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老照片功夫特辑:真实的黄飞鸿与十三姨;高手走钢丝如履平地

武术,是我国的传统格斗技法,更蕴含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哲学理念。近一百年来,因为西式思想的侵入,以及社会进入和平致使尚武精神略有削减,加上一些所谓的宗师打着传统武术的幌子招摇撞骗,致使我国传统武术逐渐式微。

但实际上,我国的传统武术无论是其杀伤力、实用性还是其中蕴含的诸如“止戈为武”的思想,都是相当珍贵而出色的。在这里,就让我们回到一百多年前,跟着一张张老照片,去看看曾经的武术大家,了解了解当时的武术盛况吧。

>> 大师黄飞鸿与他的十三姨

黄飞鸿出生于1856年,从小生长在一个武学世家当中,他在3岁就开始跟着父亲习武,7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父亲在江湖里头闯荡,先后学习了正宗的洪拳、铁线拳、飞铊等等技艺,曾经有1人打败10人的出色战绩,是真正敢于喊出“我要打十个”的高人。

清末老照片功夫特辑:真实的黄飞鸿与十三姨;高手走钢丝如履平地

另外,黄飞鸿还嫉恶如仇,乐善好施,因此很得百姓们的尊敬。也正是因此,黄飞鸿才得以至今依然常常出现在影视文学作品之中,而他跟十三姨的故事更是为人津津乐道,而黄飞鸿妻子莫桂兰,正是十三姨的原型,上面组图的右边,即就是“十三姨”莫桂兰的旧照,左边即是黄飞鸿的真容,看起来也是一脸浩然正气。

>> 走钢丝如履平地

正所谓天下武功出少林,古时候很多寺庙当中都会有专门的武僧,这些武僧既可以守护寺院,又能够保护百姓,因此很多武僧的武艺都是十分高强的。下面这张照片,拍摄于上世纪30年代的四川一座寺庙之内,一名僧人走在钢索上仿佛如履平地,虽然上方还有一根钢索可以抓扶,但实际上真要如此淡定平稳地行走,还是极其之难的。

清末老照片功夫特辑:真实的黄飞鸿与十三姨;高手走钢丝如履平地

>> 少林之苦

而想要在少林寺站稳脚跟,成为一名真正的武僧,这当中是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的。下面这张照片中,一众青年僧人就在以俯卧撑的姿势下台阶,以此来锻炼自己的臂力与核心力量。武术简单来说是一种发力和技击技巧,但这一切都得建立在有足够的力量之上才行,而磨炼力量、抗击打能力等硬功,也是武术修炼中最艰苦的地方。

清末老照片功夫特辑:真实的黄飞鸿与十三姨;高手走钢丝如履平地

>> 武术走进校园

清朝末年,鸦片横行,导致无数中国人的体质大幅下降,加上乱世之中食不果腹,以至于中国人一度被打上了“东亚病夫”的标签。受此影响,在民国初年,很多小学中学当中都设立了专门的武术课,以期做到真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惜现在别说是武术课了,连体育课都常常要被主课老师占掉,实在令人无奈。

清末老照片功夫特辑:真实的黄飞鸿与十三姨;高手走钢丝如履平地

>> 武术切磋

孙德宜先生是我国近现代的形意拳宗师,他早年出生于四川的一个农民家庭,家境十分贫寒。有一次,地主段老财的大黄狗冲出来咬人,孙德宜为了保护伙伴们,用石头打走了这大黄狗,结果却被段老财打了一顿,还逼得家里赔了两块大洋,从此之后,孙德宜就决心学习武术,锄强扶弱伸张正义。

清末老照片功夫特辑:真实的黄飞鸿与十三姨;高手走钢丝如履平地

他先是拜师形意拳大师布学宽为师,之后又投入形意拳宗师车毅斋门下,此后还学习了八卦掌、太极拳等等武术,最终成为了一名武术宗师。上面这张照片,就是孙德宜跟老师布学宽切磋时拍摄。

>> 谁说女子不如男

虽然清末民国时期,习武的大多数都是男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武术就是男性的专利,即使仅仅只是为了上戏台子,很多女性也会学上一招半式,另外,在当时正儿八经学习武艺的女武师也不在少数,下面这张照片,就是上世纪30年代时拍摄的,一名女子耍刀习武的照片。

清末老照片功夫特辑:真实的黄飞鸿与十三姨;高手走钢丝如履平地

>> 结语

总而言之,武术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在我国整整延续了几千年,自然是有其自身的优点和长处的,中国武术当中的武德思想,更是西方所不具备的。我们应当将武术这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下去,但这不是一朝一夕、一人一地就能够干成的事,需要所有人都对此重视起来,才有可能让现在已经逐渐式微的传统武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如履平地   老财   形意拳   少林   走钢丝   钢索   武僧   清末   僧人   宗师   特辑   寺庙   武术   功夫   力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