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太过炎热,导致体内气津耗损,看看《温热经纬》的这个良方吧

提到夏季,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那炎热的天气,夏季是一些疾病的高发季节,也是某些疾病的特定发作的时段,就比如暑热病证,很多人会在高热的环境下,感受到暑热病邪的侵袭,最终出现体内津液的过量耗损,那么对于这样的情况,看看医书《温热经纬》是怎样解决的吧。

《温热经纬》是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王士雄(字孟英)的代表著作,里面选取了各代医家对热病的论述,比如《黄帝内经》以及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并且采用后世医家的见解,加以注释。因此后人称这本医书是集合了温热病的所有成就,是学习温热病的入门之作

夏季太过炎热,导致体内气津耗损,看看《温热经纬》的这个良方吧

《温热经纬》里面收录的一个经典良方,更是解决了夏季暑热病证的难题,经常被用来治疗因为暑热导致患者体内的气津两虚,这个药方就是清暑益气汤。

所谓的暑热气津两伤证,其实就是因为感受到外在的暑热病邪,耗损了体内的气机和津液,所诱发的一系列疾病。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热进入体内则会感觉身上发热,暑性升散,使肌肤的腠理开泄,邪热迫使津液外泄,所以会出现明显的汗多病症,因为暑气通心,暑热对我们心脏的干扰,会导致我们烦躁难安,而且暑气很容易耗气伤津,一些患者也会出现口渴,小便短赤,体倦乏力,这些均是暑气伤及气津的病症

夏季太过炎热,导致体内气津耗损,看看《温热经纬》的这个良方吧

其实如果单独使用益气生津的药物治疗,并不能完全根除体内的暑热,只有清热解暑,才能恢复气津,因此需要清热解暑和益气生津同时使用,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就像是王士雄在《温热经纬》中提到的一样,暑气容易伤及气阴,只有清暑热而益元气,才能有显著的作用

夏季太过炎热,导致体内气津耗损,看看《温热经纬》的这个良方吧

清暑益气汤是清补并用,扶正为主兼顾祛邪,让体内的热邪清解而不伤及阴液,补充气虚而不让邪气残留,是用来治疗此类病症的常用药方,主要由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一共10味药组成。

夏季太过炎热,导致体内气津耗损,看看《温热经纬》的这个良方吧

清暑益气汤重用西瓜翠衣,所说的西瓜翠衣其实就是指西瓜皮,这味中药能够清解暑热,生津止渴,利小便西洋参的药性甘苦性凉,能够益气生津,养阴清热荷梗可以帮助西瓜翠衣清热解暑甘寒质润的石斛、麦冬可以帮助西洋参养阴生津清热。

清暑益气汤用到了少量的黄连,因为黄连苦寒,能够清热泻火,增强清热祛暑的能力,知母泻火滋阴,竹叶清热除烦,粳米和甘草能益胃和中,调和诸药。整个药方的药物相互配伍,共同起到清暑益气,养阴生津的效果,让暑热得清,气津得复,诸证自除。

夏季太过炎热,导致体内气津耗损,看看《温热经纬》的这个良方吧

现在这个药方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夏季中暑,以及小儿夏季暑热等病症,所以是夏季必备的清暑良剂,虽然此方剂可以很好地清解暑热,但由于滋阴之品较多,对于那些因为暑热夹湿的患者,并不适合使用。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经纬   夏季   体内   知母   暑热   津液   石斛   暑气   医家   西洋参   生津   黄连   药方   良方   病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