇毅侯嫡女的母亲,所以凑合也还差不多。

王家一开始没有答应这门亲事,但盛老太太没有放弃,根据她的经验,认为提亲一定要让岳父母看到女婿的人后,才能做最后的决定。

因此,盛老太太亲自带着盛纮上王家提亲,果然如老太太所料,王老太太一看盛纮一表人材,其言谈举止根本不像一个庶出儿子,对勇毅侯嫡女的教育十分佩服,立刻答应了这门亲事。

《知否》盛家三代儿女高娶高嫁,勇毅侯独女承前启后功不可没

盛纮在王老太师的帮助下,加上自己左右逢源的性格,华兰出嫁后不久,就由一个小小的通判,升至五品京官了。

盛家儿女的姻亲

华兰定亲时,盛纮还是扬州的一个小小通判。忠勤伯爵府因为武皇帝之事受到牵连,在京中地位尴尬,连儿女的婚事都无着落,最后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求娶一名清流人家的女儿。

华兰的婚事,盛家有点捡漏的嫌疑,但试想没有盛纮的清流名声在外,没有勇毅侯儿女坐阵,想必忠勤伯爵府也看不上盛家。

《知否》盛家三代儿女高娶高嫁,勇毅侯独女承前启后功不可没

长柏高中两榜进士后,他的亲事也提上了日程。

这一次,盛老太太同样高瞻远瞩,盛纮自己有经验,更明白岳家的提携,对一个人的帮助有多大。所以,当盛老太太看中三代帝师之家的海家时,盛纮是举双手赞成。海家三代帝师,朝中近一半的文官,都是海老太爷的学生,其关系资源可见一斑。

此时的盛纮,马上就荣升四品了,并且长柏也进了翰林院任庶吉士,前途十分喜人。加上盛家儿女的教育,早已在京城中传开来,盛府内宅人口也简单,长柏的婚事,很快就定下来了。

《知否》盛家三代儿女高娶高嫁,勇毅侯独女承前启后功不可没

到长枫的婚事时,盛家又捡了一个大大的漏,尽管在当时面子上有些难堪,但后面带来的源源不断的好处,与之相较就微不足道了。

长枫的嫡妻柳氏,是柳氏大族的嫡次女,早前与之结亲的蒋家,嫡妻还没进门,妾室就在国丧期间生下了儿子。柳家父母气不过,狠狠的质问了一番,最后不想把女儿嫁过去了。

但结不成姻亲,对方的面子却还要顾全。最后,盛老太太亲自上门提亲,称自己看上了柳家女儿,而蒋家则以要守丧,不想耽误柳家女儿,毁了这门婚约。盛家顺利将柳氏娶进了门,柳氏进门后,约束了长枫浮躁的性子,他后来虽然不如大哥长柏,却也在朝中为官。

《知否》盛家三代儿女高娶高嫁,勇毅侯独女承前启后功不可没

长栋的嫡妻,则娶了沈从兴家族,墨兰虽然不光彩,也嫁到了永昌伯爵府,明兰嫁入了宁远侯府。

盛家唯一低嫁的女儿如兰,其婚事,与当初盛纮与王氏的婚姻有点类似。

如兰喜欢文炎敬,非他不嫁。文炎敬虽然家境相对有些寒酸,但才华抱负不亚于当年的盛纮,所以盛家是将文炎敬当作潜力股来扶持。此时的盛家,加上其他的姻亲帮忙,已经能够在姑爷的前途上帮扶一二。

很多人讨厌功利型的婚姻,但越是身居高位,越清楚联姻带来的好处。

就像盛家,如果盛老太太没有前瞻性,娶了一个并不能帮到盛纮的庶女,盛纮到退休恐怕都还是一个地方小吏,就更别谈后面三品荣休,儿子光宗耀祖了。

《知否》盛家三代儿女高娶高嫁,勇毅侯独女承前启后功不可没

而且越是高门大户的女儿,其眼光见识也非普通人能及。探花郎老爷,虽然自己命不长,但他娶对了盛老太太,盛家得亏有盛老太太把控全局,步步为营,在儿女婚事上毫不含糊,不在乎眼前的利益得失,而着眼于长远的规划,才有了盛家的鼎盛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老太公   儿女   庶子   老太爷   姻亲   岳家   京城   承前启后   亲事   太师   功不可没   进士   婚事   伯爵   老太太   儿子   女儿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