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蛹:

孙老师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蛹: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孙国双:

你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蛹:

孙老师刚刚从西班牙回来,一路辛苦了。这次中、西文化交流活动非常成功,并且西班牙中国传统艺术馆收藏了您两件作品,其中一件就是和田青玉《偶》,您能给大家讲一下您这件作品的创作思路和表达思想吗?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蛹: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孙国双:

好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偶”,或是别人的“偶”、或是自己的“偶”;或是行为的“偶”、或是情绪的“偶”、喜、怒、哀、乐的“偶”;而同时,我们有都需要一个“偶”,与自己相知、相伴,是另一个“自己”;它的第三个方面,是“偶然”的“偶”,折射出一个存在主义的课题。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蛹:

这个我知道,存在主义就是可以指任何以孤立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学说。就好比说,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从而拥有意义。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孙国双:

对的。那么我们这个“偶”,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它,1.傀儡“偶”;2.量词“偶”;3.概率“偶”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蛹:

嗯。我看到您的作品《偶》塑造的表情是忧伤的, 您是个悲观主义者吗?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孙国双:

不是的,不同的人所看到的表情不一样,或者同一人不同时间所看到的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看到的是忧伤、有的人看到的是恬静,有人看到的是欣喜、有人看到的是机智、有人看到的是麻木,因人而异,人们感受事物的角度和方式是不一样,得到的反馈也是不同的。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同任何事物一样,悲观主义者看到的是悲观的结果、乐观主义者看到的是乐观的结果,唯物主义者看到的是客观的辩证关系、唯心主义者看到的是主观的存在关系。那么不管从哪个角度上去说,您看到的“忧伤”,其实也是您在上述三个维度中某个“自我”因素的体现,或者是在某一时刻的某一维度的体现。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快乐和忧伤都是人生的财富,值得去细细品味、慢慢欣赏,更重要的是,有一个懂你的人一直与你相伴、与你分享。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蛹:

嗯,孙老师,“一个懂你的人”其实就是另一个自己,这也就是您作品《偶》中“量词‘偶’”的意义所在,对吗?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孙国双:

对的。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蛹:

中国、西班牙两个国家位于地球东西两端,文化差异是非常大,西班牙的艺术家能够读懂这些玉雕作品吗?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孙国双:

当然能看懂,玉雕属于视觉艺术,艺术家用视觉语言表达思想、玉的材质也是视觉语言的一部分,这是不需要设定语境的。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蛹:

关于玉雕作品内涵文化的讲解,用西班牙语是不是很难表达精确?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孙国双:

艺术是用视觉语言交流和沟通的,并且艺术没有国界,如果一个艺术家没法用视觉语言表达他想说的意思,而是要依赖于附加的文字“注解”的话,那他应该是文字工作者,而不是艺术工作者。再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也能诠释成视觉语言来表达,而且一下子就能让人看懂。所以玉雕作品本身并不需要过多的文字介绍。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艺术和文物的区别也在这里,文物属于实物文献,譬如说一片瓦,就瓦的本身来说,它不存在太大的艺术价值,而它作为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佐证,对还原当时生产生活面貌是有用处的,这时候需要大量的文字描述人们才能理解它存在的意义。而有的文物是艺术与文献价值并存的,而对其进行的大量文字描述也仅仅是限于文献角度的“注解”,使人们对当时种种场景展开联想,而不是对其艺术语言的共鸣。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蛹:

您的偶为什么要选择用女体来表达?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孙国双:

女体就是母体,是孕育、产生和发展的符号,无论是从思想角度还是现实角度,任何事物,包括思想、情感、现实事物等,都有它自身的母体,尤其是一个思想的产生和成熟,都有它社会、时代以及哲学等的基础,那么这个基础就是这个思想的母体。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蛹:

这次受邀参加西班牙中国传统文化节的玉雕艺术家,年龄从70多岁到30多岁,从传统玉雕到学院玉雕,代表了中国当代玉雕艺术创作的风貌,作为当代学院玉雕代表人物之一,您对传统玉雕和学院玉雕的关系是怎么看的,您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孙国双:

好的,这次受邀赴欧参展的玉雕艺术家来自全国各地,年龄跨度大、风格多样,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代玉雕的现状,在国际文化交流和艺术对话、民心相通与文明互鉴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学院玉雕是传统玉雕的延续和发展,是传统文化于当代语境的重要体现,是对传统玉雕的拓展和延伸,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融入当代要素,体现时代精神和审美取向。在今年的 4月,我们举办了《2018·中国当代学院玉雕展》,对学院玉雕作品进行了一个阶段性的总结,《2018·中国当代学院玉雕》画册即将完成,到时候会有一个全面的呈现。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蛹:

好的,到时候一定关注学习!

您的另一件作品《齐天大圣》,也被西班牙中国传统艺术馆收藏,您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件作品吗?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孙国双:

《西游记》系列,是在这几年当中创作的重要题材,主要围绕“英雄浪漫主义”情怀所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我在江苏连云港曾经发表过一次讲话,叫做《英雄主义的浪漫情怀》,抽时间大家可以看一下:

》》推荐阅读:《英雄主义的浪漫情怀》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在国际上也有着广泛的影响,作为东西方广泛认知的文化符号,孙悟空汇集儒释道文化为一体,是智慧、包容和进取的精神能量,这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和民心相通、相融具有特殊的意义。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西游记》系列使用的是紫绿玛瑙,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国际化的色彩语言。其产地陕西洛南,是仓颉造字的地方,是上古文明的发源地和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生区之一,也是传说中太上老君得道成仙的地方。紫绿双色、阴阳共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更加体现了古代东方智慧于当代国际情境的呼应关系。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蛹:

您的《西游记》系列作品确实带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我从这里面读到了神与侠的感觉,可能就是您所说的“英雄浪漫主义”吧,这种感受非常舒畅、也非常宽广。期待孙老师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经典作品。

孙老师,感谢您接受我的专访,愿更多的朋友能够与玉结缘!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孙国双:

好的,也谢谢您!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蛹:

孙老师再见!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孙国双:

88!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偶”访玉雕大师孙国双(转载)


中国当代学院玉雕服务中心主任。生于1978年,河北唐山人。2003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曾任北京出版社主编,2005年开始玉雕创作,风格独特、造型扎实,是学院玉雕代表人物之一。命名了“紫绿玛瑙”、“金膏玉”两大玉种,对紫绿玛瑙历史文化进行了持续的研究,丰富了中国玉文化内容,被誉为紫玉玛瑙第一人。作品屡获“百花奖”、“天工奖”等全国金、银大奖;国家玉器雕刻高级技师。

现任当代学院玉雕服务办公室主任、中国书画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加拿大CMPA(多元文化促进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省玉石文化产业协会理事、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学院客座教授。

人物生平:

2003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

2002年签约保利画廊;2003年《中关村》杂志美编、人民日报《社会观察》主笔、《时尚》杂志艺术总监、北京出版社主编;

2004年任慧聪网艺术品收藏栏目顾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年之声栏目签约艺术家;

2005年主持太原市第三实验中学艺考工作,并资助山西省贫困美术生10万元;

2005年进入玉雕行业,2014年正式工商注册镇平县牧之堂玉业有限公司,现为牧之堂玉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2014年命名并开发了紫绿玛瑙玉种,挖掘和梳理了紫绿玛瑙历史文化脉络以及雕刻的各类题材应用;


张老师玉雕严选大师汇:

由张旸老师创办,经过张老师团队严选玉雕大师与玉雕作品,为广大藏友提供有价值、有审美、有升值潜力的玉雕大师作品汇集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玉雕   西游记   西班牙   维度   玛瑙   艺术家   当代   角度   视觉   大师   语言   思想   老师   艺术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