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想做痛苦的苏格拉底,还是愿做快乐的小猪

这句话最早源自于英国的哲学家穆勒。然后刘擎老师在他的“现代西方思想”课程加餐中引用,我就是被这个标题吸引而认真把这一课听了两遍。

看到这个标题,听到刘擎老师的讲座一半时,我就联想到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老家的邻居,一个女孩,她不愿意读书,到了上学的年纪,家里人让她去上学,她都不肯去。因为她发现妈妈读过书,每天睡觉都睡不着,而她的姨妈从来没有上过学,每天倒头就睡,她觉得还不如不读书,读书想得太多,反而变得痛苦,还不如不读书呢。真像文稿中的那幅画一样。我特意保存了,也把显示出来。

你是想做痛苦的苏格拉底,还是愿做快乐的小猪

这个女孩把“读书求知”“思考问题”“人生幸福”等概念混同起来,她的逻辑就是读书了,就会思考,就会想多,想多了就会痛苦,痛苦就是不幸福的人生。

刘擎老师在这里剖析得更有道理。一路读书思考的过程,都是悲喜交加、明暗交错的过程。苏格拉底思考未必痛苦,小猪不思考未必就快乐。也有快乐的苏格拉底,痛苦的小猪。

人生在于体验,如果没有痛苦,一直都是快乐的,那人生还有意义么?真的设计一种药,叫“快乐药丸”,吃了没有痛苦,永远快乐,你会愿意么?一直很快乐的人生就是幸福的人生么?生命的体验,需要对比才有意义。就像经历了失败,才能深刻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积极的去求知与思考,接近苏格拉底,肯定会痛苦,但也会有幸福的满足。但是不积极主动的去思考,未必会成为快乐的小猪,甚至很可能是痛苦的猪。

求知与思考,在于你的选择。选择什么,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人,更重要的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苏格拉底   穆勒   痛苦   悲喜交加   快乐   药丸   文稿   倒头   姨妈   哲学家   过程   老师   标题   幸福   人生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