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文 :阿毛 玫瑰街瘸子前锋


1


对于见不得Idol受一点点伤害的饭圈歌迷来说,偶像被“实锤”抄袭这种事,简直就是公开处刑。

英国歌手,“黄老板”艾德·希兰的迷弟迷妹,最近心情就挺复杂的。

他们爱豆那首动情的《Thing Out Loud》,涉嫌抄袭马文·盖伊的《Lets et It On》,黄老板自己也被告上法庭。

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有人只能这么安慰自己: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这种淳朴的死忠当然不限于欧美音乐圈,像是花粥那边对吧,「好听就行」,都快成一个梗了。

然而,「好听」其实是有套路的,比如华晨宇诘问李袁杰的那种“4536251”,就是按这个和旋走向加以“创造”,朗朗上口,怎么着都不会难听。

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从大数据来说,网红脸确实受人偏爱,人类的耳朵也比想象中要专一的多,很大一部分能火的歌,按流程加工,12356的旋律来回跑,这样好听吗?

确实好听,但是不是好音乐,那就得另说了。

而且更让人感慨黑白颠倒的是,在音乐圈,那些认真做音乐的人,往往敌不过汹涌的“克隆军团”。

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稍微对听歌这种事有点追求的人,都会为这种情况而叹息、愤怒。


2


现如今,制造高流量歌曲的套路有多深呢?

我在这里必须做一个科普。

随着网络神曲的蓬勃发展,中国诞生了一种很有特色的音乐流派:市场歌

所谓的市场歌,就是专门迎合市场而做的歌曲。

比如傅园慧的名台词火了,就有主播找人写,「洪荒之力」;

比如抖音上流行起撸汪,要有歌来配卖萌视频,就需要一个「学狗叫」;

学猫叫的作者小峰峰,就把自己给公司写的网络神曲,统称为市场歌。

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把这种模式推向极致的,要属神曲奇人宋孟君。

他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是心动的感觉》《锦鲤本尊》《中国有吴亦凡》《黑洞的眼睛》,以及一分钱推广费都没收,就自发蹭热度的《王者峡谷》《李白》《东皇太一》......

他的团队,每天工作内容就是上微博微信挖掘热点,从找到内容到出歌不到半天,其标题党能力和追热点效率,让我们这些憋稿小编自愧不如。

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你看,他的新歌《我们一起分垃圾》响应国家号召的风格就很正能量。

不得不说神曲就是魔性,听两遍我都已经会唱了,尤其是那句不断复读的:

大大大大大大垃圾……

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客观来说,如同偶像工业崛起附带而来的刷榜流量歌一样,解决人们需求这件事有其合理性,大家也有创作、聆听这些歌的自由。

但是,给予音乐的曝光渠道就这么多,投机的“快餐音乐”势必会侵吞优质“原创音乐”的生存空间。


3


许多年前,有人问过李宗盛,为什么现在的流行音乐好像很烂?

李宗盛答:音乐是一个时代的反应,什么样的时代对应什么样的音乐。

眼下是一个快餐,免费,又供给过剩的时代,钱走的多,心走的少。

好多事一个道理:得来的多,品质就不好保证。

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文学上,把西方的20年代,那个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年代,直接用一种音乐风格来命名,她叫做爵士时代。

60-70年代是冷战的时代,听懂LSD浸泡的迷幻音乐,就听懂了那个年代核阴云笼罩下末世心境。听懂伍德斯托克的布鲁斯,就听懂了铁幕之下,嬉皮士们的精神乌托邦。

80-90年代是变革的年代,红旗之下,东方的两崔,维克多和崔健,喊出的是当时属于青年们自己的声音。


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而一惯倾向于时代性的诺贝尔文学奖,能把奖项颁给音乐界的鲍勃迪伦,就已经是对音乐文学性的高度肯定。

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然而,当音乐不再表达自己想法和思考,转而全都去克隆别人,迎合别人的时候,它又有什么资格反映时代呢?

假设2077年的人们,再回头来看过去的音乐,他们会知道50年代的民谣青年,70年代的朋克青年,80年代的金属青年,然后被那些穿越时空的声音打动。

而我们这个年代的神曲又会给他们什么感受呢?制造神曲的年轻人们,脑袋里在思考些什么呢?

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答案恐怕是抽象的。

4

我有认识的一些乐手,乍看他们比漫画里的超级英雄还累。

白天朝九晚五,甚至打几份工,到了晚上,就拿起乐器,创作,排练,演出。即便这么努力,依然不能靠音乐养活自己。

他们难道不知道什么音乐最火最容易赚钱吗?

一位老哥就这么回答我:搞出好作品的那种感觉,就像你亲自写出一篇真诚的、经得起考验的10W+一样爽,但如果你的10W+是按照煽动情绪那种爆款炮制的,甚至是洗稿洗出来的,那你能不心虚吗?

所以说啊,不论是哪种文艺载体,把自己的积累和想法捏成作品,那应该是健康的男女青年应当拥有的生物本能。

而这种真诚表达的音乐,自然有着市场歌和翻唱难取代的魅力。

随着AI发展,我想总有那么一天,音乐市场会像摄影技术把绘画艺术从写实主义逼到印象派和后现代主义那样,把市场评价一首歌质量的标准,会从单一的好听,转变为歌带给人们的感受和思考。

然而,眼下唱片行业早已崩塌,网络渠道又被“神曲”轮番轰炸,对真正想听音乐,感受好音乐的人而言,他们发现新歌越来越难。

就像郑钧在节目里说的那样:榜单里的歌,十首有九首听不下去,所有排行榜的公信力都塌了,你这根本没有办法选择。

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对有诚意、反套路的原创音乐人来说,他们靠音乐养活自己越来越难。

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身为中国顶级音乐制作人的张亚东,就在最近的采访中感叹原创音乐人的艰辛:

大的环境对艺人来说影响不大,伤害的是这些热爱音乐的。跟我一起学音乐的,大部分都改行了,大家认为这不是可以让你糊口的行业。我身边全是非常有才华的,可是为了生活,往往在北京待了两天待不下去就走了。

现实就是这帮子原创音乐人,他们过得并不容易。

在网易云18年发布的独立音乐人生存现状报告中,68%的独立音乐人,在音乐上的收入甚至不到1000元。

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我们需要一个挖掘、展现原创音乐的平台,让他们那些记录这个时代的音符,被更多人乃至所有人听到。


5


1994年,窦唯在《高级动物》中细数人性的光明与黑暗,最后发出终极一问:幸福在哪里?

现在,细数当下乐坛的诸多乱象后,我们也想问:原创音乐的幸福究竟在哪里?它到底何时到来?

尽管生存不易,但这些年里有很多新的变化,让热爱原创音乐的人,看到了幸福起来的希望。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们正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原创音乐人,他们至少是不会接受被“流量音乐”支配的那一群人,他们正在用自己听歌时的选择、用真金白银支持原创音乐、支持音乐向多元化方向迈进。

各大音乐APP的付费会员越来越多,愿意为原创音乐付费的人越来越多;

音乐节的落地城市越来越多,从一线二线向三线四线城市蔓延,年轻人们不再满足于只听MP3,越来越多地走进现场,与音乐零距离拥抱;

连最小众的后摇,也慢慢设立了自己专门的舞台;

版权意识渐起,人们会自发抵制抄袭作品,自发为被侵权的作者众筹;

从最初央视高分综艺《中国好歌曲》的一首《野子》红遍大江南北,到《我是唱作人》等音乐综艺节目的集中爆发,原创音乐在主流互联网平台里不再缺少展现自己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一些想为青年文化提供良好生长环境的的品牌方也在积极发力,为原创音乐者们搭建平台,让他们站在一起发声,同时积极挖掘原创音乐的新鲜力量,让更多的年轻的原创音乐人走向台前,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比如在7月13日的OPPO Reno造乐节上,前文提到的华晨宇、张亚东、郑钧,这三位曾为原创音乐发力、发声的音乐人就站在了一起。


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此外,周杰伦、李健、胡彦斌、萧敬腾、毛不易、梁博、陈粒等原创音乐的中坚力量、新鲜力量也都来到了OPPO Reno造乐节的现场。


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在各大音乐节大放异彩的杭盖乐队也登场进行了极具民族风情的表演,展现了这次活动呈现的音乐风格之多元。

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杭盖在现场进行呼麦表演

这些音乐人的齐聚,为歌迷们带来了很多优秀的原创作品。

通过浙江卫视的直播,这次原创音乐盛典更是得以全国歌迷看到。其中有不少原创作品,是新鲜出炉的,显现着华语音乐发生的新变化。

比如梁博的《黑夜中》,编曲大气磅礴,同时又缥缈神秘。这位一直默默深耕的年轻音乐人,在作品中讲述着他的思考与追求;


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老一代”音乐人也拿出了近两年的新作,展现着他们拒绝故步自封,敢于突破自己的原创精神。比如胡彦斌的《你要的全拿走》,就融入了电子乐元素,将现场变成了一次大型“蹦迪”现场。

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刚在乐坛崭露头角的新人,也在这次活动中登台,向全国歌迷发出了原创新生代的宣言。比如丁世光带来由他包办词曲的《不散的筵席》。这首作品充满了都市感,旋律很浪漫,对我来说是意外的惊喜。

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而当周杰伦登场,唱起《简单爱》时,不仅勾起了歌迷们的青春回忆,也让现场上演了一出“花式催专辑”。看得出,大家对于原创新作是无比期待的。


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OPPO Reno华语原创十大金曲榜,也在现场正式公布。

张亚东担任本次华语原创金曲的评审团主席,对于入围的几百首歌,他都会认真听完,依靠自己的判断给出最好的选择后,再与专家团一起商议。

而张亚东在相关采访中说的一番话,让我们相信这是一次无比看中真正原创精神的音乐评选:

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真正原创的东西,不是让你听着舒服的,是会吓你一跳的。听完这个歌想要思考很多东西,这样的作品,当然就是金曲。

在我看来,OPPO Reno造乐节的重大意义之一,就是有这么多原创音乐的大咖终于集结在一起,共同为原创音乐发声。

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张亚东、周杰伦、王俊凯在现场用10倍混合光变的OPPO Reno系列手机合影

在这里,没有诚意的“流量音乐”根本不可能得到任何承认。而华语原创十大金曲榜,无疑是为苦流量久矣的原创音乐打了一剂强心针,让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原创音乐新人、新作,得以被人知晓、被人传唱。

在这里不能不提的,还有同期启动的OPPO Reno校园造乐节

情怀固然可贵,但新鲜力量也同样重要。指望原创音乐再创新的辉煌,我们需要年轻一代音乐人,唱出这个时代里最年轻的声音。

音乐的底线,不是“抄就抄吧,好听就行”

OPPO深知这一点,并深入校园,寻找最年轻的声音。

自5月20日启动的OPPO Reno校园造乐节,将目光聚焦校园,挖掘出了像一号线乐队,许沛山,祝子由这样的实力新秀,为华语乐坛输送出新鲜血液。

这些实打实的努力,让我觉得,OPPO已经不再满足只是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盛典与榜单之前,而是要真正搭建起一个属于原创音乐的平台,并且尽可能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原创力量,让这个平台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让这些原创作品能够被所有人听到。这是一个真正在乎青年文化,热爱青年文化,执着地传播青年文化的品牌。

真心希望像OPPO Reno造乐节这样的展示平台再多一些,像OPPO这样积极参与青年文化建设的品牌再多一些。

作为一个手机品牌,OPPO的基因里一直保持着和音乐的不解之缘,从早期为人熟知的MP3,到做手机之初的音乐手机,再到联手浙江卫视用演唱会先后推出了大热的R11、R15手机。尤其值得强调的,是契合R15手机红蓝渐变色打造的红蓝音乐节,实打实地将一群独立、充满音乐性和创造力的音乐人聚集到一起,拉近和观众和用户的距离。可以感知到,对于原创音乐的鼓励,也逐渐成为这个品牌对于年轻人的使命之一。

归根结底,真诚的、年轻的音乐,不会被流俗吞没,他们应该拥有无数个舞台,也需要拥有更多个“造乐节”出现。

原创音乐所拥有的力量,足以指引年轻一代前行,因为它们本身就是这个时代精神最骄傲的折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好听   华语   神曲   音乐   音乐人   底线   流量   年代   力量   现场   青年   年轻   作品   时代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