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学生大有可为

纵观德国历史,德国之所以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以德国双元制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是重要武器之一。在德国开始工业化的初期,进程落后于英国和法国。依靠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拥有了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德国,才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学生大有可为


01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优势

在双元制大学教育模式中,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达到了对自身、对高校和对学生三赢的效果。通过与高校的合作,企业为自己赢得了后备人才。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约80%的学生最后留在了签约职业培训的公司工作。很多学生在职业培训的后期就已经能够独当一面,胜任所在岗位的工作。一旦毕业之后,便能立即投入工作,省去了较长的适应阶段,并对企业的环境和文化都已经相当熟悉,这有利于培养对企业的归属感。


在双元制大学课程模式中,学生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在3~4 年的时间里同时拿到大学毕业证书和职业培训结业证书。


02

德国双元制课程设计

双元制课程设计以职业需求为核心。"双元制"理论课程的设计是以职业活动为中心选择课程内容的,理论课覆盖了专业所需的所有理论,知识面广,深浅适度,综合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所有的课程都按照学期进行细分,无论哪一学期的课程,始终都是围绕所学专业从泛到精、由浅入深展开的。课程的选择都是经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业内专家综合编排的,更注重直接性的职业经验。高等教育毕业设计由企业和大学教授共同出题,围绕企业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产--学-研直接转化。

03

双元制培训的本质

双元制的本质在于,向年轻人提供实践技能培训,使其掌握职业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提供岗位培训。"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注重基本从业能力、社会能力而且特别强调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综合职业能力是一种跨职业的能力,对我们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双元制培训的学生,可以胜任其职业领域里的所有工作任务,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工作岗位的任务。他们在掌握了业务能力的基础上,还学会大量基础知识以及有实用价值的社会能力,其适应能力就得到了大大的增强,为自已的人生道路作了坚实铺垫。


双元制培训模式不但具有较强的技术鲜明性,超前性,而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通过培训使学生获得宽广的知识技能面,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


04

双元制教育相关问答

双元制的本质在于,向年轻人提供实践技能培训,使其掌握职业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提供岗位培训。"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注重基本从业能力、社会能力而且特别强调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哪些专业属于双元制专业呢?

答:一般经济类和工科类专业开设有双元制专业。典型的专业是:工业工程、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汽车专业,电气自动化、金属材料、汽车、销售等专业,还有一些特设的旅游专业、酒店管理。在社会学领域,例如护理专业和社工,也都开设了双元制。


双元制对哪些人来说最有吸引力?

答:双元制教育对于那些对实践更感兴趣,想为学业期间寻找稳定的经济支持,以及想要更快地熟悉职场的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如果一个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比如对纯科学知识理论更感兴趣,那么他也适合这种双元制教育。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双元制教育?

答:不得不承认,双元制教育下的学生面临双重挑战。他必须能够很好地处理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安排好时间,以及具有很好的自制力。他必须同时接受工作场所中的学徒和学校里学生的双重角色。因为在工作与学习中没有机会松懈,所以要求学生必须独立性强、自律性强、学习能力强。当然经过这样全面锻炼出来的学生,将来在职业和个人生活方面,发展空间和潜力也会是巨大的。

随着技术的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国制造正在成为“中国智造”,更多的中国企业正在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这不仅要求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进行转型,同时要求其培养目标的内涵提档升级;


就作为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来看,其办学目的是服务经济发展以及人的就业谋生;作为教育的普通性来看,其办学目的更重于服务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德国   职业教育   学生   大有可为   职业培训   本质   能力   理论   模式   课程   美食   职业   社会   工作   大学   专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