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这句传扬海内的诗,当你在读时,除了感受到他的豪情壮志、大漠边塞战争的壮烈,是否会想过一个问题——楼兰到底做了什么,让人这么痛恨,不破不休呢?

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图模式

事情的缘由还得从楼兰的地理位置讲起。

汉朝初年,匈奴威汲西域,设僮仆都尉,视诸王国为孩童和奴婢。楼兰便挤在这堆“小兄弟”之中,为匈奴主人马首是瞻,称臣纳贡。

公元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中亚阿姆河畔的大月氏,夹击匈奴。匈奴人得到消息后,发令西域各国予以堵截,楼兰人不敢息慢。结果,张骞使团被匈奴俘虏。十二年后,张骞逃脱,继而造访西域各国,“丝绸之路”随之开通。

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图模式

“丝绸之路”从敦煌到达楼兰后,被分成南、北两条通道,一条直接向西沿塔里木河,经库车、阿克苏,到达疏勒,再经塔什库尔干翻越帕米尔高原到达中亚、西亚和西南亚地区以及欧洲,称丝路北道;另一条路由北向西南,经若羌、且末、和田,在疏勒与北道交会,称丝路南道。

而鉴于楼兰重要的地理位置,它的东部,便是汉朝的敦煌郡,西南方向去若羌、且末,西北方向则是焉耆、尉犁,也就是说,这是丝绸之路的要道,汉朝要向西扩张、向北打败匈奴,都必须搞定楼兰国。

而在相反那一边,匈奴要控制西域各国,守住楼兰,便等于是扼住了要害,如果失去了楼兰,则等于就是向汉朝让开了西去的大道。

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图模式

因此,控制楼兰,意味着控制整个西域的交通要道,也就控制了西域。

所以楼兰就成了汉匈战争的焦点!

大国交战,殃及楼兰,楼兰不得不做了两面臣、墙头草。

对于楼兰而言,最好的结局其实是汉匈和睦相处,这样一来就不必打仗,和平便可以做生意,而楼兰古国地理位置恰好处于丝绸之路中转站,汉朝的商人们必须经过楼兰才能去往别的国家,西方的商人,也只有通过楼兰才能去富裕的东方做买卖。

但问题就是:那是一个谁的刀锋利,谁就说了算的年代。

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图模式

最初,是张骞通西域,发觉了楼兰的优势地理条件,于是汉武帝派出使者,带着优厚的礼物去找楼兰国王谈话。

结果楼兰国王就耍横,不但要你汉朝的钱,还要你汉朝使者的命!

汉武帝便派兵,正经说法是西汉维持和平部队指挥官赵破奴先生,带着几万部队威吓了一下,就把楼兰王给吓破胆且活捉了,比较威猛的野史版本则说只需七百条汉子,带着楼兰人从未见过的汉制小规模杀伤性武器,就把这事给办了。

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图模式

于是楼兰国便害怕了,说之前是俺们不懂事,现在俺们知道了,你们大汉才是天底下最大最强的国。

可问题是汉兵一退,匈奴骑兵便来了,楼兰又必须向匈奴认错,说俺们错了,匈奴才是草原上最强健的鹰,汉朝就是一弱鸡。

结果匈奴一走,汉兵又上门了。

如此反复几回,汉朝便觉得你楼兰出尔反尔不讲信义啊,说好做咱的小弟,咋一转身又投奔匈奴那个草原 图 包子呢?

汉武帝最终改变怀柔拉拢的态度,于元封三年(前109年),派赵破奴率军数万人攻破楼兰都城姑师,俘虏了楼兰王,这可以视为“一破楼兰”。

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图模式

汉武帝本想着此番教训足够震慑这个小国,于是将楼兰王释放,令其送一楼兰王子到长安做人质。楼兰经过这一“劫难”老实了许多,为了避免匈奴发难,也送了个王子给匈奴,表示在汉匈之间保持中立。但没过多久,楼兰王再次暗通匈奴,在国内准匈奴人驻军,武帝再令汉军兵临城下,楼兰王出城谢罪,并答应帮助汉军监视匈奴动向。

汉朝前往西域往往需要经过楼兰境内的白龙堆沙漠,楼兰国也在汉武帝的威慑下,甘愿担任汉使在沙漠中的向导。但汉使的优越感,使他们随心所欲的大骂楼兰向导,楼兰国也就在武帝去世后拒绝为汉朝提供帮助。

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图模式

从楼兰到鄯善,再到灭亡!

到了汉昭帝时期,汉廷就派傅介子暗杀了楼兰王,这个被暗杀的国王就是曾经派到匈奴为质的楼兰王子。汉朝的暗杀行动成功后,就将自己国家的楼兰之子尉屠焉配婚,然后送回楼兰做了国王,并以保护新国王的名义向楼兰派驻军队,更名楼兰为鄯善,由此算是占据了讨伐匈奴和沟通西域的主动权。

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图模式

神爵二年(前60年),随着匈奴西边日逐王地投降,西汉掌握了天山以北地区,加之武帝时期逐步对天山以南的控制,西域大部分地区已经归汉,西汉在此设立西域都护府,是我国第一次切切实实控制新疆地区。

之后从西汉到新莽、再到东汉建立的这段时间,匈奴趁机再次南下,对西域地区进行骚扰,汉地政权由于无暇西顾,鄯善又“复附匈奴”。刘秀对西域诸国复归匈奴是有责任的,当时这些小国家向东汉朝廷申请重立都护府时,刘秀是以“天下初定,匈奴未服”而拒绝了。

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图模式

鄯善在归附匈奴后,也担心历史原因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加之孔雀河改道,和罗布泊萎缩的地里因素,鄯善王就带着国民逐渐向南迁移,楼兰故地才逐渐沉寂在沙漠之中。南北朝时期的高僧法显,西行取经时路过了楼兰故地,在他的记录中,当时的楼兰已荒无人烟了。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北魏出兵灭掉鄯善,另指派韩拔为鄯善王,将该国视作了汉地的郡县,也标志着鄯善的灭亡。

最后说一下,实际上总想破楼兰的是唐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同时也是继汉朝之后第二个深度经略西域的王朝。但是,与汉朝相比,唐朝所处的国际环境比较复杂。

汉朝唯一的敌人是匈奴,而自从汉匈战争之后,匈奴对汉朝已经构不成威胁,西域诸国自然可以牢牢抱紧汉朝的大腿,避免随风飘荡。

反观唐朝,情况就复杂多了。

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图模式

唐初,唐朝北面是突厥帝国,当时,突厥帝国强盛,西域各国被迫臣服于突厥,比如高昌等国。而当突厥被消灭之后,吐蕃又崛起于西藏地区,并且也将势力延伸到了西域诸国之中。

除此之外,由于唐朝的势力延伸到了葱岭以西,和阿拉伯帝国也有了利益冲突,更加深了西域的复杂情况。

就这样,吐蕃势力和唐朝不断地在西域反复拉锯,加上阿拉伯帝国捣乱,以及西域各国内部的矛盾。西域成了各大势力的争夺点,这一地区在当时的复杂程度堪比今天的中东。

而西域诸国呢?

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图模式

因为国力弱小,只能反复倒戈。如此,西域诸国成为了唐朝眼中的反复小人,必欲破之、斩之,而后快之。因此,很多唐朝诗人借古喻今,将西域诸国形容成了汉朝时的楼兰,必须要用强硬手段威慑一些国家,以此保证丝路畅通。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才有了以下内容;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唐·王昌龄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唐·李白

挥剑斩楼兰,弯弓射贤王。——唐·李白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唐·杜甫

卢绾须征日,楼兰要斩时——唐·杜甫

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唐·张仲素

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图模式

说到底,这些诗词中的“楼兰”,不过是文人骚客寄托壮志的媒介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楼兰   鄯善   吐蕃   西域   中原   突厥   帝国   汉武帝   汉朝   匈奴   西汉   丝绸之路   唐朝   大图   国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