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了中印文化的中秋节,是这样庆祝的

上靠谱的平台,找靠谱的海外工作,欢迎关注“外聘网”

中秋节来历

中秋节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最早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周礼》一书中,就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纷纷仿效,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在此之后,这种习俗传到民间,逐渐流行,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融合了中印文化的中秋节,是这样庆祝的

直到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正因为其落在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故得名“中秋”。中秋节在宋朝时极为流行,发展至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当然,如果你认为只有中国才会过中秋节,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Indonesia

印尼的中秋节

有华人的地方就肯定有中秋节,也肯定有月饼。事实上在印尼并不只是华人过中秋节,在华人的带动下,印尼本地人也凑热闹过起了中华文化圈的中秋节啦,这有点像大陆圣诞节的味道,有时候他们纯粹就是借商机赚点钱,凑凑热闹。

从大体上来说,印尼的“大月节”跟大陆的“中秋节”是基本一致的,不过,正是一些小差别让我们觉得“文化”这种东西的神奇的可塑性。

融合了中印文化的中秋节,是这样庆祝的

印尼华人习俗颇有“古风”,他们的“大月节”也是如此。拿一些常用词汇来说吧,我们说“司机”,他们说“车夫”;我们叫“保姆”,他们仍然习惯称“佣人”;他们把印尼叫祖国,把中国叫做“祖籍国”,也有叫“唐山”的(不是河北的唐山,而是指唐人来的地方);我们叫“乘客”,他们这儿叫“搭客”;等等。这些词汇在民国时期是很常见,现在仍然流转于印尼华人口齿之间。

祭祖先、拜月亮是印尼华人华侨代代相传的中秋节习俗。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印尼华人们都会早早起床,祭祀祖先,等到晚上月亮升起时再拜月亮。印尼华人各个宗亲会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祭祖活动,春祭在清明节前后的一个月内,秋季都在中秋节前后。

融合了中印文化的中秋节,是这样庆祝的

除了各家各户祭祀祖先外,中秋节前后各姓氏的祭祖活动,也是印尼华人始终坚持的传统。近年来,当地华人在保持家庭团聚的同时,更多的是拜会朋友组织聚会文化交流活动

印尼中秋节的祭祀中,月饼是必不可少的供品,印尼的中秋节也被称为月饼节。(印尼没有秋天,所以中秋节在他们听起来有些怪怪的...)

融合了中印文化的中秋节,是这样庆祝的

印尼的月饼虽然包含了中国元素,但是却有自己的特色,印尼当地华人在月饼的创作上也发挥出了十足的创意。他们制作的月饼不仅花样众多,有各种新奇的口味,除了传统的豆沙馅、肉馅以外,印尼华人还创造性地将月饼和当地饮食习惯相结合

比如,这种外表看起来像是武大郎炊饼的,比我们的月饼大了一圈;

融合了中印文化的中秋节,是这样庆祝的

(像烧饼的月饼)

比如,他们用的馅儿有些跟我们的不太一样,有巧克力奶酪馅儿的,有榴莲蛋黄馅儿的,还有菠萝馅儿的。

融合了中印文化的中秋节,是这样庆祝的

(榴莲味的月饼)

比如咖啡馅、咖喱肉松馅月饼、香蕉馅、榴莲馅、奶酪馅等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风味独特的月饼。而且与我们常见的月饼不同的是,有些印尼的月饼往往个头都比较大

融合了中印文化的中秋节,是这样庆祝的

END

不同国家的不同中秋,拥有着它们各自的魅力,然而中秋节永远不变的都是团圆之意,这个中秋,你在哪里呢?

融合了中印文化的中秋节,是这样庆祝的

外聘网欢迎各位看官的评论和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周礼   中秋节   印尼   大月   馅儿   唐山   榴莲   月亮   祭祀   月饼   习俗   中国   中秋   传统   华人   文化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