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几亿年的玉石现世,被誉为天下美玉,藏于博物馆带来神奇体验

在古代,佩戴玉石是身份的象征,而今玉石成为了财富和美貌的象征。玉石是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我国五千年文化传承密切相关,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风俗习惯。

沉睡几亿年的玉石现世,被誉为天下美玉,藏于博物馆带来神奇体验

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有很多与玉石相关的历史典故,比如完璧归赵、美人如玉等。那什么是完璧归赵呢?

沉睡几亿年的玉石现世,被誉为天下美玉,藏于博物馆带来神奇体验

一、完璧归赵

相传在战国时期,赵惠文王无意间获得了一块名贵的宝玉--和氏璧,而这块玉恰巧是楚国丢失的,秦昭王知道后也很想要这块玉,于是对外称自己愿意用自己领地的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赵惠王能当上一国之主并非草包,他知道秦国明面上是换,其实是想骗。

沉睡几亿年的玉石现世,被誉为天下美玉,藏于博物馆带来神奇体验

但是当时秦国国力强盛不敢抗拒,所以便让蔺相如将和氏璧送往赵国,在谈判交易的时候,蔺相如一眼识破了秦王的骗局,不过这可难不倒聪明的蔺相如,他略施小计就让秦王乖乖的送回和氏璧啦,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来源。随着历史的发展,在秦统一天下以后,据说秦始皇将和氏璧制作成了传国玉玺,得玉玺者得天下,这块玉石象征了君王的权利。

沉睡几亿年的玉石现世,被誉为天下美玉,藏于博物馆带来神奇体验

二、古代以玉器示爱

在古代,玉石常被制作成手镯、发簪等首饰,很多女子会将其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情郎,所以在古代玉石不仅仅是配饰更是承载了女子无限的爱意,古诗文中也曾提到过“玉石代表了矢志不渝的爱情”。玉石多产于新疆沙漠和河流之中,在长江、黄河底蕴藏着无数珍宝,而玉石就是其中之一。平时佩戴的玉器都是非常精致小巧的,但是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一款重达80吨的巨型玉石。

沉睡几亿年的玉石现世,被誉为天下美玉,藏于博物馆带来神奇体验

三、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镇馆之宝

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中有一块有数亿年历史的碧玉原石,它发现于长江底部,这块玉石在长江中沉睡了几亿年,最后在卫星定位系统的帮助下打捞出来藏于博物馆中,说它是奥林匹克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不为过。经过数亿年的冲击下,玉石表面形成了类似于云又似流水的花纹,整体冰凉。每年夏天,博物馆顶部就会照射入一束阳光,这束光直接印上玉石,产生令人惊叹的景观,而一年四季仅有夏季才能看到如此美的景观。

沉睡几亿年的玉石现世,被誉为天下美玉,藏于博物馆带来神奇体验

四、浑然天成的玉石纹路

在玉石中,很少有天然形成的龙纹,而当阳光穿透这块玉石时,可以明显看到它内部有龙纹,由此可见,这块玉石肯定非常有灵性,人们将这快玉命名为长江碧波,看了这块玉石不禁让人感叹大自然才是世界上最好的雕刻家。

沉睡几亿年的玉石现世,被誉为天下美玉,藏于博物馆带来神奇体验

这块玉石重约80吨,整体颜色以绿色为主,内部若隐若现一些红、黄等颜色。站在不同的位置可以看到长江碧波不同的奇观,有人看到了无数蝙蝠起舞的景象,有人看到的是无数白鹭争相渡江,亦有人看到绚丽多彩的晚霞。每个人以不同的心态,不同的角度去看这块玉石都会看到不同的景色。

沉睡几亿年的玉石现世,被誉为天下美玉,藏于博物馆带来神奇体验

五、玉石的灵气

玉石代表了无数人心中的那一丝爱意,如果你有想珍惜一辈子的人,那一定要送她一块与她有缘的玉石,玉石与其它首饰不一样,你养它三年,它养你一生,来自于大自然的灵石格外有灵气。

沉睡几亿年的玉石现世,被誉为天下美玉,藏于博物馆带来神奇体验

而关于这一块奇石,有着一段神秘美丽的传说。因为这块石头上有着像龙鳞一样的神石,因此,人们向投币许愿,愿望就得以实现。据说有一位新加坡女子曾经跟旅游团过来游玩,偶遇这块石头,然后她许了一个愿。愿望最终也实现了,于是她觉得是神石助她圆梦。于是,每年她都会前来探望身石,以表谢意。

沉睡几亿年的玉石现世,被誉为天下美玉,藏于博物馆带来神奇体验

美玉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美好的爱情是坚贞而永恒的。古人相信人与玉之间是有灵性关系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关于玉石的美好寓意流传至今。

本文来自于珠宝鉴定师媛媛的原创,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和氏璧   小计   秦王   玉石   博物馆   奥林匹克   完璧归赵   玉玺   美玉   长江   厦门   碧波   玉器   象征   神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