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我的32岁

今天是我的32岁,1986年5月16日,一个叫张萌的女孩出生了。当然那个时候,大家还不知道这个人将会做什么,她带着父母的爱与希望,来到这个世界探索人生。

谁的人生不迷茫?

人生就是从不确定性到确定,再到不确定的周而复始过程,我一开始笃信万分的事儿,在后来也会疑惑,然后又开始质疑不确定了。很多厉害的人都说自己很小时就知晓自己到底要什么,我听了总陷入自惭形秽状态。我不是一个这样的人,我在追寻,也在苦苦挣扎,在探索尝试,也在自我质疑。小时候我妈就对我说,你个子高,反应就比别人慢半拍,但你如果勤奋一点,也可以弥补这个短板。

接受了,就好了。

五年前我开始创业,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在北师大京师大厦租了一个70平米的办公室,办公室的牌子是2013年7月27日挂上去的,从此,这个日子就是我们每年周年庆的日子了。比别人幸运的是,我有来自家人的100万创业启动金;但不幸的是,我没有合伙人,也没有职场经验。

我那时天天加班,经常伏案通宵,眼睛一抬,天就亮了。有天晚上,我趴在办公室窗台,仰头看星空,好美!每颗都在努力闪烁,我也想成为其中的一颗,也想在创业路上找到属于我的位置:我要去哪,要把事业帝国打造成什么样的。还记得那时夜里我常哭,白天硬做坚强,创业仿佛都是委屈,眼泪说下来就下来了。一个留着大波浪的女生,内心善良柔软,这是五年前的我。

写在我的32岁

因为没有一点职场经历,我一直是创业队伍中自卑的那个。我从学校直接就创业了,学校教的,统统在创业路上用不到。每天被周遭的消息影响,为什么别人拿到融资,别人企业发展迅猛,而我同样作为一个拼搏的创业者,就是赚不到钱!我很焦虑,四处学习,弥补短板。我总是把自己跟那些优秀的人比较,瞬间感受到被落下很远的刺激。

今天是2018年5月16日,我创业第五年,回头看看当初赚到人生第一个100万的兴奋,招聘到合适伙伴的喜悦,取得阶段性里程碑的欣慰,看到我的学生们的成长,过去曾是我创业路上的坎,现在都变成我书里值得纪念的篇章。

如果说,32岁,一位5岁的创业者,学到了什么。我特别想分享以下思考。它只能代表我此刻的认知,不代表我下一秒的思考。

第一,创业路上,我跟其他人的差距之一在于智商与经历。

创业是一场比拼智慧的游戏,这一代创业者跟老一代有所不同。老一代很多人比拼资源比拼关系,但这代创业者要是没点智慧,根本无法实现突围。当然,智慧也不是天生就存在的,它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你看那些看似每天悠闲自得的人,其实都是水中鸭,表面安静,脚下却一直努力、拼命划水,一刻不停歇,当然这也是我后来才看到想到的。所以说,这五年,我奋力学习,为自己大脑投资,向人学、找导师、向书本学,上了很多课程学习班,把所学立即用于实战输出,一刻不停的复盘,不断重新规划梳理自己的布局。

写在我的32岁

第二,很多时候,你的优势就是你的瓶颈。

在管理学中,我们推崇长板理论,将优势发挥到极致。但优势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形成了你的最优发展路径,因而开始转向成为制约你再次发展的瓶颈。很多人赚得第一桶金后,就形成了第一桶金的思维与能力偏好。这也许就会非常不利于未来发展。未来你能取得多少成就,是依据客观环境变化而发展的结果,很可能你的优势在新时期就不适用了,反而会逆转为制约你的思路。

你看,现在很多人不正是如此吗?怎么破?

在我构建认知体系时,非常在意两方面能力构建。一是学习能力,二是泛学体系。首先学习能力不是你的学习速度,也不学了多少,而是你是不是把所学总结、内化并运用到实战的能力。在泛学体系中,我非常擅于积累他人的知识,并纳为己知。

第三,真心谦逊才能成长。

创业第三年,我已经开始如鱼得水了。因为拼搏因为幸运,掌握了商业智慧,取得了一点儿成绩,就开始沾沾自喜起来。那时的我,过于自大,仿佛看到很多人都觉得不如自己,更瞧不起比我弱的人。但慢慢的我就发现了自己的丑陋。我已经开始不认识自己这张面孔了。就在三年前,有天早上醒来,我突然很憎恶现在的自己。我觉得自己变了,从过去那个勤奋好学、谦虚严谨的人,慢慢丢掉了谦逊,剩下了傲慢与表面的谦虚。也许旁人没有察觉,但很多事情是装不出来的。当我开始丢失掉谦逊的能力,我就关闭了他人照进来的光,减少了进行“光合作用”的机会。

有一次我去学一个课程,课程中我遇到了特别不喜欢的自己。这个我就是当时的我,我还在远方看到了另外一个我,一个喜欢的自己。虽然这个“让人喜欢的我”的标准,到现在也没达到,但我一直朝着这个方向拼搏努力。我看到了一个真心肯学的状态,低调尘埃里开花的谦逊。

写在我的32岁

第四,利他,才能利己。

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但伟大的人都能做到利他,圣人能做到真心甘愿去利他。我们不是圣人,但可以向伟大的人学习。利他的本质是格局。站在山脚下的人看到的风景,与站在山顶上的人自然不同。山顶有更好的风景,你俯瞰这座城市,交通主干之间的关系,每个区与区之间的关联,一览无遗。格局高的人,通常不会把自己眼前的利益,放在唯一考虑的位置。“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一种“我愿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一种心态。同时,考虑清楚为什么利他、才知道如何利己。利他之心可以被训练,并不是胜者独有。

我从事职场教育工作第五年,自己有三百多万粉丝,学生的话也有几十万人。我无时无刻不考虑的是,他们跟着我们学习,是否有成长。平日里,我最最开心的就是看到他们给我的来信,告诉我自己成长的故事,每每看到都感动无比。这次我过生日,我收到了几百份他们寄来的礼物,还有的人甚至从国外或外地赶到北京,只为把礼物送给我。当我拿到热腾腾的礼物时,我看到了他们的用心。每个礼物都带卡片,上面是长长的故事。每个礼物都是定制的,上面写着我的名字。有的礼物是本小书,上面有粉丝召集粉丝给我写的文章,感谢遇到我后的改变,他们精选了我的照片,配合在一本书中,书打印精美,题目是承“萌”有你(感谢Xiaxia和你的小伙伴们)。他们告诉我,我在他们人生选择最艰难的时刻,给他们力量、信心与支撑。

写在我的32岁

我一直在反思,凭什么大家对我如此之好,我们非亲非故,但他们却如此用心。我值得大家如此吗?说实话,我诚惶诚恐。后来我终于明白,教育与讲台,本身就是利他之心的场域。但真心负责,耐心对待所有学生,它每天考验着我,也考验了我的教师团队们,是否真正可以知行合一,因学生们成长,而感到幸福。就像我面试签约知识ip人生效率合伙人的时候,就会问他们,你们是否真心喜爱这种生活,是否会如一喜爱。教育事业,是不是你们的终极归宿。

就像在32岁生日这天,我没有举办任何Party来庆祝,反而是早起先给我爸妈发了感恩短信,然后五点出发和团队一起去河北唐县做公益。我们带去了880本字典给当地10所学校/教学点的孩子们,这些地方都在大山深处,人进去就有种绝望之心。但除了亲自背字典,最让人感动的就是“讲述”环节,由来自全国各地的哥哥姐姐,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激励小朋友们走出大山。我不由得想起,当初在贵州捐助的姐弟俩,后来考到了北京公安大学,走出大山。

写在我的32岁

临行前有记者采访我,这些年我一直坚持做助学字典,到底为收获什么。

我答,公益是利他之心。如果你奔着什么目标的话,就会装得太满,根本无法收获快乐与幸福。公益就是无条件付出,全程all in,难得人生的如此美妙时刻。

写在我的32岁

此刻我正坐在河北到北京的返程大巴上,公益这条路,我还要继续走下去,人生拼搏之旅,还在继续,我期待下一个奋斗的五年。32岁的生日体验,在此刻被记录。谢谢你看到最后。

写在我的32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河北   谦逊   合伙人   创业者   北京   字典   公益   真心   礼物   粉丝   路上   优势   智慧   能力   人生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