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符号里的“爱情之花”,你猜是谁?

不知你是否读过这首诗:

次韵许子大李丞相宅牡丹芍药诗

洪炎 【宋代】

山丹丽质冠年华,复有余容殿百花。
看取三春如转影,折来一笑是生涯。
绮罗不妒倾城色,蜂蝶难窥上相家。
京国十年昏病眼,可怜风雨落朝霞。

这首诗歌颂了一种非常美的花,它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十大名花”之一,“五月花神”。她是谁呢?

芍药。

中华文化符号里的“爱情之花”,你猜是谁?

背景

芍药,自古就被当做中国的爱情之花,七夕节的代表花卉。她不但美丽,还可以治病,映衬出了中华民族如玉一样的品德和性格:勤劳又务实,淡如芍香、柔美如玉。

芍药的颜色有白、粉、红、紫、黄、绿、黑等,花径大,花瓣密实、繁复。

中华文化符号里的“爱情之花”,你猜是谁?

粉红色的芍药,犹如天边的彩霞,又像羞涩的少女,浪漫、含蓄。

作为中国栽培历史上延绵超过4900年的一种花卉,芍药一直扮演着爱情的旋律,浪漫山歌的角色,表达着“美丽动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的动人情怀。

芍药的药用价值在于,其根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中医认为: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具有镇痉、镇痛、通经的作用,对妇女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一定疗效。

文学作品

《红楼梦》六十二回中,“憨湘云醉眠芍药裀”被誉为最美的情景描写之一。

刚开始场景的描写,用以引出后面的“湘云醉眠芍药”:

话说宝玉、宝琴、平儿、岫烟同一天生日,适逢贾母、王夫人不在,姐妹们便自己张罗祝贺,齐聚芍药栏红香圃,筵开玳瑁,褥设芙蓉,喝酒行令,肆意取乐。

湘云性急,早和宝玉吆喝着划起拳来。

只见满厅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起席时,倏然没了湘云。

大家只当外出自便,谁知良久不回,便使人各处寻觅。一个丫鬟回话:“姑娘们快瞧云姑娘去,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子后头一块青板石凳上睡着了。”

而下面的描写,既表现了美妙醉人的景色,也同时烘托出了史湘云的单纯可爱和娇憨:

中华文化符号里的“爱情之花”,你猜是谁?

众姐妹走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磴子上,业经香梦沈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掉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

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搀扶。

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嘟嘟囔囔道:“泉香而酒冽,玉盏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

收藏品

芍药花,作为我们文明的瑰宝,自然在工艺品领域不可或缺。比如,如下作品都是不可多得的贵重藏品:

中华文化符号里的“爱情之花”,你猜是谁?

中华文化符号里的“爱情之花”,你猜是谁?

清康熙 釉里红加彩芍药纹水盂,构图巧妙,线条流畅,简单而不失雅致

中华文化符号里的“爱情之花”,你猜是谁?

这是出自一位名家的苏绣作品,是不是非常雅致?

假如我们能把自己的文化瑰宝,以一种新的途径和方式重新诠释和传承,相信它们会散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我们的文化并不缺少美的元素,缺少的是发现美的视角,新思维,以及诠释美的新方法,希望大家能通过我的文章获得启发,将我们中华文明发扬光大。


爱生活,爱分享,愿我能给你带来幸运与快乐。

欢迎关注【睿语佳音】,共同探讨有趣、有价值的事情。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山丹   彩霞   新思维   宝玉   安息香   百花   次韵   红楼梦   芍药   瑰宝   中华文化   雅致   中国   花瓣   花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