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谨以此文,向那些拼过命的香港电影人致敬。


如果不是刻意去寻找,很少有人知道最近院线有部名为《龙虎武师》的纪录电影悄悄地上映,又悄悄地下档。


这部豆瓣评分8.3的纪录片,实际的排片率不足1%,票房不足100万。


这个情况像极了这部影片里介绍的大部分“龙虎武师”的命运,台上默默无闻,台下无人问津。


“龙虎武师”是香港的叫法,听着威风,其实就是内地影视界所说的“武替”,都是在影片里做替身,玩特技,跑龙套,属于苦活累活最多的一帮演员。


不过,在香港影视圈,不是拍什么功夫片的人都能称呼为“龙虎武师”,得是那种拍过玩命的场景,浑身是伤的武师才配得上这份称呼。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这部纪录片是由香港电影研究专家魏君子执导,片名则是刘德华亲笔题写。


拍摄时得到了洪金宝、徐克、成龙、曾志伟、甄子丹等诸多香港影视圈导演和演员的鼎力支持。


因为他们有的就是龙虎武师出身,有的则对合作过的龙虎武师充满尊敬和感激。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徐克说:“他们以前做的事情,往后也没有人会做得到。”


这确实是一句客观公正的评价。


技术进步的今天,影视圈却再也难回到曾经辉煌的功夫片年代。


而这个“消逝的武林”,起源却是中国的戏曲艺术。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上世纪70年代,京剧名伶于占元在香港开办了一家名为“中国戏剧学院”的武生培训班。


这个不起眼的培训班里,后来走出了扛起香港功夫电影半壁江山的“七小福”。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 “中国戏剧学院”培训班合影


他们是元龙、元楼、元彪、元奎、元华、元德和元武七人。


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洪金宝、成龙、元彪、元奎、元华等人。


除了他们七人,其实还有元庆(袁和平)和元秋。


与此同时,另一位京剧演员“粉菊花”也开设了著名的春秋戏剧学校,不仅培养武生,也培养专门的生角、旦角等。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大家熟悉的罗家英、陈宝珠、萧芳芳、陈好逑、林家声、凤凰女、筱菊红、杨盼盼、尊龙等都是这个培训班出来的。


而龙虎武师林正英、董玮等,都是这个培训班教出的武生。


程小东、火星等武师,则出自唐迪的东方戏剧学校。


那时的香港梨园行还未被电影击垮,需要大批戏曲演员助演。


为了混口饭吃,一些香港普通家庭就把孩子送来拜师学艺。只要签了生死约,不管死活都全凭师傅调教。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 培训班里的孩子从小就要接受严格的基本功训练


这些培训班走出了无数武师和演员,但论最著名,也最有影响力,莫过于“七小福”。


因为他们的大师兄洪金宝先行一步进入电影圈,做起最早的龙虎武师。


说起来,这其中也有点“裙带关系”。师父于占元的女儿女婿都在邵氏影业拍戏,女儿于素秋是著名女演员,女婿韩英杰是香港影坛最早的武术指导。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不久,随着香港功夫电影的崛起,京剧艺术开始式微,大批观众纷纷走进电影院,香港功夫电影迎来了黄金时期。


与之相反,梨园行的培训班因为找不到出路,不得不歇业。


恰好邵氏影业的邵逸夫开始拍功夫片,急需大量会唱戏、会腾挪跳跃的武师,无处可去的梨园武生也顺势变成了片场的武替。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 邵逸夫(中坐者)和他的邵氏影业帝国


一句话来总结这段历史,曾经的京剧名角为躲避战乱来香港,即所谓“北派南传”。老师傅靠开班谋生,教导了一批什么都不懂的半大孩子,闯进了香港电影的武侠片世界。


事实上,正是传统的京剧艺术形式丰富了未来这些龙虎武师的创意,曾经亲密无间的同门之谊使彼此肝胆相照,甚至以性命相托。


这些半大的娃娃基本功扎实,但是最大的本事就是不怕死。


七小福闯荡江湖的时候,片场根本没有什么完备的保护措施,基本就是一条钢丝一条命。


洪金宝一手带出的“洪家班”被誉为业内的“敢死队”,从洪金宝到成龙,人人都是靠着玩命的精神一点点揾食打拼。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 洪金宝和自己的洪家班成员被称为香港龙最玩命的一群龙虎武师


洪家班所有的动作和特技都是龙虎武师里难度最大,危险最高的,堪称整个行业的“天花板”。


很多洪家班参与的功夫片、动作片,身为大哥又是武术指导的洪金宝在拍摄结束后往往不是喊CUT,而是急切喊“赶紧救人!”


在《龙虎武师》里,元武说自己在电影《省港旗兵》中有一场戏,需要从毫无防护从四五层楼高的地方背身跌落出栏杆,然后重重摔在硬邦邦的冰面。


元武没拍之前就知道这场拍完,自己凶多吉少,可他因为信任大哥洪金宝,还是照做了。


那时没有健全的商业保险制度,即便有,一般保险公司也不会给这些明知有危险还去玩命的武师上保险。


普通武师只能选择信大哥,“伤了残了,大哥养你一辈子。”


跟了哪个大哥,就等于选择了怎样的命运。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果然,等元武拍完这段,人已经摔昏过去,直接被救护车拉到医院,躺了三个月。


元武对着镜头感叹:那是用命换回来的呀。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钱嘉乐在拍摄《龙的心》时,按照当时动作设计,他是先撞破玻璃窗然后直接坠落在一楼的顶棚,等卸下一些力道后再翻滚落地。


可实拍时,由于钱嘉乐力道过猛,结果撞碎玻璃后直接越过顶棚,径直摔在地上,而此时迎面一辆车开来,幸好刹车及时,他才没被卷入车轮之下。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如此一番惊险动作,钱嘉乐居然只是擦破点皮,没有断腿也没骨折。休息几天就回来的他被洪家班戏称为“福将”。


“龙虎武师”名字里有个“武”,靠的不仅仅是搏命,自己还得有些真功夫。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一般功夫片中,武师会分为“上把”和“下把”。


简单点说,“上把”就是主角明星,是专门打别人的;“下把”则是普通武师,只负责挨打,还要配合剧情做出倒地、翻滚、吐血等动作。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这些属于传统的武术套路,是从梨园的武行传下来,俗称“套招”,至今还在戏曲舞台及影视圈沿用。


嘉禾迎来李小龙后,他将实战招数引入到了电影表演,取代了曾经的花拳绣腿。


讲究实际的他提倡拳拳到肉,观赏性更强,更有视觉冲击力,使观众大呼过瘾。


只是这就苦了过去只是比划几下的龙虎武师们。


《精武门》中,李小龙孤身去日本武馆踢馆。


看他拳打脚踢暴击“日本武士”,其实就是“上把”耍帅,“下把”遭殃。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在李小龙的要求下,武师们每个动作不仅要精准到位,还务必做出真实的痛苦反应。


为了求得合适的效果,“下把”的武师只能真的去承受“上把”的主角实实在在的暴击。


因此,武师被打得鼻青脸肿甚至内伤的情况比比皆是,香港功夫片也真正硬桥硬马地“硬”起来。


1973年,李小龙病逝,香港的功夫片曾陷入沉寂期。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彼时,无数电影公司都想再复制一个“李小龙”出来,结果都宣告失败。


艺名“元龙”的洪家班小伙被大导演罗维和金牌经纪人陈自强看上,改名“成龙”。


等学着李小龙模样拍几部扑街电影后,成龙在大哥洪金宝的调教下,发挥自身的喜剧天赋,由硬变软,开创了动作喜剧,以一部《醉拳》名扬天下。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真正的功夫不是只会打拳,而是会融会贯通。


如果你仔细看成龙的表演,你会发现他学的不是什么功夫大师,而是直接致敬了著名的喜剧表演大师巴斯特基顿。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巴斯特基顿是在默片时代与卓别林齐名的一位表演艺术家,动作大胆夸张,充满喜剧风格。


不过,不能因此说成龙“抄袭”,因为成龙电影里的危险系数更大,也更具创意。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 成龙许多经典动作其实都是在模仿巴斯特基顿的影片


此后,不管是洪金宝的鬼片还是成龙的“警察故事”系列,功夫喜剧成为洪家班和成家班共同的标签。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 80年代,成龙和自己的成家班


两家彼此既相互帮助,又暗自较劲。


对方不敢跳的地方,他们去跳;对方跳过的楼,他们选更高的地方跳。


至于什么骨折、断腿,几乎是家常便饭。


身为大哥的两位,更是身先士卒,所有危险动作基本都是亲自上阵。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洪金宝每次遇到危险动作,都自己会亲自试一遍,最常说的一句就是“你行不行,不行我来!”


成龙就更为拼命,可以说几次都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1986年,成龙在南斯拉夫拍摄《龙兄虎弟》时原本已经完成了既定动作,可他自己觉得不满意,坚持再来一次。


拍了第二遍,大家都觉得OK,可成龙还是觉得不够完美,没有体现出自己想要的紧张感,提出再来一次。


可就是这次,当他跳在半空中抓树枝时,树枝断裂,他直接从10米多高的地方摔落。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因为是头部着地,成龙当场血流不止,而且颅骨碎片还插在脑部。


万幸是,欧洲一位著名的脑外科医生正在此地讲学,救了成龙一命。


而成龙也因此落下后脑侧疼痛,听力永久受损的后遗症。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上世纪80年代,面对好莱坞电影特技的冲击,技不如人的香港电影人只能靠着奇思妙想比创意,而作为特技一部分的龙虎武师则只能以命相搏。


虽然这些龙虎武师们是受过专业训练,可他们毕竟还是肉体凡胎,从几层楼高的地方跳下去,他们也会犹豫,也会摔得骨折、瘫痪。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可为了生存,为了这份自己从事的武师职业,他们只能纵身一跃。


好在龙虎武师这份职业危险是危险,相对收入也高。


鼎盛时期的香港影坛有数千名龙虎武师,每天奔走在不同片场。


在香港平均工资只有数百元左右时,龙虎武师能每月拿到数千乃至上万的报酬。


那时的汽车还是奢侈品,可龙虎武师们几乎人人都有车,各类豪车在拍摄片场能从街头停到街尾。


自然,这些是真正的“血汗钱”。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遗憾的是,许多武师年纪轻轻,没上过什么学,也不懂什么理财,加上自己是靠搏命赚到的钱,因此有钱便挥霍一空,少有能为自己后半生考虑过。


正因如此,在《龙虎武师》里也提到,大部分的武师到了晚年都比较拮据,早年的伤痛更是让晚年生活雪上加霜。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因为受限于形象、文化背景,龙虎武师能真正转行成导演、演员、歌手或者武术指导难度很大。


不过,成功的也有不少,除了大家熟悉的洪金宝、成龙、林正英、曾志伟,还有导演徐小明、唐季礼、歌手王杰、演员张晋、演员熊欣欣(鬼脚七)等。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 没想到吧,歌手王杰早年也做过武术替身


在《龙虎武师》采访中,所有龙虎武师无一例外提到了林正英。


因为林正英不仅是龙虎武师里转型最成功的演员之一,他的敬业精神也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林正英原本是洪家班的成员,后得到洪金宝鼓励,自立门户创立了《僵尸道长》系列。


在拍摄完《僵尸先生》后,林正英扮演的九叔大受欢迎,迅速成为一线演员,片酬过百万。


可他依旧在洪家班需要的时候回来为其他演员做替身。


当时他的徒弟钱嘉乐参演洪金宝的《过埠新娘》,其中要替演张曼玉被人从海盗船上丢下来的戏份。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 《过埠新娘》里张曼玉很多危险和打斗的动作替身都是钱嘉乐


就在钱嘉乐准备换衣服上场时,被林正英拉住了,表示要替他来演这段。


林正英说,自己现在光是粘上一条眉毛扮“一眉道长”就可以收100多万片酬,但是你不能受伤,你后面还有戏要演。


实拍后,林正英直接从4米多高的海盗船摔下了下来,半天没动弹。


洪金宝和钱嘉乐吓得不停喊他名字。


林正英许久才缓过劲说:“没啥,震着肺了。”


看傻了的钱嘉乐忍不住说,这才是真英雄!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 钱嘉乐和师父林正英


这就是龙虎武师所推崇的精神,一旦入行,他日无论飞黄腾达,还是穷困潦倒,依旧本色不改。


可惜,随着香港电影产业逐渐式微,龙虎武师的黄金岁月也渐渐远去。


部分龙虎武师不得不远赴海外“老猫传艺”,至今还在打拼;还有一些则进入内地,教出的弟子都已是大陆影视圈知名武术指导。


至于转行开出租车,开店也属于龙虎武师中混得不错一类人,只是绝大部分武师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即便这样,相比那些因为拍戏落下残疾,甚至死亡的武师,他们已算很幸运。


今天,香港的龙虎武师基本都是60多岁的老人,整个行业接近断层,唯有年过50的甄子丹、钱嘉乐还在坚持着。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虽然香港电影人和龙虎武师们在想方设法继续培养新的接班人,但是面对越来越惨淡的香港电影,他们也显得极其无奈。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见证了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龙虎武师逐渐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他们为香港电影开创的辉煌时刻将永远镌刻在人们记忆中。


只要我们不曾遗忘,故人就未曾离去,我们也就有了来处。


最后,来看一眼《龙虎武师》电影海报。


伤痕累累的武师背影,每处伤疤都代表一位拍片受伤的武师。


30年前,为了一场戏,林正英从4米高的海盗船跳了下去


1983年元武因拍《奇谋妙计五福星》摔断脖子

1984年钱嘉乐拍摄《快餐车》尾椎受伤

1985年八大武师拍《龙的心》同时七楼摔下,摔断腿

1985年林正英拍摄《僵尸先生》摔成脑震荡

1986年成龙拍摄《龙兄虎弟》造成头骨碎裂,生命垂危

1986年洪金宝拍《最佳福星》手骨断裂

1987年钱嘉乐拍摄《东方秃鹰》导致胳膊上皮全被烧掉

1989年胡慧中和李赛凤《猎魔群英》全身烧伤

1990年徐宝华拍《老虎出更2》双腿骨折

1995年熊欣欣拍《刀》重伤昏迷两天

1996年参演《阿金》导致颈椎受伤,险些全身瘫痪


点亮【赞】吧,感谢那些拿命拼搏过的香港电影人。文/摩罗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武生   成龙   培训班   武师   功夫片   海盗船   香港   京剧   武术   香港电影   大哥   功夫   演员   年前   危险   动作   时尚   电影   林正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