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的热播,会让国民“觉醒对历史教育的重视”吗?

《觉醒年代》讲述了从北洋政府秘密签订丧权辱国的21条,到以李大钊、陈独秀为首的觉醒者,以及邓中夏、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等年轻革命者为了理想不断坚持奋斗的过程,该剧很好的展示了这段历史波澜壮阔的画卷。

《觉醒年代》的热播,会让国民“觉醒对历史教育的重视”吗?

随着《觉醒年代》的热播,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被吸引,开始去学习了解这段历史,也逐渐了解革命者的艰辛和先辈们的不易。同时,一个关于历史教育的问题也在广泛被人议论。

在我看来,《觉醒年代》的正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觉醒部分历史教育,但历史教育真正的问题还需要从根本上来被唤醒。

《觉醒年代》的热播,会让国民“觉醒对历史教育的重视”吗?

一、当下历史教育值得人们深思和改进的现状

讨论历史教育的相关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清楚的是现有的历史教育形势。

在当前单一的应试教育选拔人才的大环境之下,历史教育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和极强的目的性,就初中历史教育而言,历史的课本选取的都是重中之重的重大事件,描述的也不够详尽,往往是只言片语草草概括。

《觉醒年代》的热播,会让国民“觉醒对历史教育的重视”吗?

学生们在接受历史教育时心中想的大部分不是历史本身,而是如何通过历史课本获取更高的成绩升入更好的学校。

反复背诵的生硬文字和冰冷的公式化语言,使本来有温度的历史变成了不近人情的“考分”工具,这是当下历史教育现状值得深思的地方。

《觉醒年代》的热播,会让国民“觉醒对历史教育的重视”吗?

与此同时,在许多省份,文理分科的现状下许多理科生不用学习历史,只需学好数理化便能拿高分、上好学校,这就使历史教育更加难上加难的根本原因。

以愚记亲身经历来说,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或许是因为年龄尚小理解能力不够,加之书本的寥寥的文字描述和老师的表述有误,我曾经一度认为陈独秀先生是革命的“变节者”。

《觉醒年代》的热播,会让国民“觉醒对历史教育的重视”吗?

直到年龄慢慢大了些,自己查阅了更多历史方面的书籍,才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便是现行应试教育存在的一大弊端。

因此,在愚记看来历史教育当下所欠缺的是深入和普及,是增强趣味性与共情性,是要拒绝公式化和功利化。

《觉醒年代》的热播,会让国民“觉醒对历史教育的重视”吗?

二、《觉醒年代》对于现阶段历史教育的积极作用

《觉醒年代》是依据真实史实和真实人物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用独特的具有艺术性的镜头语言,或古文或白话的台词艺术,以及挺拔生动的人物形象使平日只能躺在纸张上的冰冷人物画像,表述“动起来,活起来”,非常容易让观众共情其中。

与此同时,字幕与画面相结合,互相补充,画面不能够表述的用字幕来补充,有大量的留白部分,这样的留白可供观众自行查阅史料去补充剧中的留白,是一种非常新颖和有用的历史教育的方式。

《觉醒年代》的热播,会让国民“觉醒对历史教育的重视”吗?

电视剧的播出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我们刻板地一遍一遍死记硬背的历史意义、历史人物,都曾经是这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们波澜壮阔,意气风发的一生。

有了这样深刻的理解,我们的历史教育也会更容易向前一步走。因此,从这样的角度来看,《觉醒年代》这部剧一定程度上觉醒了观众对于了解历史的热情,有利于历史教育的普及和深入。

《觉醒年代》的热播,会让国民“觉醒对历史教育的重视”吗?

在我们从小学习的历史中,我们只能够了解到陈独秀先生是《新青年》的创办者,是新文化的领头羊,但却片面地认为“新文化”就是全盘否定“孔孟礼教”,实则不然。

任何时期的文化继承都需要“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这是观众们通过这部剧了解到的。

对于我们年轻观众而言,陈独秀先生、李大钊先生更像是我们父辈,教导和引导年轻人向前,但却始终有一个固定挥之不去的“封建大家长”形象。

《觉醒年代》的热播,会让国民“觉醒对历史教育的重视”吗?

但《觉醒年代》更像是一个英雄群像剧,除了年长的先生以外,还有诸多璀璨年华的年轻觉醒者,诸如赵世炎、邓中夏、何孟雄、陈延年、陈乔年等。

通过这些年轻人的牺牲和奋斗,让年轻观众更能够产生共情和设身处地的思考。

“那些年轻人可以,我们为什么不行?”

《觉醒年代》的热播,会让国民“觉醒对历史教育的重视”吗?

如果《觉醒年代》能让更多的年轻观众深入思考并产生觉悟,也不失是一件推动历史教育全民普及的好事情。

综上所述,《觉醒年代》是不可多得的好剧,它用艺术性的手段展现了为人熟知或不为人熟知的革命者的一生,展示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既是百年前一个时代“觉醒”的过程,更唤醒了当代更多人对于“历史和国家责任”的觉醒。

《觉醒年代》的热播,会让国民“觉醒对历史教育的重视”吗?

这部剧的热播和广受喜爱,势必会推动全民族历史教育事业更进一步,让更多人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和思考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中夏   年代   革命者   历史   先辈   波澜壮阔   艺术性   新文化   画卷   国民   观众   重视   现状   年轻人   真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