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上的小血泡,竟然恶化到要截肢?分享一个案例,值得警惕

躺在病床上的王姨做梦都没有想到,脚上一个小小的血泡,可以发展到脚趾陆续感染坏死不得不切除,然后半个前脚掌继续溃烂不止,不断恶化甚至需要到截肢的地步。

王阿姨心灰意冷下来到广东祈福医院,经过泌尿外科专家应用特色糖尿病足创面修复技术,去腐生肌,最终保住她的脚后,阿姨既庆幸又后悔:“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我再也不干轻视糖尿病了!”

脚趾上的小血泡,竟然恶化到要截肢?分享一个案例,值得警惕

岌岌可危:小血泡引发大溃烂

“从来没有想过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说起这几个月的经历,王姨认为自己是死里逃生,她是糖尿病的老病号,但一直没有把医嘱放在心上,“我头也不痛眼也不花,一点症状也没有。”

王姨说自己该吃照吃,该喝照喝。直到今年1月份右脚2、3脚趾间长出了一个血泡,她自行戳破,用消炎药敷上后就没太管,谁知道伤口竟然越来越大,慢慢的2、3、4的脚趾开始发黑糜烂,到当地医院检查,为了防止进一步感染,只能先行将3个坏趾切除,并把足背的皮肉也清除,骨头都暴露了出来。

以为一切会变好的王姨,回家后伤口依然无法愈合,原先好的1、5趾又出现了发黑腐烂的症状,甚至还不时发出恶臭。由于无法行走,长期躺在床上的王姨又患上了褥疮,“那个时候就感觉自己一点点在腐烂,在等死。”王阿姨心灰意冷,家人却不敢放弃,最终在多方打听下将王姨送到了祈福医院。

脚趾上的小血泡,竟然恶化到要截肢?分享一个案例,值得警惕

去腐生肌:抗感染、清创止溃烂

广东祈福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刘峰是王姨的主治医生,“来医院的时候一检查,王姨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糟糕,由于足部溃烂感染严重,导致全身发热,腰骶部的褥疮创面已经和碗口一样大,按压的时候会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同时还有胸腔积液、贫血、低蛋白血症、心衰、肺炎等情况。”

针对王姨的病情,刘峰只能斟酌再三的制定诊疗方案,先用胰岛素控制好血糖,再用2抗菌药控制感染,紧接着对于糜烂的部位清创,每天一点点清除腐肉,直至露出鲜红的基底组织,再涂上敷料去腐生肌。同时安装负压引流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其后使用人工真皮,使创面表皮生长速度加快。

脚趾上的小血泡,竟然恶化到要截肢?分享一个案例,值得警惕

在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血液循环的基础上,刘峰还辨证开出口服中药,先用活血祛瘀汤达到行气通络,运血祛瘀的效果,再用健脾益气汤,以达到补益正气、促新生的效果。

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王姨慢慢恢复了健康,创面面积减少了1/2,避免了败血症和截肢的风险,骶尾褥疮也肉芽红润,伤口长势良好,她紧锁的眉头才终于松下来了。

预防锦囊:小伤口,大危害

刘峰指出,由于糖尿病患存在微循环障碍,一旦控制不佳,高糖环境容易导致病菌滋生,出现伤口后更容易导致感染发生和扩散,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预防糖尿病足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对糖尿病进行正规治疗。
  2. 不要赤脚走路,防止脚部划伤或者割伤。
  3. 在修剪趾甲或鸡眼时,要避免剪切太深而割伤皮肤。
  4. 选择适合自己的鞋袜,穿鞋前检查鞋是否有异物,避免脚部受伤。
  5. 定期检查双足,如足部出现发白、发暗、红肿、水疱、破溃、疼痛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血泡   脚趾   糖尿   褥疮   创面   肉芽   广东   血糖   心灰意冷   症状   阿姨   糖尿病   足部   伤口   案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