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2的帕金森病人在中国,有5个症状要重视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会逐步下降。具体体现在免疫力、抵抗力下降,神经系统退化等。这可能会影响人正常的四肢活动,从而引发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最早由英国医生詹姆斯·帕金森(JamesParkinson)发现,为了纪念他,欧洲帕金森联合会(EPDA)在1997年将他的生日4 月11日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


全球1/2的帕金森病人在中国,有5个症状要重视

据统计,全球约有一半的帕金森患者在中国。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中国2030年的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500万。

提起帕金森病,很多人对它的第一印象就是颤抖,医学上专业名词叫震颤,其实帕金森病不只是“抖”。


帕金森有哪些症状?


01手抖

患上帕金森早期,会出现手抖的现象。这个现象很容易会被患者所忽略掉,因为有些时候在搬抬重物之后也会有这个现象。


02面瘫

患上帕金森早期,还会出现面瘫的情况。这一点也很容易被忽视,旁人会觉得是因为他心情不好,所以面无表情。


03运动障碍

患上帕金森之后,身体会变得越来越僵直,这会导致身体平衡感差、使不上力气、走路不稳、活动不利索等。在生活中会出现走路向前冲、呈小碎步等情况。


04嗅觉迟钝

很多老年人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嗅觉不灵敏是正常的。但是其实是不对的,如果没有其他原因导致嗅觉衰减,则需要去神经内科就诊,看是否是因为帕金森引起的。


05睡眠障碍

70%的帕金森患者存在各种睡眠障碍。其中以夜间失眠、多梦较为常见。

全球1/2的帕金森病人在中国,有5个症状要重视


帕金森病的预防


1、能否预防

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成功地找到预防帕金森病的方法。


2、引发帕金森的因素

帕金森病发病是多因素导致的,目前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携带某些基因会导致帕金森病发病的高风险,有些环境因素(例如重金属、农业杀虫剂和除草剂等职业暴露)会让帕金森病更容易发生,还有些患者的发病与年龄的老化也有关系。

因此,不同的发病原因导致了发病途径的差异,以及临床表现上的不尽相同,这种差异性我们称之为异质性。异质性越高,从发病源头上解决的难度就越大。


3、关注早期表现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是普适的健康法则,对于帕金森病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平时也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需要关注帕金森病的早期表现,以寄希望于未来可能早期进行预防性干预。

这些早期表现会早于帕金森病的经典运动症状出现,例如之前提到的手抖、面瘫、嗅觉减退、睡眠障碍等,当这些表现出现时,要想到是否有发生帕金森病的可能。


全球1/2的帕金森病人在中国,有5个症状要重视


帕金森患者的运动方法


在被诊断为帕金森之后,不少病人或病人家属担心患者外出会发生意外从而减少活动。事实是,运动虽然不能停止帕金森病的进展,但它能帮助人们提高平衡能力、克服无法行走的问题,以及改善吞咽和说话困难的问题。另外,如果病人能够自理做完一些事情,他们的心情会比较愉快。

1、放松和呼吸锻炼

放松动作

缓慢伸展四肢,不可剧烈伸展,注意伸展时深吸气。


呼吸锻炼

找一个安静的地点,放暗灯光,将身体尽可能舒服地仰卧。闭上眼睛,开始深而缓慢地呼吸。

腹部在吸气时鼓起,并想象气向上到达了头顶,在呼气时腹部放松,并想象气从头顶顺流而下,经过背部到达脚底,并想象放松全身肌肉。

如此反复练习10-20分钟。


2、关节运动范围训练

关节运动包括头颈部、双手、上肢、下肢各关节运动。

注意每个关节的活动都要到位,但也要避免过度的牵拉及出现疼痛。

还要注意病人骨质疏松的可能,避免活动造成的骨折。

对于已出现关节挛缩的病人要循序渐进,避免肌肉拉伤。


3、平衡训练

开始可以坐着锻炼,逐步过渡到直立、无支撑的体位。在训练中可以使用语言指令、音乐、拍手、镜子、地上做记号等手段辅助进行有节奏且相互交替的运动。

双足分开25~30cm站立,向左右前后移动重心,并保持平衡;

向前后左右跨步运动;

躯干和骨盆左右旋转,并使上肢随之进行大的摆动;

重复投扔和捡回物体等。


4、步态训练

步行锻炼时,要求两眼向前看,身体要站直,两上肢的协调摆动和下肢起步要合拍。步行锻炼的关键是要抬高脚尖和跨步要大。

同时还要进行转弯训练和跨越障碍物训练。转弯时要有较大的弧度,避免一只脚与另一只脚交叉。

在步行锻炼时,最好有其他人在场随时提醒和纠正异常的姿势。


5、日常生活功能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鼓励患者自行穿脱柔软、宽松的衣服,以加强上肢活动及上、下肢的配合训练。

对自行起床有困难者,可将床头抬高,在床尾结一根绳子,便于患者牵拉起床。

避免坐过软的沙发及深凹下去的椅子,尽量坐两侧有扶手的椅子,便于起立。


6、体力锻炼

帕金森病患者患病后耐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可以有规律地进行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力所能及的运动。

如步行、骑自行车、游泳、跳舞、打太极拳或其他全身锻炼形式。

能够增加心肺耐力,改善自我感觉,减少由于肢体失用而带来的各种功能残疾。


7、言语训练

寻找僻静处,心情放松,闭目站立。放声朗读报刊、小说等,发音尽量拉长,音量尽量放大,反复练习。

或多与别人交流,通过长期有效的交流谈话来保持言语功能。


8、面部动作锻炼

皱眉动作:尽量皱眉,然后用力展眉,反复数次。

睁闭眼动作:用力睁闭眼。

鼓腮锻炼:首先用力将腮鼓起,随之尽量将两腮吸入。

露齿和吹哨动作:尽量将牙齿露出,继之作吹口哨的动作。

微笑锻炼:对着镜子,让面部表现出微笑、大笑、露齿而笑、撅嘴、吹口哨、鼓腮等。



全球1/2的帕金森病人在中国,有5个症状要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帕金森   病人   上肢   下肢   嗅觉   面瘫   中国   关节   症状   用力   睡眠   患者   障碍   呼吸   重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