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风口正盛,但华为另辟了一条“蹊径”

借着上海车展这阵东风,华为官宣自己将正式开通售车业务的决策,话题随即引发网络热议。华为首款售卖的车辆为“赛力斯华为智选SF5”,新车将于4月21日起,在赛力斯体验中心、赛力斯官方APP、华为体验店、华为商城同步开启预订。

新能源车风口正盛,但华为另辟了一条“蹊径”

从识微商情统计出的网络舆情趋势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自4月18日,网络中已开始出现琐碎的关于华为卖车的话题信息,但此时的话题主角却并非“赛力斯华为智选SF5”,而是华为与北汽旗下新能源品牌极狐联合发布的“极狐阿尔法S华为HI”。

该款新车,采用了华为快充技术、鸿蒙OS操作系统和华为麒麟车载芯片,并搭载了华为ADS高阶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Autonomous Driving Solution(简称ADS),是首款搭载华为激光雷达方案的智能电动车。

新能源车风口正盛,但华为另辟了一条“蹊径”

不少媒体将其称为“华为第一车”,并推测该车可能进入华为的销售渠道。但在4月19日午时,这一消息被打断了,华为官宣了自己将要售卖的第一款车——“赛力斯华为智选SF5”,舆情热度迅速升值峰值,并在后续几日内延续着较高的热度。

舆情热点一:赛力斯是谁?

除了对华为要卖车这件事本身的讨论外,赛力斯这位半路杀出的“真·东宫太子”便成为了大家的主要讨论话题之一。对于大多网友、媒体来说,赛力斯这个品牌可能有些许陌生,从它与极狐近一周的品牌网络声量对比来看,即使在华为对其官宣后,赛力斯的品牌声量仍低于极狐四倍以上。这般悬殊的认知度差距下,大家开始对赛力斯这一品牌提出了更多的疑问。

新能源车风口正盛,但华为另辟了一条“蹊径”

赛力斯(SERES)是重庆金康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旗下品牌,隶属于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而这个小康工业集团即大家更为熟悉的东风小康汽车品牌的所属公司,故赛力斯其实也是一家具有传统造车企业背景的品牌。

但即便赛力斯的企业背景也不错,但为什么华为的初售首选却不是认知度更高的北汽极狐呢?

据电车汇发布的《赛力斯与华为之间的合作是北汽极狐不能比的》一文中,赛力斯工程师对此的回应:“我们(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更深度,是北汽极狐不能比的”。

赛力斯工程师透露,为加深双方的协作,华为很早就派了团队与赛力斯共同办公,双方联手对车辆进行开发调校,车辆用的是华为的车机系统、华为的音响系统、华为的DriveONE电驱动系统、华为中控HiCar,虽然自动驾驶系统不是由华为供应的,但后续华为一整套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都会陆续应用到赛力斯品牌车型上,也包括赛力斯SF5。

舆情热点二:华为为什么开始卖车了?

对于华为这一突然落实下来的售车决定,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进行了回答。

从必要性来说,华为需要汽车销售收入来帮助增加业务收入。“美国四轮制裁后,华为手机这种高频、刚需、海量的产品业务遇到巨大的困难,智能电动汽车销量虽然没有手机那么大,但是单价高,能够弥补手机的销量缺失”。

新能源车风口正盛,但华为另辟了一条“蹊径”

从可行性来说,华为具有庞大的全球销售网络优势,是汽车品牌所不能比拟的量级。“华为如今在全球有12家旗舰店,另外有5家在建,超过5000家高端体验店,超过6万家零售与服务网点”。

舆情热点三:华为卖车能不能行了?

结合华为卖车的可行性优势,和余承东“不是PPT车,今年五月份批量交付”的说法。对于华为卖车一事,舆论首先赋予了较大的看好态度。但具体更深的,还得看到时候汽车的实际使用情况。

但也有部分观点不太看好华为以此种形式进入汽车行业领域。虽然目前仅有赛力斯这一合作品牌进入了华为的销售渠道,但华为也表示后续也可能加入更多的合作伙伴。

而在此前,华为得先与更多的汽车品牌达成合作,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则表示,长期来看不看好华为的开放模式,“我们当时在UC做过,死得很惨”。这种交钥匙合作模式的挑战不少,首先,每一家合作伙伴有不一样的诉求,都要去做适配;其次,如果要通过开放平台去取得很大的市场,必须是低收费,但现在从高阶向下降维的打法显然不适用。

综合来看,对于华为卖车这一话题,网络情绪以正面为主,达72%,中立和负面情绪分别达17%和11%

新能源车风口正盛,但华为另辟了一条“蹊径”

舆情热点四:华为真的不造车了?

关于华为造车一事,坊间已盛传多年了,并且随着入局玩家的增多,相关舆情也愈演愈烈,但华为方一直呈否认态度。

早在2018年,华为董事常委会决议【2018】139号《关于应对宏观风险的相关策略的决议》就明确:华为不造车,但我们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

2020年10月26日,华为做出《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称,公司再一次重申: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且强调: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今年4月18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在采访中表示:目前真的没有考虑,如果零部件业务做得足够好为什么要造车,造车也不一定赚钱。

虽然华为再三声明了自己真不造车,并在实际推进智能汽车部件业务决定。但在其官宣赛力斯将进入销售渠道后四日,与华为造车有关的舆论提及仍居高位,甚至超过了华为卖车这一话题的舆情热度,可见各方对华为造车一事仍抱有可观的期待与揣测。

新能源车风口正盛,但华为另辟了一条“蹊径”

基于华为之前说过不造手机、不造电视而后却均入局了的历史事迹,且华为20年发布的决议末尾标注的“三年有效期”,多数网友对于华为不造车的说法并不太信服。有车评媒体表示,从现在的局面来看,倒是有点像是重庆小康为华为代工生产的汽车,华为已间接介入了汽车制造行业。

据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划至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各占50%,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同时各类网联式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在国内广泛运行,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另根据工信部发布数据: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投资累计超过2万亿元,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预计,在今后十五年我国汽车产业全面实现电动化转型过程中,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也将具万亿级的市场机遇,而如何在“蓝海”中更多的掘到这桶金,还得看各家本事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华为   新能源   蹊径   舆情   热点   风口   重庆   决议   可行性   小康   车辆   话题   业务   智能   品牌   时尚   汽车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